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藝文 人氣藝文

發刊詞:講義一如信仰(5 年前)

就如同信仰帶給人的正面力量,講義的勵志文章,也鼓舞人心,激發人向上。 張南驥 「信望愛臍帶血基金會」執行長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面對(5 年前)

唯有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 我們一生會遭遇到許許多多問題,小時候要解決讀書、考試的問題,長大了要面對職場、婚姻問題。問題常會帶來煩惱,此時正確的心態就顯得格外重要了。有些人遇到問題就退縮,最… 詳全文

我的冰箱收納管理術

我的冰箱收納管理術(5 年前)

擁有多年主婦經驗的作者暴躁兔女王,從做中錯、錯中學而歸納出一套「愛家」心法,完成新書《療癒廚房3》(麥浩斯出版),本文提供幾個要點,讓你也能輕鬆擁有乾淨整齊、方便好用的冰箱 嚴守先進先出原則:… 詳全文

男孩:一處名為性別的迷宮

男孩:一處名為性別的迷宮(5 年前)

母親一直期待自己能有個兒子,只可惜天不從人願。 在孕育我之前,母親已生了兩個女兒,還有一個因為種種原故,所以沒能出世的孩子。 她對於那個孩子總有許多懷念,若是談到他時,母親總會歎氣道:「那個囝…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五年之約(5 年前)

與講義讀者分享最近紐約時報,有一篇第一人稱的真實愛情故事*: 文章的作者凱倫,她就讀康乃爾大學一年級時18歲,她的男朋友郝華才剛滿21歲。他們從九月開始約會,到了第二年春天,他將回舊金山,而她會回… 詳全文

費文書房:樹林裏的秋日市集

費文書房:樹林裏的秋日市集(5 年前)

這天,美得像一幅畫。 陽光透入樹林裏,微風吹動葉片,孩童在草地上奔跑,大人們擇地而坐。鳥鳴聲中,不時有笑聲傳來。 九九峰下的尋常村落,因為舉辦秋日市集,一大早就湧入人潮。分散在樹林各個角落的攤…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因果(5 年前)

要怎麼收穫,就怎麼耕耘 小時候胡適先生替我寫過一幅字:「要怎麼收穫,就怎麼耕耘。」很簡單的幾個字,卻涵蓋了今天我們談論的主題:因果。 因和果,乍看之下是相對的,其實它們是相連的。因會導致果,果…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遺忘的藝術

紐約時報新視界:遺忘的藝術(5 年前)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彩且具啟發性的篇章… 詳全文

標竿集:認識新世界的快樂(5 年前)

讓生活更有趣 奶奶對孫子說:「吃飯時要感謝農民的付出。」漫才師傅(註)要菜鳥好好整理休息室化妝臺,木工師傅指導新手如何使用刨刀……在傳統技術與思考方式的傳承下,年輕人也學會了規矩。 如今這個時… 詳全文

衣衣不捨:衣衣各有故事(5 年前)

1 據說有人用寫日記來記錄個人歷史,有人用照片,而我,用衣服。 如果人生如戲的話,我最感興趣的既不是情節,也不是人物,反而是服裝、道具和燈光舞臺。 看張愛玲的《對照記》,不知怎的,只覺一個女… 詳全文

費文書房:閉館(5 年前)

這個書房是我有意擺脫煩惱、獨處深思的地方,因此存放的是撫慰心靈的書籍…… 費文 大學畢業後,仍很常回母校的圖書館坐著。對於我這種非外宿的人來說,圖書館幾近擔任庇護所般的角色,除了時常和大學友人… 詳全文

大自然的野味&野趣:鳥兒下蛋多少恰恰好

大自然的野味&野趣:鳥兒下蛋多少恰恰好(5 年前)

為什麼魚鷹一窩三顆蛋,水雉四顆, 鴛鴦多達十六顆,信天翁卻僅僅一顆? 令人如此困惑,又如此著迷 如果說,臺灣六月的熱是「火燒埔」,那麼八月要怎麼形容呢? 我們都知道,凡生命都有盡頭,有始就有終,… 詳全文

日野原重明的Q&A:對你來說,死亡代表什麼?(5 年前)

我感覺就像是「全新的開始」。 對很多人來說,會認為死亡簡直就像是蜥蜴斷了尾巴,是一件事情的結束。不過,對於陪伴過許多人死去的我來說,那不是一種結束,而是某種全新的開始。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 詳全文

發刊詞:講義的幸福感受(5 年前)

如同《聖經》帶給人的喜樂一般,閱讀講義的文章,就像被午後的微風吹拂著,給人一種很幸福的感受。 何師竹 臺中林新醫院癌症副院長暨婦產部主任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