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完對身體線條不滿意?「台灣健康體態管理醫學會」成立,從運動到醫療打造健康自信

減重完對身體線條不滿意?「台灣健康體態管理醫學會」成立,從運動到醫療打造健康自信

在台灣,對健康的想像已不再是「沒有疾病」,曾有問卷調查指出,國內減重者中僅 3 成是為了健康,7 成人是為了外貌,顯示越來越多人開始追求體態的勻稱、自信的姿態,以及能長久維持的生活品質。從健身房和運動課程的蓬勃發展,到醫療門診中求助於體態雕塑或減重的病患數增加,都顯示國人對於健康體態的需求,已經超越單純的醫療範疇,成為一種社會趨勢。

需求的兩端:年輕雕塑與中老年治療

馬偕紀念醫院整形重建外科主治醫師劉映君觀察,求助於體態醫療的人群可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年輕族群,平時運動習慣良好,卻對局部線條不滿意,「有些女性希望身材更纖細,或因脂肪減少出現臉部、胸部凹陷,便尋求抽脂或脂肪補填協助。」反映了年輕世代對體態精緻化的追求。

另一類則是中高齡患者,他們常因肥胖導致三高或慢性傷口久治不愈就醫。劉映君舉例,一位糖尿病患者因體重過重,下肢傷口長期無法癒合,最後透過減重與改善體態,傷口才順利康復,「這讓我們更確信,單靠治療症狀是不夠的,必須由內而外改變身體機能。」

醫師 X 運動教練,客製化個人運動處方箋


減重完對身體線條不滿意?「台灣健康體態管理醫學會」成立,從運動到醫療打造健康自信

然而,當前為資訊爆炸時代,民眾常困惑於不同專業對健康體態的說法,為避免教練說一套、醫師說另一套,讓民眾無所適從,「台灣健康體態管理醫學會」近日宣布成立。

同是該會的常務理事劉映君指出,不同於傳統單一專科學會,該會跨足醫療與產業,納入與身體體態相關的專業人士,包括醫師、營養師、復健師與運動產業專業人士等,期盼打造一個橫向連結資源的跨界平台,「我們不只促進國人的健康,還希望讓大家在安全監督下,透過醫學、營養、運動等方式,全面形塑並維持良好的體態。」目前醫學會將先全力推動:

  • 打造運動處方箋
    針對長者、慢性病患者等特殊族群,先由醫師進行評估,再由多方專業討論,設計量身訂製的安全的運動計畫。
  • 專業認證制度
    醫學會將提供課程,幫助醫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掌握最新知識,統整醫療與產業端資源,並分別設計「健康體態專科醫師」、「健康體態管理師」認證制度,確保醫師、教練遇到有需求的民眾時,可協助連結另一專業人士。
  • 此外,健身與減重風潮雖帶來正面效果,體態管理卻常充斥迷思與焦慮,造成部分民眾陷入過度焦慮。劉映君指出,每個時代流行的體態不同,過去流行骨感,如今趨勢轉向勻稱結實,「我們會先釐清求診者的動機,是出於自身喜好,還是外在壓力,如果只是跟隨潮流,往往不是最適合的選擇。」

    他進一步提醒,外型只是表象,核心仍是身體組成,有些人雖然看似纖瘦,但肌肉量不足、脂肪比例偏高,這仍然不是健康的體態,必須先進行身體組成檢測,再針對需求安排運動策略。

    飲食、運動、睡眠、心理健康缺一不可

    談到造成國人體態不佳的主因,劉映君直言,關鍵仍是台灣外食比例高,營養常失衡;再加上久坐辦公、缺乏規律活動,使身體功能逐漸退化,體態自然走樣,因此建議民眾飲食上要避免高油高糖,特別是含糖飲料,過量糖分會導致慢性發炎;運動上至少要維持日常活動,如散步或伸展,避免久坐僵化。

    此外,睡眠也需 7 至 8 小時,使身體在睡眠中有效修復;心理健康與體態同樣密不可分,「當壓力過大,很多人逃避運動,反而形成惡性循環,必要時應尋求協助,才不會陷入疾病狀態。」劉映君分享,包括自己在內的外科醫師常須久站開刀,相當考驗體力,因此多注重飲食,下班亦會盡量運動。

    企業帶頭,馬偕醫院推「健康假」

    要讓體態管理成為全民共識,制度性支持是關鍵。劉映君以馬偕醫院為例,醫院除了設置健身房與定期健康操課程,營養室也舉辦增肌減脂課程,而最特別的是設立「健康假」,讓員工每個月可以申請 3 小時的上班時間去運動,「這代表觀念上的改變,當運動成為工作的一部分,社會風氣自然會改變。如果更多企業願意跟進,不僅能促進員工健康,還能減少醫療成本,對健保財政更是一種正面助力。」

    體態教育全齡藍圖,從學童到高齡

    劉映君也主張,體態管理應該「越早開始越好」,特別是小朋友在自然發展下,動作協調度最好,但受教育環境影響,常在求學過程中忽略身體使用能力,等到成年才發現自己不會善用身體,這是非常可惜的。

    至於高齡族群,他認為也永遠不嫌晚,許多長輩透過運動仍能改善生活品質,只要有良好規劃與保護措施,都能帶來正向效果。「這種全齡體態藍圖,讓體態管理不只是醫療議題,更是社會文化的一環。」

    劉映君最後提醒,體態管理不只是醫療或外貌問題,而是全民健康的基礎,「健康不只是沒有生病,而是能正確使用身體、照顧自己,由內而外展現自信,這才是醫學會成立,希望帶給國人的長遠目標。」


    減重完對身體線條不滿意?「台灣健康體態管理醫學會」成立,從運動到醫療打造健康自信

    文/周佩怡、圖/巫俊郡、照片/劉映君提供

    諮詢醫師:馬偕紀念醫院整形重建外科主治醫師劉映君

    延伸閱讀:

    擺脫高齡身材焦慮!減重權威醫師劉伯恩籲「由內而外形塑健康體態」

    原來健康習慣21天就能養成!醫師教你掌握健康自主權

    50%台灣人過重或肥胖!醫:體重減輕5%,併發症風險就降低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