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相親記:愛情的發生,也有年齡保存期限?


兩年前,婆婆從北英格蘭的徹斯特,搬到英格蘭最南端的肯特郡當我們的鄰居時,原本的計畫是要幫當時還在倫敦上班的我接送小孩,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等她終於把三十多年的老房子賣掉後,我卻也因為當時公司經營不善被裁員了,可以自己照料孩子。因此從總是帶著寒意的北英格蘭,搬到比較溫暖又綠油油的肯特郡後,我婆婆在七十歲後,才正開始人生後半場的冒險。
她是二戰後的嬰兒潮世代,在英國戰後復甦的氛圍下度過她的童年。節省而單純,但命運之神給她許多情感上的挑戰:結婚七年後,她的老公(也就是我那名不副實的公公)跟著當時一位十九歲的女孩跑了,留下她孤單扶養兩個幼子。之後她在四十多歲時,透過鎮上的婚友社認識了一個男子,交往約十年後,那男子也和別的女人跑了。傷透心的她,從此不再過問紅塵俗事,養了一隻獵犬,每天就是遛狗,種花,追劇,偶爾帶孫子,周日上教堂,過著簡單而平淡的生活。
某一天我到法文老師家上課時,遇見了一位風度翩翩的老爺爺,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我法文老師的繼父,兩年前喪偶,已經八十三歲,但還充滿活力,喜歡園藝。我靈機一動,想介紹他們兩位老人家認識。
約定見面這天早上,我可是興奮極了,想起要湊合可能發展的黃昏之戀,就不自覺地偷笑起來。法文老師那邊,也成功說服她的繼父外出社交。兩位長輩依約出現在咖啡館,四個人一起坐下來時,我先四兩撥千斤的張羅飲料,法文老師那邊則是用英國人的不著邊際社交法,從天氣開始聊到花粉症,再聊到狗與園藝,一小時下來,兩位老人家只知道彼此名字,其他完全沒聊到。但好在氣氛和諧,兩位老人也時有互相攀談,外人看來,應該是有來電的可能。或許是咖啡因作祟,我突然大膽的切入主題,問老爺爺:「這周末有沒有計畫要去看鎮上的園藝展,因為我婆婆正要去。」他爽朗的說:「好主意啊,那可以一起去。」我婆婆不知道是沒聽清楚,還是太震驚,面無表情的喝下杯子裏最後一口咖啡。
年輕人相親後可以彼此交換名片,手機號碼、WhatsApp、Line……等通訊方式,但是什麼都沒有的,走在時代洪流末段的老人家,到底要留什麼通訊方式才自然呢?我這不稱職的媒人,一直找不到談話縫隙,所以在咖啡館的四人聚會結束時,竟然沒有讓兩位男女主角互相留下聯絡方式。
因此這相親大會,就這樣平淡的落幕了。我婆婆在回家路上跟我說,這個老爺爺的口音很難懂(事實上,我婆婆有著自己不願承認的重聽),所以她完全沒聽清楚他要去園藝展的那段。法文老師兩天後簡訊我說,他的繼父那天很開心,但已有輕微老年痴呆症的他,兩天後就忘了咖啡館的園藝展之約。
看著我法文老師傳來的那封簡訊,我竟然有點莫名的傷感,原來愛情故事的發生,也會有年齡的保存期限。年輕的時候,我們是那麼理所當然的,在得到與得不到的愛情裏笑著、哭著,以為就要心碎了,以為就永遠幸福了,但是那時我們耳聰目明,還有個太過敏感的心。遲暮之年時,聽不清楚了,就愛不動了,忘記了,竟也忘了怎麼心動,人生的四季更迭,可以就這麼永遠留在花團錦簇,萬紫千紅的春天嗎?

本文作者為英國媳婦,旅居英國肯特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