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慢慢思考的藝術

你的思考,能讓大腦蛻變

每個無法控制體重的肥胖患者都知道,正常體重對自己的健康比較好;每一個菸癮難耐的癮君子都知道,抽菸有一天會讓他們付出健康代價;每個長期飲酒的酒癮者都知道,最好把飲酒的習慣戒掉。知識無法經常達到改變行為的效果,但是慢慢思考的藝術卻能夠協助將獲得的知識轉化到行為中。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時也是暢銷書作家的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這麼說的,改變人的行為習慣是相當困難的任務,原因在於人的大腦運作方式。在他的著作《快思慢想》裏,他提到了兩種大腦最主要的思考方式:系統一和系統二。系統一通常形成快速,幾乎毫不費力地自動運作。這類型的思考通常是由情緒主導,聽起來不甚理想,然而這個系統卻做了多數的決定。知識對系統一而言毫無影響力,這個系統在大腦的用處在於可以快速處理大量的訊息,而且在慣性流程中完全不需要再經過重新思考,這消化了大腦大量的工作並提高了大腦的效率。可惜的是,吃飯和運動也同屬於系統一的管轄範疇。系統二則只會在系統一這個機械化系統無法運作時,或是面臨困難問題時才會被啟動。系統二的運作相對緩慢,卻有更多的意識參與其中,這當然也就比較費力。
當你開始想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時,譬如想要開始跑步或是天天自己開伙,這時系統一就會跳出來反抗,因為這些行為習慣向來是系統一主導的範圍。想改變行為就必須讓系統二有充足時間來接手,替吃飯、運動這些習慣做決定,這個過程比較緩慢,也需要刻意加強意識來執行。換句話說,當你今天想要成功在傍晚時跑步,那麼前一天晚上先把慢跑鞋拿出來放在床前,就能幫助系統二發揮一點效果。吃飯亦然,在你真的感到肚子餓的好幾小時之前,先讓系統二參與你該吃什麼的決定。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刻意下意識考慮並且花更多的時間去做出最後的決定,唯有透過這樣的程序,才能形成新的習慣模式。
在這段尚未形成新習慣的時間中,你的內心必須不停和系統一對抗。換句話說,如果你平常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那麼當你想要開始規律運動的時候,系統一就會無時無刻不用盡方式說服你繼續放棄自己、不要運動。此時你就需要系統二的支持,系統二緩慢的思考過程能鼓舞你繼續保持運動習慣。在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後,系統二養成的運動習慣會逐漸變成自動化的規律,系統一就會接手保持這個慣性行為。這時候你就不需要再花時間考慮到底要不要去慢跑,時間到了你自然就會去跑步了;或者是你不會再花時間思考自己該不該開伙,時間到了你自然就會去煮飯。這是因為你已經為自己的大腦寫入了一個慣性程式,由系統一來掌管所有決定。
當然,大腦實際上的運作方式比上述規則還要複雜許多倍,但是從根本上來看,大致上的運作方式都不違背系統一與系統二的原則。你可以觀察一下自己的習慣與行為是否和這個規則相符,畫一張或寫一張系統一和系統二運作的圖表或清單,更能協助你確認。當你下一次又氣惱自己怎麼拿了蛋糕吃的時候,你就明白這是系統一在操縱你的緣故,那麼你就知道,下次見到蛋糕時需要使用系統二來暫緩做決定。

打開大腦「系統二」思考
動手為自己的系統二要進行的行為畫一張圖或寫一份清單吧。
我想要吃這個:
我想要做這麼多運動:
當每次問自己「我該去慢跑嗎?去還是不去?」或是「我該吃披薩嗎?吃還是不吃?」的時候,請拿出上面的圖表來看一看,再想一想。

本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