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人共勉

近年每看新人獎,尤以歷史最久的聯文新人獎和獎金最鉅、資格限定最嚴(高中生,這不是新人什麼是)的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總有一種愈益複雜微妙的心緒在拉扯著。
我一向把看新人獎作品當作是我評審工作中的紅利,一可藉此瞭解則個這些對文學尚有興趣的年輕族裔們看到什麼想什麼,二可呼吸一口應該未被馴服、野野的新鮮空氣。
但,失望的時候多。
每讀到那心很大,眼睛看向遠方、甚至棄現實不顧自行創造一平行世界的作品,心裡就忍不住嘀咕,怎不把目光調向自身周遭,沒有那盯牢現實處境的紮實基本功,創作長路所需的續航力如何可能?反之,看到那不厭自身鎖屑、小情小緒、小恩小義的作品,又不住在心底吶喊,拜託抬起頭來看看別人看看外頭世界有多大、對既成的眼下現實能否別如此乖順擁護,能否勇敢些,對這現實抵抗、叛逆、角力……
對新手,該如此求備嗎?或不合理甚至蠻橫的要求了兩條並不相容只能擇一的路徑?
多年來經驗告訴我,這不僅不背反,甚至是該早早做、同時做的兩件事。對無一刻一時一處不置身在現實(無間地獄?)的我們,再不滿意再討厭它,都得逼視它、理解它,知其強大不可撼動、知其叫人無奈處,唯其如此,知你對手或敵人的優勢短處才好下手不是?才能歷史的(看遠)結構的(以自己心中的黃金國度參照之對抗之)來面對現實的處境。
對我而言,這兩種努力都重要極了,沒有了後者,書寫將只是流水帳,再華美也就只是工匠技藝,沒有了前者,書寫將只是一場「小樓自成一統、哪管春夏和秋冬」與現實無涉的空言。
這兩種無可取捨的努力難嗎?年既長,我以為後者要難多了,你得調度準備的得多多了,像修行一樣一刻不鬆手那短時間內看來無明顯路用甚至會妨礙與現實相處的價值、信念、知識。
非得取舍,二者有高下嗎?求仁得仁罷了,若不想讓自己的認真書寫流於一場街頭賣藝或只成就技藝美學,那後者的努力無疑是重要且有效的。我在我崇敬喜愛的作家身影裡看到,是故我也努力於此,並樂於以此與新人同行們共勉。

朱天心
1958年生於高雄市,台大歷史系畢業。寫作起步極早,國中時期便開始寫作,作品多發表於《中國時報》。 1977年,出版短篇小說集《諾亞方舟上的日子》與北一女中就讀時寫成的長篇散文《擊壤歌》,盛名於文壇。大學畢業後專職寫作。曾任三三集刊主編,其作品多次榮獲時報金獎、聯合報文學獎、中華文藝協會文藝獎章等多項文學獎。作品有《時移事往》、《未了》、《方舟上的日子》、《古都》《獵人們》、《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等書。

本期其他文章
前期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