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不可輕忽!從藥物到飲食與運動的完整防護指南
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宜蘭羅東醫院執行副院長、長庚大學骨科副教授葉文凌認為,預防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不二法門,而規律性的骨質密度檢測,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旦確診罹患骨質疏鬆症,建議及早使用藥物治療:
1.雙磷酸鹽
骨鬆治療使用最廣泛的藥物,如福善美(Alendronate)、瑞骨卓(Risedronate)、骨維壯(Ibandronate)、骨力強(Zolendronic acid)等,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主要是減少骨質吸收、安全性較高,最大的副作用是易造成下巴骨壞死和非典型骨折;但使用時要注意腎功能。
2.單株抗體類
如保骼麗(Denosumab),每半年注射一次,須終生使用,停藥會增加骨折風險;益穩挺(Remosozuma),每月施打一次,副作用是會造成下巴骨壞死及非典型骨折,治療效果較雙磷酸鹽稍好。
3.荷爾蒙類治療
如鈣穩錠(Raloxifene)、Bazedoxifene(芬安),女性荷爾蒙療法可以維持良好骨健康;但缺點是會增加血栓形成、子女宮內膜癌、乳癌、心臟病,因此一般只用於較年輕婦女或更年期症狀明顯者。
4.造骨藥物
如骨穩(Teriparatide),阿巴洛肽(Abaloparatide),都為副甲狀腺激素療法,可以增加骨質密度,一般是二線用藥,前三者無效才使用。
8招遠離骨鬆
均衡攝取營養的飲食,優質蛋白質和鈣,規律得運動,定期篩檢,尤其重要的是女性朋友,在更年期後要特別注意。
1.健康及均衡營養飲食:日常飲食均衡攝取各大類食物,尤其穀類、蔬菜、水果的營養價值較高。
2.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正常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0.8至1.2公克,老年人可到1.5克。以體重70公斤的人而言,一天大約要吃8兩肉,肉類選擇以雞胸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油脂含量較少。
3.攝取足夠的鈣質:乳製品及黃豆製品,含有豐富的鈣質,每天攝取足夠的鈣質,鈣攝取建議量為1000~1500 毫克,可強韌骨骼、避免骨質流失。
4.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每天曬太陽30分鐘,或是補充維生素D補充品,幫助吸收鈣質,每天維生素D攝取建議量800 IU。
5.避免吸煙:根據文獻顯示,吸菸者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風險,高出不吸菸者2倍,且二手煙、三手煙都會增加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機率。
6.減少酒精的攝取:每天飲用酒精量超過25克,相當於一罐啤酒、或半杯紅酒、或30cc烈酒,就會增加2倍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7.減少咖啡因的攝取: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茶、咖啡,會導致鈣質流失,年紀較大的女性每天最好不要飲用超過2杯咖啡或4杯茶。
8.規律性負重運動:規律性且肌肉必要承受力量的運動,可以增加骨頭強度,並有益於肌肉的生成,建議中老年人以快走最簡單,每星期3次、持續30分鐘,至於時下流行的深蹲運動,則要請小心謹慎從事,以免造成運動傷害。
(記者郭岳潭,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中風復健愈早開始效果越好!!1原因讓很多患者中途放棄;生活自理是復健最大目的ft. 王柏堯(台北榮總復健部職能治療師)
.復健不是痠痛、中風患者才需要嗎?癌症為什麼要復健?什麼是癌症復健?ft王柏堯 (北榮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
- 記者:常春月刊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