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車險科技理賠2.0全面上路
八十七年上路的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到今(二○二一)年上半年,投保的汽機車已達二○三○萬輛,初估總理賠金額(含特補基金的補償)即將突破三千億元。如此龐大的理賠金額照顧了無數的民眾,若以醫療給付來看,受惠人數累計已達五○○多萬人,平均每年給付一二○億元,每天處理的醫療給付超過六○○件。如此重要的制度,不僅要永續經營,更要帶入新的科技,讓整個制度運作更順暢、更有效率,特別是理賠服務。
從八十四年開播就持續關心強制車險的「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為讓國人進一步了解新興科技在強制車險的運用,日前特別邀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松季、產險公會汽車險委員會理賠小組召集人丁榮光,以及協助導入強制車險2.0借助AI科技提升理賠效率的洽吧智能BravoAI董事長趙式隆親上節目為民眾解說。
總理賠金額逼近三千億元 醫療給付超過五三二萬人次
台灣汽機車普及率雖高,但開車上路的未必是車主,產險公會理事長李松季首先提醒,強制車險的投保義務人是車輛所有人,並不是車輛的使用人,除非是在車主死亡、失蹤或車輛牌照繳銷的情況,才會改由車輛使用人投保。而且民眾要注意,不管自己名下有幾部車,每部車都必須要投保,也因此台灣二千多萬輛汽、機車一上路,強制險就會立刻啟動,以保護車禍受害人。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非常肯定強制車險的成效,她表示,強制車險是單獨立法且採無過失責任,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車禍受害人和家屬能及時獲得保障。給付的項目包括身故、失能與傷害醫療,二十幾年來累計理賠死亡九.七萬人、失能二一.八萬人次,傷害醫療則高達五三二萬人次。給付金額累計為二七五三億元、特別補償金有一○九億元,合計總賠付金額達二八六二億元。
迅速理賠是強制車險的立法宗旨,產險公會汽車險委員會理賠小組召集人丁榮光說,只要請求權人交齊相關證明文件,保險公司必須在十個工作天內給付,目前實務上,醫療部分通常一個禮拜就能拿到理賠金,比較複雜的也能在十天內獲得給付。至於該準備的文件,依申請的項目而異,以醫療給付來說,除了理賠申請書外,還包括請求權人身份證明、交通事故證明聯單、醫師診斷書、醫療費用收據及同意查閱病歷聲明書等。
運用科技的最終目標 提高保險可及性與可使用性
雖然強制車險的車禍受害人平均一週就能拿到醫療給付,但為追求更高更好的服務品質與效率,承辦強制車險的十四家產險公司,今年年初在主管機關督導下,導入保險科技(InsurTech)推出強制險2.0,並在試辦半年後全面擴大實施。
對此,協助強制車險導入人工智慧(AI )的新創科技公司洽吧智能BravoAI董事長趙式隆表示,運用AI處理理賠,強制車險並非首例,之前洽巴就曾協助幾家壽險公司運用AI系統,改善核保與理賠流程。「我們發現其實壽險公司與醫院都已高度數位化,但兩邊在對接資料時,卻仍然採用紙本,因而引發我們思考,能否有更好的方法協助改善。」趙式隆說,包括理賠規則,也會因為理賠人員個人的判斷與想法不同,而產生偏差,因此若能運用AI凝聚大家的智慧制定共同標準,就是一個蠻好的做法。
但保險業是非常嚴謹的行業,尤其是處理保戶的權益更不可能天馬行空,要如何在嚴謹之下與新科技連結,讓新科技可以在保險業發揮一些力量?對此,施瓊華表示,金管會在金融科技方面,已經有很多年的努力,從監理沙盒開始,到很多的試辦計劃,而其中好幾個事件都是從強制車險開始,例如電子保單,最早就是從強制車險電子保險證開始發展,而現在的強制險2.0,希望在理賠部分能有一些推展。「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保險業的效率與服務品質,強化保險的可及性與可使用性,更快速將理賠金送到保戶手中,讓民眾能感受到保險提供的及時協助,這是全體保險業者應該要有的目標。」她說。
李松季也說,保險經營與相關作業雖然必須嚴謹但也要與時俱進,在理賠服務方面,除了快速之外正確也很重要。理賠人員養成不易,而透過流程自動化與科技的運用,除了增進效率也能提高正確度,如此一來,理賠人員就有更多時間從事保戶關懷的工作,也會讓他們工作起來更有成就感。
~精彩全文與圖表請詳見11-12月號(395/396期合刊)現代保險雜誌,或請訂閱現代保險雜誌(https://www.rmim.com.tw/bookstore/)
從八十四年開播就持續關心強制車險的「健康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為讓國人進一步了解新興科技在強制車險的運用,日前特別邀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松季、產險公會汽車險委員會理賠小組召集人丁榮光,以及協助導入強制車險2.0借助AI科技提升理賠效率的洽吧智能BravoAI董事長趙式隆親上節目為民眾解說。
總理賠金額逼近三千億元 醫療給付超過五三二萬人次
台灣汽機車普及率雖高,但開車上路的未必是車主,產險公會理事長李松季首先提醒,強制車險的投保義務人是車輛所有人,並不是車輛的使用人,除非是在車主死亡、失蹤或車輛牌照繳銷的情況,才會改由車輛使用人投保。而且民眾要注意,不管自己名下有幾部車,每部車都必須要投保,也因此台灣二千多萬輛汽、機車一上路,強制險就會立刻啟動,以保護車禍受害人。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施瓊華非常肯定強制車險的成效,她表示,強制車險是單獨立法且採無過失責任,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車禍受害人和家屬能及時獲得保障。給付的項目包括身故、失能與傷害醫療,二十幾年來累計理賠死亡九.七萬人、失能二一.八萬人次,傷害醫療則高達五三二萬人次。給付金額累計為二七五三億元、特別補償金有一○九億元,合計總賠付金額達二八六二億元。
迅速理賠是強制車險的立法宗旨,產險公會汽車險委員會理賠小組召集人丁榮光說,只要請求權人交齊相關證明文件,保險公司必須在十個工作天內給付,目前實務上,醫療部分通常一個禮拜就能拿到理賠金,比較複雜的也能在十天內獲得給付。至於該準備的文件,依申請的項目而異,以醫療給付來說,除了理賠申請書外,還包括請求權人身份證明、交通事故證明聯單、醫師診斷書、醫療費用收據及同意查閱病歷聲明書等。
運用科技的最終目標 提高保險可及性與可使用性
雖然強制車險的車禍受害人平均一週就能拿到醫療給付,但為追求更高更好的服務品質與效率,承辦強制車險的十四家產險公司,今年年初在主管機關督導下,導入保險科技(InsurTech)推出強制險2.0,並在試辦半年後全面擴大實施。
對此,協助強制車險導入人工智慧(AI )的新創科技公司洽吧智能BravoAI董事長趙式隆表示,運用AI處理理賠,強制車險並非首例,之前洽巴就曾協助幾家壽險公司運用AI系統,改善核保與理賠流程。「我們發現其實壽險公司與醫院都已高度數位化,但兩邊在對接資料時,卻仍然採用紙本,因而引發我們思考,能否有更好的方法協助改善。」趙式隆說,包括理賠規則,也會因為理賠人員個人的判斷與想法不同,而產生偏差,因此若能運用AI凝聚大家的智慧制定共同標準,就是一個蠻好的做法。
但保險業是非常嚴謹的行業,尤其是處理保戶的權益更不可能天馬行空,要如何在嚴謹之下與新科技連結,讓新科技可以在保險業發揮一些力量?對此,施瓊華表示,金管會在金融科技方面,已經有很多年的努力,從監理沙盒開始,到很多的試辦計劃,而其中好幾個事件都是從強制車險開始,例如電子保單,最早就是從強制車險電子保險證開始發展,而現在的強制險2.0,希望在理賠部分能有一些推展。「最終的目的,就是要提升保險業的效率與服務品質,強化保險的可及性與可使用性,更快速將理賠金送到保戶手中,讓民眾能感受到保險提供的及時協助,這是全體保險業者應該要有的目標。」她說。
李松季也說,保險經營與相關作業雖然必須嚴謹但也要與時俱進,在理賠服務方面,除了快速之外正確也很重要。理賠人員養成不易,而透過流程自動化與科技的運用,除了增進效率也能提高正確度,如此一來,理賠人員就有更多時間從事保戶關懷的工作,也會讓他們工作起來更有成就感。
~精彩全文與圖表請詳見11-12月號(395/396期合刊)現代保險雜誌,或請訂閱現代保險雜誌(https://www.rmim.com.tw/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