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後「做這1事」不只降血糖,還能促進排便順暢! 專家認證有效


餐後「做這1事」不只降血糖,還能促進排便順暢! 專家認證有效

不管是嚴重便秘還是只是覺得腸胃有點遲緩,活動身體都能幫助腸道「動起來」。根據eatingwell網站指出,雖然任何運動都有益處,但腸道健康營養師一致推薦「散步」。散步能加速食物通過消化道,同時減壓的效果也進一步支持腸道健康。與其等到消化變慢再補救,不如養成規律散步的習慣。腸道營養師 Amanda Sauceda 說:「散步的時間點不如頻率重要。就像我們需要穩定攝取纖維來促進規律排便一樣,身體活動也需要持續。」

1、幫助食物更快通過消化道

雖然我們無法主動控制腸道的平滑肌,但散步能刺激這些「不隨意收縮」,推動糞便前進,加快消化並減少便秘。腸道營養師 Kim Kulp 解釋:「這能讓排便更有效率、更規律。」

散步同時會使用到腹部與核心肌群,能輕微增加腹腔壓力,幫助糞便在大腸中推進。Kulp 說:「由於糞便更快通過大腸,它會保持較軟、更容易排出。」


餐後「做這1事」不只降血糖,還能促進排便順暢! 專家認證有效

2、減緩脹氣與腹部不適

若常有脹氣或腹脹困擾,多散步能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氣體排出,減輕不適。腸道營養師 Kaytee Hadley 建議,每餐後至少散步 10 到 15 分鐘,有助於減少氣體堆積、改善不舒服感,並維持腸道運作。

3、有助減壓

壓力不僅影響心情,還會讓消化變慢。壓力會抑制腸胃蠕動,使食物更慢通過腸道。好消息是,研究顯示散步能有效減輕壓力與焦慮。

在戶外散步還能獲得額外的放鬆效果,不過室內走(如跑步機或走步機)一樣有效。

Sauceda 補充,每天多次小散步,有助於重整心情、降低壓力。壓力管理不僅改善情緒,也讓腸道功能更順暢。


餐後「做這1事」不只降血糖,還能促進排便順暢! 專家認證有效

4、低衝擊、促進血流

像跑步這類高強度運動會優先把血流送往心臟與肌肉,反而干擾腸胃消化;但散步屬於低強度運動,不僅不會分散血流,還能增加腸胃道的血流量。

Hadley 表示,把像散步、瑜伽這類低強度運動加入日常,能刺激腸胃血流,提升蠕動功能。要避免餐後立刻跑步或舉重,因為這可能加重腸胃不適並阻礙消化。


餐後「做這1事」不只降血糖,還能促進排便順暢! 專家認證有效

5、其他有助於排便的小技巧

.多吃纖維

纖維能幫助食物通過腸道,預防並改善便秘。美國飲食指南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 22 至 34 公克纖維(依年齡與性別而定)。

.多喝水

水能分解食物、保持腸道濕潤,避免糞便過硬。一個小秘訣:每天早晨喝一杯溫水時,配合緩慢咀嚼的動作,可刺激胃結腸反射,幫助排便。

.嘗試腹部按摩

溫和的腹部按摩能幫助糞便與氣體移動,減輕便秘與腹脹。推薦「I Love You 按摩法」,用指尖在腹部畫出字母 I、L、U 的路徑,促進腸道蠕動。

.調整如廁姿勢

如廁時使用小板凳、瑜伽磚或 Squatty Potty 墊高雙腳,可讓骨盆肌肉放鬆,幫助糞便順利排出。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飯後散步多久去走最好? 專家曝「就是這時」:降血糖、減脂更有效
·每天喝1杯「這飲料」助排便,還能降低脂肪堆積、改善血糖! 專家認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