中風搶救力拚「黃金一小時」 彰基示警27%人延誤就醫


中風搶救力拚「黃金一小時」 彰基示警27%人延誤就醫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中風搶救的關鍵是「時間」,不過,彰化基督教醫院今(29)日指出,據統計,約27%的病人因送醫延遲而錯過黃金期,提醒民眾一旦出現嘴角歪斜、口齒不清、單側無力等中風警訊時,應立即撥打119,越早治療、後遺症越輕。


世界中風日今年的主題強調「認識徵兆、立即行動」。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長張尚文表示,從救護車抵達、影像判讀到導管取栓的每一步必須精準銜接,讓病人能在「黃金一小時」內完成治療,才能大幅降低後遺症風險。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郭明錡表示,中風搶救的關鍵是時間與判斷。據統計,約27%的病人因送醫延遲而錯過黃金期;反之,及時送醫者在AI輔助判讀與團隊協同處理之下,可迅速決策並進行取栓手術。


根據彰基中風中心統計,轉入病人當中,約有六成均能於60分鐘內完成導管取栓,治療成效明顯。


郭明錡說,院內收治的中風患者年齡從23歲至103歲皆有,顯示中風並非高齡者專屬疾病,所幸,許多重症患者在團隊即時介入與後續復健後,能重拾自理能力與生活信心,看見原本癱軟的病人術後能重新行走與說話,是對醫療團隊最大的鼓勵。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周鴻杰強調,醫療團隊從急診接案、影像判讀、取栓治療到復健照護,力求無縫銜接,確保病人全程獲得專業支持,尤其,年輕型中風患者逐年增加,民眾應養成定期檢查血壓、血糖、血脂的習慣,遠離三高危險因子。


後續追蹤顯示,周鴻杰說,許多患者在三個月內生活功能大幅改善,有人重新提筆練字、重返職場、回社區擔任志工,也有長輩康復後重拾家庭生活。


照片來源: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全台5749名百歲人瑞創新高! 光送重陽金鎖片就花7699萬


開瓶蓋握掃把怎「手勁」變小? 恐是憂鬱、代謝病甚至失智警訊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