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烹調的美食薈萃

金秋送爽,十一月的澳門又迎來一年一度的美食節。與前兩年相比,今年的美食攤位更豐富,除了新增設的「泰國村」,本地的「風味美食街」也有了許多新店面。沿街走來,各種菜式的香味撲鼻而來,讓人不禁感慨:在這片中西文化交融的土地上,不論是中式、葡式,還是日式、泰式,都在此彙聚,烹製成了一席多元文化的美食盛宴。



廣式燒味:不可錯過的地道燒肉

作為粵菜的一種,燒味廣泛流傳於廣東、香港、澳門,現在甚至到了臺灣。我們現在所叫的燒味之前被稱為燒臘,香港的「燒臘」店,除了售賣燒味外,秋冬兩季也會兼售臘味。後來傳到中國其他地方,便漸漸失去了臘味的元素,變成與燒味一詞同義。

廣式燒味歷史悠久,風味獨特。相傳唐朝以前,已有了京都臘味,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臘味。唐宋時期,阿拉伯人、印度人又將灌腸食品傳入廣州,廣州廚師們進一步將灌腸製作方法與本地醃製肉食的方法相融合,創作出「中外結合」的廣式臘味,名揚海內外。

叉燒、燒鴨、烤乳豬和燒肉是燒味最常見的幾種。我們最熟悉的叉燒肉是將豬肉以叉子放在火上燒熟而成,通常選用豬肩肉製作,當中又以肥、瘦肉均衡為上佳,稱之為「半肥瘦」。燒鴨,跟北方的烤鴨類似,是把填滿調味料的鴨,掛進炭爐裡用木炭高溫燒烤出來的菜式,以皮脆有光澤、皮汁多而不帶腥味為上品,通常配以梅子醬汁食用,酸甜可口,也使鴨肉更入味。

烤乳豬,這個在世界不同飲食文化中佔有一席地位的菜色,早在中國西周時期便已出現,據說當時八珍之一的「炮豚相信便是指燒豬」。它的製法是將二至六個星期大,仍未斷奶的乳豬宰殺後,以爐火燒烤而成。現今的中國菜中以粵菜的燒乳豬最廣為流傳;而在西方國家中,葡萄牙及西班牙俱以燒乳豬為特色菜。

燒肉,即燒豬肉,同樣以皮脆肉嫩為上品。燒肉的脂肪及肉均較多而厚,而燒乳豬一般除了一層脆皮以外,只有很少的脂肪和肉,而且骨軟可吃。多數售賣燒味的店鋪平常都會有燒肉售賣,但乳豬卻不一定經常供應,尤其是特別的節日,更需要提前預定。

本地水蟹粥不是蓋的

走在澳門的大街小巷,粥店幾乎是每隔幾家就有的。盛記白粥,六記粥麵,各家自有各家的獨到之處,而有一種粥在澳門哪個角落都有它的聲音,它就是水蟹粥。有著三十多年歷史的誠昌飯店一直以水蟹粥做招牌,幾年間,水蟹粥變成了一種令人難以抗拒的美味,馳名中外。

好的水蟹粥,十分講究用料,除了蟹要新鮮,還要有鮮香的粥底。澳門地處鹹淡水交界,出產的蟹美味爽口。做水蟹粥時一般會把蟹切成大塊,以防蟹碎殼混入粥內,這樣不但食用起來更加安全而且還可以提升口感。吃過水蟹粥的人往往都會承認自己被那黃澄澄的色相吊足了胃口,原來澳門的水蟹粥不是單單選用水蟹,而是各取水蟹、膏蟹、肉蟹三種蟹的精華,再配上特製的蠔粥,豐富了它的味道,使其比一般水蟹粥更香,看起來更有食欲。豐腴的蟹黃、鮮美的蟹肉,充滿蟹香。蟹鮮,粥香,色、香、味、鮮俱全,才是地道的澳門水蟹粥。

澳門獨有的鹹鮮鱈魚

筆者到澳門以前,一度以為馬介休是一種海生動物,品嘗過後才頓覺有幾分熟悉,好似鱈魚。而它的故事和它的名字一樣,在變遷中成為了澳門獨有的菜肴。

傳說,在遙遠的伊比利亞半島,一個以漁為生的民族,當年叱吒海上,帶著離不了的醃鱈魚轉了大半個地球來到東方,偏偏看上了南海邊上這個小漁村。他們安營紮寨,在靈巧的哪吒廟旁建起了雄偉的大教堂,也在這兒的廚房裡盡情烹飪著美味的醃鱈魚。五百年風雨飄搖,教堂只剩下殘缺的前壁佇立在街巷深處,人們把它叫大三巴牌坊,而那來自大西洋的醃鱈魚則改了個名字落地生根,變成澳門獨特的食材馬介休。

幾乎澳門每一家葡國餐廳都有馬介休這道菜,而馬介休的做法卻可變化萬千。要說最討喜的方法,還是炸馬介休球。把醃好的鱈魚切碎,然後拌上香草、蛋黃、洋蔥碎,和上熟土豆泥揉成球炸透, 外皮酥脆,內裡鬆軟,魚的鮮鹹和佐料的香甜組合在一起只是讓鮮香愈加四溢,讓人停不了口。馬介休還可以做成金黃色的炒飯,如果你只見米粒卻看不見魚,別著急,那是因為那魚已經全被撕成了細絲,味道完全融在飯粒裡,咀嚼之後才會品味到那層層餘香。

下午茶 來一記豬扒包

數起澳門的十大美食,豬扒包是怎麼也跑不了的。這個傳奇小吃的歷史已有上百年,在香港和上海的茶餐廳裡也一直非常受歡迎,是港澳人下午加餐配奶茶的首選。

「豬扒」按諧音,是「豬排」的意思,就是一個塗上牛油的麵包裡面夾上一塊豬排。聽起來很普通,而煎制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會對味道至關重要。通常是要將豬排先煎熟、油炸,或以水灼後再煎熟到恰到好處,此時放至烘培好的麵包裡。一個小小的麵包裡夾著鮮嫩的豬排,外脆內軟,齒頰留香,一大塊豬扒包幾口填進肚裡,叫人回味無窮。

木糠布丁 葡式甜品奇葩

木糠布丁,還有兩個高雅的名字:總督蛋糕和名媛蛋糕。這是葡萄牙的一種甜品,後來傳入澳門。傳統的木糠布丁是以奶油作為基本材料, 再加上其他材料調配味道混攪、冷凍而成,吃的時候在上面撒上一層瑪麗餅屑,就是因為這一層餅屑看上去十分像木屑,應此獲名木糠布丁。

木糠布丁算是一種凍甜品,常見的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從冰櫃裡取出直接吃,口感比較厚實,像雪糕一樣,等它在口中慢慢融化,然後則可以嘗到瑪麗餅的餅乾香。其二,是等它稍微融化了以後,再吃口感會比較柔滑,像慕斯的口感。

當然,若細數澳門的美食,非一日可談盡。除了上述在澳門擁有的獨到歷史文化座標的美食,還有很多絕佳風味在這裡,在這片多元文化融合的島上,東南亞,歐美,各種重聚與組合,美食薈萃,盡食在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