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市 海面上的絕代風華

馬公是全台漢人最早駐居的聚落,過去在清朝前期舊稱為「媽宮城」,在一九二一年改稱為「馬公」,如今時光留下更珍貴的寶物,保留了豐沛自然生態及完整人文歷史的馬公,風華再現。

在臺灣本島快速發展之際,隨之而來的是縣市鄉鎮間傳統文化的式微及歷史痕跡的消失,馬公在城市的商業發展之餘,同時也完整保留七百多年來的時光軌跡,現在這些生態及歷史風貌成為馬公最大的資產,每年吸引大量觀光人口前來渡假。



沒建設就是最好的建設

長年來推展渡假及低碳樂活,擁有沙灘、傳統文化及各式無動力戶外活動的馬公,離臺灣本島五十分鐘的航程,可以說是最近的渡假天堂。

一位注重孩子適性成長的媽媽說,每年都會帶孩子到馬公,這裡的自然環境保存的很好,有豐沛的潮間帶讓孩子認識在都市叢林中看不到的生態。這番話也證明了馬公市長蘇崑雄長年來堅持「破壞也是一種建設」的理論。

在數十年前,還不懂得與環境和平共存的馬公,因恐懼颱風來襲,大量放置消波塊及建置堤防,蘇崑雄上任之後積極與居民溝通,確認周邊環境安全,拆除這些破壞風景及生態的水泥殺手,不僅讓生態有重新發展的機會,也讓景觀變美了。「生態的恢復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只要開始做了,就有機會。我們要永續經營的首要目標就是自然環境的保存。」蘇崑雄嚴肅的面對馬公自然環境的議題,因為他深知這是馬公相對其他城鎮最大的優勢,也是將來子子孫孫的財富。

譬如菜園里在全村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成為一個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活力社區。走一趟菜園,體驗一下當地居民共同塑造的澎湖蚵殼文化,附近更有農漁局規劃的水土保持戶外教室,可以遍覽澎湖多采的植物生態,四月前後在菜園溼地,更可欣賞到眾多鳥類飛翔覓食的千姿百態;平常則可在此對生態保育,有一番親身體驗。

同時,這裡也是積極規劃推動成立「箱網養殖」之所在地,對整體觀光發展有相當重要之影響。藉由海面養殖漁業發展及漁村設備、空間、景觀和生活、生態環境、人文等資源,並利用產業特色,設計觀光休閒漁業生產、漁村生活體驗活動,帶動觀光休閒漁業發展。

讓傳統成為另一個旅行風景

夏天是馬公的觀光旺季,現在不只是年輕人到這裡享受烈日及香蕉船等刺激的水上活動,更多的是每天在工作壓力及擁擠環境中求生的上班族。在台北從事科技產業的張先生,只要休超過3天假就會飛到馬公,「來這裡大部分時間我什麼都不做,就是看看沒有遮蔽的天際線,選一個沙灘發呆、看書一個下午,再在小村莊中隨處走走,體驗古早味的馬公生活,」他說,在臺灣,想要找一塊乾淨的天空或海邊實在太難了,但是馬公到處都能滿足他海闊天空的願望。

偶爾,碰到傍晚在樹下泡茶聊天的阿公、阿嬤還會熱情的招呼他,跟他說馬公的老故事。張先生說,馬公最讓他驚豔的不是熱門景點,而且長滿比人高的雜草中,那些咕咾石牆,這些歷經風霜的歷史古蹟,從前是什麼樣的風情,為什麼會被遺忘在巷弄中?臺灣,原來還有一個城市能夠保有傳統的風情,是張先生每次來馬公的感動。

蘇崑雄除了還原馬公海岸線風景之外,還有一個推廣傳統文化的計畫。馬公有許多與臺灣本島不同的特有宗教及音樂,比方說除了迎王爺、送王爺,燒王船更不是像東港一樣,3年一次,這裡是不定時舉行;有從小學開始修習經文的小法,是廟會文化的最重要特色,也是宮廟操演各項科儀時的主要角色。另外南管的發跡地也是這裡,但是這些傳統文化的傳承因為時代變遷、價值觀不同,面臨中斷,大家都期待能將歷史悠久的古老傳統融入新的素材,打造成一齣舞台劇,在馬公駐地表演,讓每個遊客都能透過這樣的表演更認識傳統文化。

外婆的澎湖灣 人文史蹟風采

馬公本島被稱為「悠閒漁人之島」,在明清時期,即為兩岸重要通商貿易中心,現今仍為澎湖縣的行政中心,歷經數百年後,留下許多傳奇的故事與古蹟建築。馬公市濃縮了澎湖人文史蹟的精髓所在,在巷弄之間透露出古樸溫馨的氣息,呈現澎湖地區豐富的人文風采。

篤行十村眷村位於澎湖馬公市區,鄰近觀音亭親水遊憩區,至今建築部分仍保有那濃濃的眷村味。近年來隨著澎湖觀光旅遊的發展,篤行十村也被規劃設置為「眷村文化園區」,伴隨張雨生故事館、潘安邦舊居於其中,成為觀光的新興熱門景點。

張雨生紀念館為一六、一八、二十、二二等數棟住宅所合併整建而成,其中二二號這棟,才是雨生在澎湖原本的故居。整體紀念館展示主題包括:「童年張雨生」、「永遠的堡壘」、「當雨生遇上音樂」、「專輯展示及試聽區」及「吻我吧娜娜」等區,展示雨生生前的照片、家書、寫作手稿、獎盃、事蹟、影片等內容。

澎湖天后宮則是台澎地區歷史最悠久之寺廟。相傳始建於明代初葉,至明朝萬曆二十年(西元一五九二年)明軍剿倭大勝,又加重建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廟宇古色盎然,一磚一瓦、一門一扇,都是珍貴的歷史遺產,於民國七十二年經內政部公告後,指定為臺灣地區第一級古蹟。

外觀三川殿採單簷硬山體,燕尾屋脊起翹甚高,兩側直接接護龍無過水廊,是為一大特色。樑架上之獅座造型玲瓏,表情姿態活潑生動,可見匠師巧手之工。步入正殿,隨處可見珍貴之古建材及古老建築技術。從屋簷下之樑柱雕刻、古刻窗臨,到壁上浮雕、門扇木雕,從磨損的跡痕中可見歷史悠悠,斑駁圖象訴說遠古記憶,一景一物,無不引人入勝,發千古悠思。

馬公旅遊業興盛,夏天可以說是最熱鬧的城鎮,但一颳起冬北季風,淡季讓旅遊業者叫苦連天。除了推動沒有淡旺季之分的旅遊行程之外,蘇崑雄認為,積極提升軟硬體建設才是良性循環的開始。打造友善的旅遊環境,讓國際觀光客自在旅行,業者也能趁淡季維護設備,修習服務及語言課程,吸收其他旅遊勝地的優點,更能讓海洋自然生態,有休養生息的時間,讓旅客在旺季回到馬公時能夠感受到更舒適的環境。希望除了將馬公的光榮感尋回之外,也盼能推向國際社會和世界接軌,讓臺灣海峽上這一串珍珠發光發亮。

傳統產業創新模式

澎湖有許多世代家族皆從事專業海鮮批發的漁行,在新世代的傳承中,將傳統的批發模式創新經營。

秉持老一輩堅持提供新鮮漁獲給消費者的信念,嚴選當令優質海鮮,漁船回港後即時運回工廠做簡易的處理,包括去鱗及不能食用的部位;再以海水洗淨,留住海鮮本身甘甜口感。以零下50 - 30 度的低溫,瞬間將鮮度鎖在真空包裝袋裡。除了店內販賣之外,也提供宅配及網購,使用宅急便「全程低溫運送」,省時方便又安心,顛覆澎湖海產難帶回臺灣本島的既定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