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公園操場慢跑?一票人狂勸不要 專家:戶外運動等於慢性自殺

晚上去公園操場慢跑?一票人狂勸不要 專家:戶外運動等於慢性自殺
原PO表示,醫師要她每天慢跑。(示意圖/Pexels)

[周刊王CTWANT] 近日一位女子表示,她因為壓力過大導致皮膚過敏,醫師建議每天慢跑,她在猶豫要去公園或操場,大多網友則建議改成室內。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表示,如果在空汙嚴重時在戶外運動等於慢性自殺;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張振平表示,晚上空氣汙最嚴重時,PM2.5顆粒會沉降至地面,進行劇烈運動容易吸入大量懸浮微粒。

原PO在PTT以「大家晚上會去慢跑嗎」為題發文,她近期因壓力大導致皮膚有點過敏,醫師要她有空就去慢跑,這樣對身體有益,想知道大家都去哪慢跑,猶豫去公園或是操場,不知道會不會很熱。

貼文一出,不少網友紛紛留言「室內超慢跑正夯,每天跑一小時邊追劇」、「室外先不要,肺腺癌很可怕」、「去健身房,外面太髒」、「絕對選室內」,不過也有人建議去小學操場。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曾在個人部落格解釋,很多人去戶外運動都不看空氣品質,在紅紫爆時在戶外跑步,跟慢性自殺差不多,人在不運動時,日常的呼吸換氣量約為1萬公升;然而,當進行劇烈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時,換氣量可達平時的10至20倍,若在空氣不良的環境中運動,吸入的汙染物量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蘇一峰表示,在室內運動會比較安全;若一定要在室外運動,建議選擇空氣較為清新的地方,如公園,這樣才能避免在運動過程中吸入過多汙染物,反而對健康造成損害,失去運動的好處。

據《Heho健康網》報導,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張振平也說,晚上是空氣汙染最嚴重的時段,一是整日交通廢氣的累積,其次,隨著氣溫下降,空氣中的汙染物粒子會沉降至地面附近,使得PM2.5濃度更高,容易被吸入體內。

張振平解釋,在大量空汙時運動,會讓髒汙卡住支氣管,先是喘跟咳,最後讓氣管猛烈收縮,像氣喘發作喘不過氣,最後因為昏倒缺氧心臟驟停,「晚上運動真的不是很好,沒發生事情只是幸運,禍害都是慢慢累積的。」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