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文書房:輸血
生命中首次因為書寫而受到讚揚大概是十四歲的事情。我的初戀很早,對象是一個高大好看的男孩子,高大的可以任意踩碎本就不怎麼強韌的我,而我只能將碎片一一拾起,洗淨上頭的鞋印,鋪在作文紙的格子上,鋪成一片墨黑色的眼淚,嘗試記下初見風花雪月後一切卻戛然而止的隱隱作痛。老師用紅色的筆墨在後頭畫上哭泣的臉,以及大大的「情真意摯」,像是在眼淚的汪洋裏灑上幾滴腥紅色的鮮血,我第一次的失戀就這樣宣告大功告成。
後來的書寫一直斷斷續續,我熱愛閱讀,但對於產出倒是興趣缺缺,似乎書寫對我而言除了是應考時的一大利器之外,並沒有其餘太重要的意義可言,對此我幾乎是深信不疑。一直到上一段關係猛然結束,原先交織纏繞的部分在某個下午突然被那聲「我們分手吧」硬生生截斷,我的某些基因還遺留在他那裏,他的炙熱體溫也不曾揮發,每一個被擁抱過的地方頓時從糖蜜成了瘡口,傷心無處可去,全數流成沒日沒夜的眼淚,偶爾睡醒視野會有短暫幾秒的白濁渾沌,從此身體像開啟某種自保機制,我哭的時候少了一些,寫的時候多了,像被按下某個開關,再也停不下來。
把私人社群軟體當成悲情日記的時間將近半年,期間收到朋友不理解的訊息,他們希望我早日振作,而非總是把自己浸在傷心裏,我因而索性開了另一個帳號專門記下這些在痛苦中打轉徘徊的日子,在暱稱處鍵下「你說話呀」,希望對方能給予我「我想要的」回應,而誤打誤撞之下,這些承載著我的傷心的字字句句卻有幸能走進一些人的心裏。我失去一段關係,走進無愛的風雨,卻因此而意識到,之後的日子,我或許都會與書寫比肩同行。
父親過世的那幾天,我在慌亂之下打開了社群網站,輕觸鍵盤,一字一句毫無章法的留下了心情的片段,無關乎救贖或和解,只是在內在滿溢之下,必須向外拋擲一點什麼才能維持平衡。而後收到了幾封訊息,除了關心之外便是對我文筆的讚揚。他們說「希望你可以一直寫下去」,附上加油打氣的大拇指圖案,沒說節哀。
「希望你可以一直寫下去」對我而言幾乎是某種詛咒,我所能想起的每一個接收到這句話的時機,都和毀滅有關。失去愛人的毀滅、家變的毀滅、窮困的毀滅、父亡的毀滅,各種可大可小的、長長短短的、爆炸花火式的又或者輻射恆常不滅般的毀滅,於是那樣的鼓舞似乎都不再具有獎勵性質,反而像是某個制約我的口令,每當他人的唇一張一抿,發出的音節就如同槍聲響起,我只能不可自控的重新回溯那些毀滅,一次又一次。
幾個被記憶折磨至夜不能寐的日子裏我看著讀者友善的訊息卻哭了出來,書寫的光芒之下其實掩蓋著種種毀滅,掩蓋著我的哭聲與尖叫聲,掩蓋著我曾經的示弱與投降輸誠,掩蓋著日子的慌張與無措,掩蓋著我努力撐起的、長長的生命裏尚瘀著血的橫斷面。所謂創作或許充其量只是我用踏進這些不幸與苦難所交換而來的、羸弱飄忽的零光片羽。
我帶著這樣的心境持續記錄自己的生活好幾個年頭,一方面畏懼這枝專沾生命血淚為墨的筆,總覺得依賴它之後我遲早得耗盡自己的陽氣;一方面又感激它時時刻刻、不曾缺席的陪伴,在每一個眾生皆入睡的深夜,是它引我一字一字卸下身上的重擔,但對於書寫存在自己生命的意義我依然沒有答案,只知道自己的書寫都是「不得不」:再也忍不住那些必須對自己說的話,於是只能將原先抽象的心聲寄託字裏行間,它們也因此有了軀體和形狀,成了可以遞交給某個傷心欲絕之人的小小禮物。
而在父親過世之後的某天,我整理著當時記下的零碎片段,忍著鼻酸,忽然腦袋裏閃過一句「寫過了,就過了」。
日子所給的溫柔總是茫茫渺渺,像一股不刺眼的光,一眨眼就過了,傷痛反倒像是流沙,總是試圖將我們留在當下,走不開身也邁不動腳步,只能一再靜止在原地,等待再一次被摔破。
而倘若寫過了,就讓它過了吧,還是過不去的,再多寫一點便是。
我們終究要跨過那些關卡,不滯留、不耽溺,仰望的時候看見星空,而非噩夢的殘影。
或許是從那時候我才開始能依賴書寫。我相信書寫可以抽乾流沙,眼淚可以和文字匯作一脈,最終昇華成智慧和養分,再次注入我的血脈。
書寫便是輸血,它可以拯救我的浩劫,而我要親手把我劫後餘生的日記交付給你,我不教你怎麼度過自己的劫難,我只告訴你,你無論如何也得寫一本屬於自己的,而在你寫出來之前,你可以先讀讀我的。
後來的書寫一直斷斷續續,我熱愛閱讀,但對於產出倒是興趣缺缺,似乎書寫對我而言除了是應考時的一大利器之外,並沒有其餘太重要的意義可言,對此我幾乎是深信不疑。一直到上一段關係猛然結束,原先交織纏繞的部分在某個下午突然被那聲「我們分手吧」硬生生截斷,我的某些基因還遺留在他那裏,他的炙熱體溫也不曾揮發,每一個被擁抱過的地方頓時從糖蜜成了瘡口,傷心無處可去,全數流成沒日沒夜的眼淚,偶爾睡醒視野會有短暫幾秒的白濁渾沌,從此身體像開啟某種自保機制,我哭的時候少了一些,寫的時候多了,像被按下某個開關,再也停不下來。
把私人社群軟體當成悲情日記的時間將近半年,期間收到朋友不理解的訊息,他們希望我早日振作,而非總是把自己浸在傷心裏,我因而索性開了另一個帳號專門記下這些在痛苦中打轉徘徊的日子,在暱稱處鍵下「你說話呀」,希望對方能給予我「我想要的」回應,而誤打誤撞之下,這些承載著我的傷心的字字句句卻有幸能走進一些人的心裏。我失去一段關係,走進無愛的風雨,卻因此而意識到,之後的日子,我或許都會與書寫比肩同行。
父親過世的那幾天,我在慌亂之下打開了社群網站,輕觸鍵盤,一字一句毫無章法的留下了心情的片段,無關乎救贖或和解,只是在內在滿溢之下,必須向外拋擲一點什麼才能維持平衡。而後收到了幾封訊息,除了關心之外便是對我文筆的讚揚。他們說「希望你可以一直寫下去」,附上加油打氣的大拇指圖案,沒說節哀。
「希望你可以一直寫下去」對我而言幾乎是某種詛咒,我所能想起的每一個接收到這句話的時機,都和毀滅有關。失去愛人的毀滅、家變的毀滅、窮困的毀滅、父亡的毀滅,各種可大可小的、長長短短的、爆炸花火式的又或者輻射恆常不滅般的毀滅,於是那樣的鼓舞似乎都不再具有獎勵性質,反而像是某個制約我的口令,每當他人的唇一張一抿,發出的音節就如同槍聲響起,我只能不可自控的重新回溯那些毀滅,一次又一次。
幾個被記憶折磨至夜不能寐的日子裏我看著讀者友善的訊息卻哭了出來,書寫的光芒之下其實掩蓋著種種毀滅,掩蓋著我的哭聲與尖叫聲,掩蓋著我曾經的示弱與投降輸誠,掩蓋著日子的慌張與無措,掩蓋著我努力撐起的、長長的生命裏尚瘀著血的橫斷面。所謂創作或許充其量只是我用踏進這些不幸與苦難所交換而來的、羸弱飄忽的零光片羽。
我帶著這樣的心境持續記錄自己的生活好幾個年頭,一方面畏懼這枝專沾生命血淚為墨的筆,總覺得依賴它之後我遲早得耗盡自己的陽氣;一方面又感激它時時刻刻、不曾缺席的陪伴,在每一個眾生皆入睡的深夜,是它引我一字一字卸下身上的重擔,但對於書寫存在自己生命的意義我依然沒有答案,只知道自己的書寫都是「不得不」:再也忍不住那些必須對自己說的話,於是只能將原先抽象的心聲寄託字裏行間,它們也因此有了軀體和形狀,成了可以遞交給某個傷心欲絕之人的小小禮物。
而在父親過世之後的某天,我整理著當時記下的零碎片段,忍著鼻酸,忽然腦袋裏閃過一句「寫過了,就過了」。
日子所給的溫柔總是茫茫渺渺,像一股不刺眼的光,一眨眼就過了,傷痛反倒像是流沙,總是試圖將我們留在當下,走不開身也邁不動腳步,只能一再靜止在原地,等待再一次被摔破。
而倘若寫過了,就讓它過了吧,還是過不去的,再多寫一點便是。
我們終究要跨過那些關卡,不滯留、不耽溺,仰望的時候看見星空,而非噩夢的殘影。
或許是從那時候我才開始能依賴書寫。我相信書寫可以抽乾流沙,眼淚可以和文字匯作一脈,最終昇華成智慧和養分,再次注入我的血脈。
書寫便是輸血,它可以拯救我的浩劫,而我要親手把我劫後餘生的日記交付給你,我不教你怎麼度過自己的劫難,我只告訴你,你無論如何也得寫一本屬於自己的,而在你寫出來之前,你可以先讀讀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