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藝文 人氣藝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眼睛也會鬧水荒(5 年前)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 詳全文

發刊詞:講義是心靈保母(5 年前)

講義內容涵蓋不同層面,內容多元,文章清新、正面,尤其時常報導好人好事,有助社會人心。 許宏銘 海巡署偵防分署臺東查緝隊新任隊長 詳全文

轉夜(5 年前)

客家人的轉夜,是一種美麗的寄託 客家話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詞彙,轉夜,指的是傍晚回家。轉,回也。身為農家子弟,對「轉夜」的直白見解,就是日落而息。父親白天在田畝工作,黃昏背著夕陽回家。農忙時…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小龍蝦吟唱的地方(5 年前)

這位新人的第一本小說,首刷兩萬八千本,但一年多之後,迄今已賣出四百五十萬本,高居紐約時報和Amazon網站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外語版權也已賣給四十多國。 這本《小龍蝦吟唱的地方》(Where t… 詳全文

標竿集:斷捨離的感染力(5 年前)

一種更內斂、更精純的生活品質 我一向是斷捨離的愛好者,舉凡雜物、衣物甚至食物,只要能斷捨離的,絕對不手下留情。 有次鄰居來我家聊天,看到我書櫃空空的,極為簡單的家具後說:「你家看起來真的是家徒… 詳全文

尋找巨龍:背起清香的奉茶團

尋找巨龍:背起清香的奉茶團(5 年前)

柴山路上的無私背水人 住在高雄那麼久,去年三月才開始爬柴山,累得我氣喘吁吁,體力不夠下次再來攻頂。 到五月份,慢慢習慣身體的疲累,但到了好漢坡,那一連串的階梯仍消磨著你的意志力,腳是麻木的,身… 詳全文

釋懷暖情:秋刀魚的滋味(5 年前)

嘴邊叨念,嘴裏忙著送進一口惦念 忙著讀書的國高中歲月,鮮少陪母親下廚。只做些挑撿菜葉、四季豆,削瓠瓜、絲瓜,或接手清洗鍋具等小事,再不就是照看爐火,以免魚焦。 直到嫁作人婦後,我帶著羞怯、焦慮… 詳全文

發刊辭:對講義的期許(5 年前)

講義和坊間一般的雜誌有很大的不同,它著重在教育、文學、文化的報導,對社會的提昇有很大的幫助,是臺灣很需要的一本刊物。 梁錦華 養齡國際功能醫學中心院長 詳全文

母親的紅頭髮

母親的紅頭髮(5 年前)

多元臺灣最美的顏色 我父親是自福建來臺落地生根的第三代,母親是母語極為流利的閩南婦女。每年大小節日都必定在家門口擺供品拜拜(包括七夕跟拜床母),初二、十六也到福德祠上香進貢,信仰虔誠而深具傳… 詳全文

2020(第25屆)萬家香「溫馨家園」童言‧童畫甄選比賽

2020(第25屆)萬家香「溫馨家園」童言‧童畫甄選比賽(5 年前)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可能溫馨、可能快樂,也或許是感動的交會瞬間。每一個家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味道,可能甜蜜、可能麻辣,也或許平淡無味但卻幸福而恆久。現在趕快動手將你對家的獨特感受… 詳全文

室內求生專家(5 年前)

王先生幸運存活下來,朝美滿家庭藍圖更進一步 周末外出,行車間聊起「荒野求生」。全家七嘴八舌,漸漸發展成「究竟困在深山好,還是海島好」的假設。我與兒子是擁海派,女兒則是挺山派,眼看關鍵一票落在…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新生(5 年前)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 「新生」,有許多意思,有充滿新契機的意象,也可指剛入學的學生,但都含有充滿希望、新的開始之意。 以教育來說,各級學校每年都會招收新生,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尤其讓人擔心,很容易… 詳全文

當心打開的時候:你又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

當心打開的時候:你又知道我需要的是什麼(5 年前)

告訴我,東方在哪,西方又在哪?東西方之間有一條線嗎? 想一想,現在還有多少人早餐是喝稀飯配醬瓜?踏出家門大家走的也都是源自西方的馬路,不管走到哪裏,只要掏出一支比自己「聰明」的手機就可以搞定… 詳全文

我們都不知道臺灣有多好

我們都不知道臺灣有多好(5 年前)

深藏生活中的素質,才是臺灣真正的寶 一九七二年,臺灣加入了世界不動產聯盟(FIABCI)後,因退出聯合國致國際地位一落千丈,無法突破。二○一一年俄羅斯亞歷山大主席來臺開會,會後在卡拉OK熱烈氣氛中,…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