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0 X無限大


設計品牌 Beyond Object 由旅英設計師陳函谿於2014創立,領域涵蓋居家配件、設計文具,在裝置展覽、燈具與家具的設計方面亦有所涉獵。設計低調簡約,卻帶有讓人驚喜的巧思,乍看這些美麗的物件或許讓人摸不著頭緒,細細品味卻發現這些如同藝術品般的物件各具十足的功能性和故事性。團隊持續以解構手法探索物件本質,並大膽挑戰不同製造工藝的極限。其設計快速虜獲全球設計愛好者的心,成功打入巴黎 Colette,倫敦Fortnum & Mason百貨,邁阿密Luminaire,東京蔦屋書店等設計名店。設計作品亦成功打進紐約 MoMA,巴黎龐畢度中心,倫敦Design Museum 等重要博物館通路販售。

從英國發跡 挑戰歸零後的無限可能
初期與藝廊及品牌合作,採工作坊形式,進行少量手作生產,數年積累後,於2014年成立品牌「Beyond Object」。核心成員由旅英設計師陳函谿、台灣設計師陳其凱,和另一位義大利籍設計師所組成。

Beyond Object從英國發跡,結合特殊表現形式,及大量生產技術,回歸產品的本質,通過解構手法進行思考,挑戰歸零後的無限可能。如最開始的產品是一件有著幾何圖案、透明主體的隨身碟,與市面上眾多在既定款式上,強化外在包裝的做法不同,選用微型晶片,將滿足隨身碟機能的構造縮至最小後,後端空間相對增加了,運用雕塑手法搭配透明材質,滿足基本功能外,還能帶給使用者思想衝擊及視覺美感。Beyond Object嘗試通過產品設計與使用者進行對話,推出後也獲得不錯的市場迴響。





是解構的意外驚喜 亦或是縝密設計的完成品
其實更像是一種實驗的進程。舉例來說,驅動一個時鐘的必備要件是什麼?時鐘的基本構造是什麼?這些元素可大可小,在眾多排列組合中,構築出新的可能,藉由不斷實驗,找出最接近心中所想的完成品,一個和諧又合理的答案。

從文具到生活用品 格局不受限
不只好看,還很實用,許多人常把包浩斯和現代主義簡單的劃上等號,卻遺漏要賦予其設計價值,而非僅注重形式上的極簡。Beyond Object的產品觸角,從文具延伸到家居產品,格局放大後,又將面臨怎樣一番不同的美好風景?

文具系列問世後,Beyond Object開始思考市場未來發展的可能性,成立品牌後,需要在許多設計之外的事情上著墨與投入,如何讓產品和團隊站穩腳步,不斷調整、強化,漸趨成熟後,Beyond Object將挑戰難度提高,遂有了設計家居產品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