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終身險一定比定期險好?
開始工作、有經濟能力之後,如何將財務作適當的分配也變得相當重要,除了儲蓄、投資以外,不少人也會計劃買保險,未來能夠多一份保障。然而,市面上各家公司林林總總的保險名目,還又分成終身險和定期險類,讓人比得頭昏眼花,不知從何選擇起?
以死亡保障來說,到底要買終身型?還是定期型?不是越早買,費率越便宜嗎?但定期險的保費負擔低很多,比較沒有壓力!?到底要選擇哪一種呢?
先了解這兩種保險類型吧!
終身險:顧名思義就是繳到一定繳費期間(通常繳費期間為20年),即可保障終身,一般而言,在繳費期限內都不會調整保費(平準保費)。和定期險相較,終身險的保費負擔較相對較高,而且如果不想繼續繳保費時,可能只能減少保額、辨理繳清或是解約。
定期險:一年一約,需要每年繳費,保險才會生效,保障到約定的時間(如20年或75歲等…),契約就終止,部分定期險商品的費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調漲費率 (自然保費)。
正因為終身險的商品大多採繳費期間保費固定、終身保障,在投保年齡愈輕,保費相對較低的情形下,大多人都會覺得終身險比較「划算」,不會像定期險結束,什麼都沒有,但其實保險的保障額度高低,隨著人生不同的周期、責任與保費負擔息息相關。以房貸族而例,對於有500萬20年房貸的負擔的經濟支柱,在預算與保障需求考量下,投保500萬20年期的定期險的效用,可能甚過100萬終身壽險的價值。
所以說,認清自身保障缺口,衡量預算負擔,才是考慮終身與定期型的關鍵。
以下用三個族群作為範例,規劃較適合的選擇。
以小資族、夾心族、社會弱勢族群(含外籍配偶)作為考量規劃
以死亡保障來說,到底要買終身型?還是定期型?不是越早買,費率越便宜嗎?但定期險的保費負擔低很多,比較沒有壓力!?到底要選擇哪一種呢?
先了解這兩種保險類型吧!
終身險:顧名思義就是繳到一定繳費期間(通常繳費期間為20年),即可保障終身,一般而言,在繳費期限內都不會調整保費(平準保費)。和定期險相較,終身險的保費負擔較相對較高,而且如果不想繼續繳保費時,可能只能減少保額、辨理繳清或是解約。
定期險:一年一約,需要每年繳費,保險才會生效,保障到約定的時間(如20年或75歲等…),契約就終止,部分定期險商品的費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調漲費率 (自然保費)。
正因為終身險的商品大多採繳費期間保費固定、終身保障,在投保年齡愈輕,保費相對較低的情形下,大多人都會覺得終身險比較「划算」,不會像定期險結束,什麼都沒有,但其實保險的保障額度高低,隨著人生不同的周期、責任與保費負擔息息相關。以房貸族而例,對於有500萬20年房貸的負擔的經濟支柱,在預算與保障需求考量下,投保500萬20年期的定期險的效用,可能甚過100萬終身壽險的價值。
所以說,認清自身保障缺口,衡量預算負擔,才是考慮終身與定期型的關鍵。
以下用三個族群作為範例,規劃較適合的選擇。
以小資族、夾心族、社會弱勢族群(含外籍配偶)作為考量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