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愛囤積儲物,如何勸他斷捨離
您一定看過家中堆滿雜物,甚至雜物堆到樓梯等公共空間的人,
「儲物症」已列入精神診斷項目,患者喜歡收藏不見得需要的物品,
假如他的收藏已把環境弄得亂七八糟,也妨礙周遭人們的生活,
到底該怎麼勸他適當的割捨及清理……
許多長輩捨不得丟東西、雜物堆得滿屋子,可別以為很正常,原來這也是一種病!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有些囤積慾望,到底怎樣才算是「儲物症」?儲物症是否會伴隨「憂鬱症」呢?身為家人又該如何幫助家中愛囤積的長輩「斷捨離」?以下專訪專家為您解惑。
儲物症是捨不得丟東西,造成生活社交功能損傷
早期稱為強迫性囤積的「儲物症」(holding disorder),過去屬於強迫症範疇,2013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才正式新増儲物症的診斷項目。專長強迫症、儲物症的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黃政昌副教授指出,儲物症通常具有以下3項特點:
特點1》難以捨棄物品
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只是價值低廉或沒有意義的小東西,但當事人就是無法丟棄。
特點2》強烈想要保存物品
當事人不僅捨不得丟棄這些物品,也擔心一旦丟了之後,某一天會需要用到而後悔不已。
特點3》居住場所擁擠凌亂
當東西越積越多,居住場所變得凌亂不堪,原本的床鋪、沙發等擺設,都被堆積如山的東西遮蓋住,無法正常使用房屋。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東西捨不得丟,但囤積的慾望或行為必須造成臨床、主觀的痛苦,或導致生活、社交、職業功能的損傷,且排除生理疾病引發,才算是儲物症。何謂「排除生理疾病引發」?生理疾病像是失智症發作,不記得已買過這東西,以致重複購買而囤積,或無法以其他疾病進行更好的解釋,像並非因中風而無法妥善整理家裡,造成一團亂。
愛囤物,退休獨居老人居多
一般而言,儲物症以中老年人居多,黃政昌副教授指出,尤其是處於空巢期的退休獨居老人,缺乏人際社交活動,心中難免有些失落,便容易將情緒投射在擁有物品上,從中獲得某種控制及安全感。且有研究指出,愛囤積的個案早年是在沒有好好被愛的生活中成長,較無安全感,到了中老年階段,心中那位受過傷的孩子再次被引發出來,以擁有物品來滿足空虛與孤獨。
儲物症常與憂鬱症合併出現
愛囤積物品的長輩似乎也有一些憂鬱症的症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淑花表示,有些儲物症個案確實伴隨著「憂鬱症」症狀,如果個案連續兩週以上,幾乎每天都出現情緒低落、失去快樂感;食慾或體重改變;失眠或嗜睡;精神激動或遲緩;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認知能力下降,專注力變差,忘東忘西,難下決定,家人應盡快帶他就醫。
黃政昌副教授指出,「憂鬱情緒不等於憂鬱症」,憂鬱情緒是短暫的;且強度較低,而憂鬱症的不適症狀一定長達兩週以上,且強度較高。即便出現憂鬱症狀,仍需醫師判斷,排除憂鬱不是因為身體疾病、物質、藥物濫用所引發,才能確診為憂鬱症。
斷捨離,一步一步慢慢來
有些家人受不了滿屋子堆積著信件、報紙、衣服等物品,會趁囤積者不在,偷偷地把東西丟掉,小心可能因此掀起一場家庭風暴!李淑花醫師提醒,任意丟棄囤積物等於侵犯個人隱私,不尊重當事人。黃政昌副教授也指出,這些看似無價值的囤積物品,對於當事人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未經同意,擅自清除囤積物,必定讓當事人產生氣憤反應,甚至是憎恨,彼此關係決裂,絕對不建議這麼做!
想辦法增加囤積者的病識感、增加改變動機,是協助斷捨離的關鍵所在,但也是最困難的部分。黃政昌副教授和李淑花醫師提出幾點建議:
♥不要急著否定囤積行為
面對家中的囤積者,許多家人採取批判與責罵的方式,期望儘快能改變個案儲物行為,但對於當事人來說,這樣常導致挫折感,也會讓個案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家人無法理解他的感受,反而讓他更加防備,對於指責也隨意敷衍,反而阻礙當事人的就醫意願。
較為妥當的方式應該是,先體諒當事人沒有辦法自我控制的感受、不得不做的不舒服,並且由熟悉且關心他的人陪伴就醫、參與治療過程,除了了解當事人的生活細節外,也能建立起信任的關係。
♥軟硬兼施,與現實連結
通常囤積者缺乏病識感,他們大多不認為自己需要就醫,家人可先嘗試用開放式問題詢問當事人對於囤積物的想法,再透過重要他人的勸說,以軟硬兼施的方式,讓當事人知道過度囤積可能會招惹蟑螂、老鼠群聚,影響自身健康;滿屋子囤積物也讓孩子回到家沒地方休息;東西堆到樓梯間,鄰居也怨聲載道。倘若因囤積物引發電線走火,燒毀自家及鄰居房屋,不但得賠償鄰居,還必須負起法律責任。或是以當事人的身體狀況做為切入點,像是因過度囤積而常搬東搬西搬到腰痠背痛、或情緒波動大、睡眠品質不佳、食欲不好等,藉此與現實生活連結,增加病識感,進而產生改變的動機。
♥從較不重要的東西開始清理
當囤積者願意清理物品時,家屬要注意接下來的每個步驟都得經過當事人同意,其他人不能幫當事人決定哪個東西要丟,必須詢問當事人「接下來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讓這邊的空間騰出來?」而不是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只能從旁扮演協助的角色,建議他從比較不重要的東西開始移除。
在清理過程中,當事人可能會有不悅的情緒反應,這是正常的,陪伴者應耐心地安撫,且必須瞭解因為囤積物太多,不能強迫當事人在多久的時間內一定要整理完畢,以免給予體力與情緒太大的負荷,只能配合步調慢慢地清理。
在清理囤積物的過程中,應與當事人談論對於未來的想法,李淑花醫師認為可保留一個小空間,讓個案仍可以擁有私人的天地,繼續收集一些自己的東西,慢慢循序漸進;而不是突然地完全剝奪收集的習慣。
清理完囤積物後,親友也要有心理準備,之後當事人可能還是會再出現儲物的行為,倘若又影響生活,就要再協助當事人整理出空間。
《大家健康雜誌》105年12月號更多精彩文章
◎封面主題:別懼怕!胰島素注射有訣竅
◎封面主題:糖友怎麼避免「神經病變」?
◎smart醫療:毛囊炎、汗疹、青春痘,別再傻傻分不清!
◎特別企劃:讓身體暖起來,湯方隨手喝
◎元氣生活:中風後復建,別忘了身心平衡
*更多精采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http://www.healthforall.com.tw/
*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等你加入!有更多健康資訊及贈獎問答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forall1985/
「儲物症」已列入精神診斷項目,患者喜歡收藏不見得需要的物品,
假如他的收藏已把環境弄得亂七八糟,也妨礙周遭人們的生活,
到底該怎麼勸他適當的割捨及清理……
許多長輩捨不得丟東西、雜物堆得滿屋子,可別以為很正常,原來這也是一種病!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有些囤積慾望,到底怎樣才算是「儲物症」?儲物症是否會伴隨「憂鬱症」呢?身為家人又該如何幫助家中愛囤積的長輩「斷捨離」?以下專訪專家為您解惑。
儲物症是捨不得丟東西,造成生活社交功能損傷
早期稱為強迫性囤積的「儲物症」(holding disorder),過去屬於強迫症範疇,2013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才正式新増儲物症的診斷項目。專長強迫症、儲物症的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黃政昌副教授指出,儲物症通常具有以下3項特點:
特點1》難以捨棄物品
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只是價值低廉或沒有意義的小東西,但當事人就是無法丟棄。
特點2》強烈想要保存物品
當事人不僅捨不得丟棄這些物品,也擔心一旦丟了之後,某一天會需要用到而後悔不已。
特點3》居住場所擁擠凌亂
當東西越積越多,居住場所變得凌亂不堪,原本的床鋪、沙發等擺設,都被堆積如山的東西遮蓋住,無法正常使用房屋。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東西捨不得丟,但囤積的慾望或行為必須造成臨床、主觀的痛苦,或導致生活、社交、職業功能的損傷,且排除生理疾病引發,才算是儲物症。何謂「排除生理疾病引發」?生理疾病像是失智症發作,不記得已買過這東西,以致重複購買而囤積,或無法以其他疾病進行更好的解釋,像並非因中風而無法妥善整理家裡,造成一團亂。
愛囤物,退休獨居老人居多
一般而言,儲物症以中老年人居多,黃政昌副教授指出,尤其是處於空巢期的退休獨居老人,缺乏人際社交活動,心中難免有些失落,便容易將情緒投射在擁有物品上,從中獲得某種控制及安全感。且有研究指出,愛囤積的個案早年是在沒有好好被愛的生活中成長,較無安全感,到了中老年階段,心中那位受過傷的孩子再次被引發出來,以擁有物品來滿足空虛與孤獨。
儲物症常與憂鬱症合併出現
愛囤積物品的長輩似乎也有一些憂鬱症的症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淑花表示,有些儲物症個案確實伴隨著「憂鬱症」症狀,如果個案連續兩週以上,幾乎每天都出現情緒低落、失去快樂感;食慾或體重改變;失眠或嗜睡;精神激動或遲緩;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認知能力下降,專注力變差,忘東忘西,難下決定,家人應盡快帶他就醫。
黃政昌副教授指出,「憂鬱情緒不等於憂鬱症」,憂鬱情緒是短暫的;且強度較低,而憂鬱症的不適症狀一定長達兩週以上,且強度較高。即便出現憂鬱症狀,仍需醫師判斷,排除憂鬱不是因為身體疾病、物質、藥物濫用所引發,才能確診為憂鬱症。
斷捨離,一步一步慢慢來
有些家人受不了滿屋子堆積著信件、報紙、衣服等物品,會趁囤積者不在,偷偷地把東西丟掉,小心可能因此掀起一場家庭風暴!李淑花醫師提醒,任意丟棄囤積物等於侵犯個人隱私,不尊重當事人。黃政昌副教授也指出,這些看似無價值的囤積物品,對於當事人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未經同意,擅自清除囤積物,必定讓當事人產生氣憤反應,甚至是憎恨,彼此關係決裂,絕對不建議這麼做!
想辦法增加囤積者的病識感、增加改變動機,是協助斷捨離的關鍵所在,但也是最困難的部分。黃政昌副教授和李淑花醫師提出幾點建議:
♥不要急著否定囤積行為
面對家中的囤積者,許多家人採取批判與責罵的方式,期望儘快能改變個案儲物行為,但對於當事人來說,這樣常導致挫折感,也會讓個案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家人無法理解他的感受,反而讓他更加防備,對於指責也隨意敷衍,反而阻礙當事人的就醫意願。
較為妥當的方式應該是,先體諒當事人沒有辦法自我控制的感受、不得不做的不舒服,並且由熟悉且關心他的人陪伴就醫、參與治療過程,除了了解當事人的生活細節外,也能建立起信任的關係。
♥軟硬兼施,與現實連結
通常囤積者缺乏病識感,他們大多不認為自己需要就醫,家人可先嘗試用開放式問題詢問當事人對於囤積物的想法,再透過重要他人的勸說,以軟硬兼施的方式,讓當事人知道過度囤積可能會招惹蟑螂、老鼠群聚,影響自身健康;滿屋子囤積物也讓孩子回到家沒地方休息;東西堆到樓梯間,鄰居也怨聲載道。倘若因囤積物引發電線走火,燒毀自家及鄰居房屋,不但得賠償鄰居,還必須負起法律責任。或是以當事人的身體狀況做為切入點,像是因過度囤積而常搬東搬西搬到腰痠背痛、或情緒波動大、睡眠品質不佳、食欲不好等,藉此與現實生活連結,增加病識感,進而產生改變的動機。
♥從較不重要的東西開始清理
當囤積者願意清理物品時,家屬要注意接下來的每個步驟都得經過當事人同意,其他人不能幫當事人決定哪個東西要丟,必須詢問當事人「接下來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讓這邊的空間騰出來?」而不是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只能從旁扮演協助的角色,建議他從比較不重要的東西開始移除。
在清理過程中,當事人可能會有不悅的情緒反應,這是正常的,陪伴者應耐心地安撫,且必須瞭解因為囤積物太多,不能強迫當事人在多久的時間內一定要整理完畢,以免給予體力與情緒太大的負荷,只能配合步調慢慢地清理。
在清理囤積物的過程中,應與當事人談論對於未來的想法,李淑花醫師認為可保留一個小空間,讓個案仍可以擁有私人的天地,繼續收集一些自己的東西,慢慢循序漸進;而不是突然地完全剝奪收集的習慣。
清理完囤積物後,親友也要有心理準備,之後當事人可能還是會再出現儲物的行為,倘若又影響生活,就要再協助當事人整理出空間。
《大家健康雜誌》105年12月號更多精彩文章
◎封面主題:別懼怕!胰島素注射有訣竅
◎封面主題:糖友怎麼避免「神經病變」?
◎smart醫療:毛囊炎、汗疹、青春痘,別再傻傻分不清!
◎特別企劃:讓身體暖起來,湯方隨手喝
◎元氣生活:中風後復建,別忘了身心平衡
*更多精采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http://www.healthforall.com.tw/
*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等你加入!有更多健康資訊及贈獎問答活動!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forall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