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還是感冒?中醫教你一秒分辨

過敏還是感冒?中醫教你一秒分辨

最近天氣多變,時而溫暖時而潮濕加上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導致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日益增加。根據統計,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約22%,且有逐年增加之趨勢。醫師表示,如果吸到髒空氣打噴嚏、天氣變化流鼻水、睡飽起床還是熊貓眼,很可能罹患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與遺傳有很大的關係,父母有一位有過敏體質者,孩童罹患率可達 3成;若雙親都有過敏體質,罹患率可達5成。高雄長庚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陳映融表示,敏性鼻炎症狀會影響孩童的生活品質與專注力,也可能合併氣喘、鼻竇炎、睡眠障礙等其他疾病。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症狀大不同

陳映融表示,過敏性鼻炎中醫稱為「鼻鼽」。中醫認為過敏性鼻炎多因臟腑功能失調,風邪或寒邪等邪氣潛伏於體內,再加上外感風寒,吹冷風或進出冷氣房,邪氣侵襲鼻竅而致。

以中醫理論而言,是肺臟、脾臟、腎臟的虛損為多。肺開竅於鼻,初期症狀常有打噴嚏、鼻水、鼻癢、鼻塞、鼻涕倒流等,因此治療上首重於疏風宣肺。病久則入裏於脾、腎,長期症狀包含胃口變差、注意力不集中、耳癢、口氣味重、手腳冰冷等。

透過中醫調理體質 改善症狀

她分享臨床案例,11歲黃小弟,身材瘦小,從小容易在起床及天氣變化時打噴嚏、揉眼睛、流鼻水,鼻水像關不住的水龍頭,感覺每天都在「包水餃」。到醫院求助中醫診療,經過治療及三伏貼療程後,改善多年鼻過敏症狀,調整體質,學習專注力與成績也跟著提升。

過敏性鼻炎的中醫治療上有中藥內服、針灸療法、茶飲、穴位按摩及敷貼等,可依患者不同的體質與病情,臨床醫師綜合分析後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陳映融說,過敏性鼻炎的穴位保健,可透過按壓迎香穴、鼻通穴、印堂穴,達到疏通面部經絡、促進氣血通暢的功效,具有通利鼻竅、宣泄邪氣之作用。

穴位敷貼調節免疫力 減緩過敏症狀

此外,平常也可以多按壓足三里穴、合谷穴、風池穴、大椎穴,調節免疫力,降低過敏及喘咳的發生,減緩過敏性鼻炎的發作頻率。按壓時用指腹或搭配穴位按壓棒使用,每穴按壓 3~5 分鐘或 30下,有痠脹感為度,不必過度用力,以免受傷。

除了穴位按摩、針灸、中藥治療之外,還可選擇夏季「三伏貼」及冬季「三九貼」穴位敷貼。陳映融說明,穴位敷貼是傳統中醫外敷療法,具有止咳平喘及疏風通竅功效。三伏貼最佳敷貼時機為7~8 月,三九貼則為 1~2 月,選擇一年當中最熱及最冷的時期進行敷貼,每時期可每週敷貼一次,每次敷貼時間為 4 小時,共3~6 次,可以改善過敏體質。

穴位敷貼對於冬季好發的常見疾病,也有不錯的療效,像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慢性咳嗽、經常感冒者、子宮虛寒、手腳冰冷等症狀,有很大的改善,且可提升身體的免疫力,預防及減少感冒及過敏。

哪些人不適合穴位敷貼

她強調,由於穴位敷貼療法簡單易行,對於害怕針刺的患者或小孩更為適合。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穴位敷貼,有以下情況不適合:

感冒中、咽喉發炎、發燒

背部有傷口

孕婦

兩歲以下孩童


過敏還是感冒?中醫教你一秒分辨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高雄長庚中醫部婦兒科主治醫師陳映融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