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產業補助 肥了大廠壓榨小廠?

工業局全力推動智慧電動車產業發展,口號喊得大聲,成績卻慘不忍睹;今年將發布第二期電動機車產業補助計劃,這項被視為第一級的補助計劃,相較第一期卻多了許多門檻,讓小廠怨聲載道,讓人不禁質疑政府是想去蕪存菁,還是有新的發展策略?台灣電動車產業仍然要繼續牛步嗎?

台灣機車市場規模排名全球前十大,加上國土小、國人對綠色產品接受度逐漸提升,可說是擁有全世界最適合發展續航力有限的電動機車國家。

綠色美夢為何破碎?

看好此項前景,行政院於民國九十八年核定「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推動計劃」,透過購車補助、賦稅減免、產業輔導、示範推廣等措施,初步建立國內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之基礎,並樂觀訂下五年內達成銷售十六萬台電動機車的市場規模。

在政府的宣導及補助政策下,吸引許多電動車廠商相繼投入產業,也由於廠商們的努力,國內兩輪電動車產品日趨成熟,就產業面與環保、能源觀點而看,電動車都將會是新世紀裡最成熟最環保的交通工具。

然而事實上,推動至一○二年,全國卻銷售不到三萬台,達成率不到一九%,成績可說是慘不忍睹。面對外界質疑發展計劃與進度嚴重落後的原因,工業局僅願意回應主計處和審計部正在調查,但不難想到的是,與性能、價格、使用環境等有關。

電動機車產業補助引發爭議

工業局內部人士透露,在第一期電動機車產業發展推動計劃成效不彰後,行政院本來打算停止這項發展補助計劃,但無奈業界向工業局抗議聲不斷,只好修正計劃,繼續實施。

一○三年五月二十九日,行政院核定「智慧電動車輛發展策略與行動方案」,希望藉由延長購買電動機車補助(小型輕型補助新台幣七千兩百元、輕型補助新台幣一萬元)擴大國內市場並帶動電動機車及關鍵零組件產業之發展,訂定了「經濟部發展電動機車產業補助實施要點」。

與上期補助最為不同處有二點:一、增加資本額規定。廠商實收資本額必須達新台幣三千五百萬元以上,公司淨值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且非銀行拒絕往來戶。二、增加國內、外年銷售總量之規定。經認可為合格廠商之次年度起,其合格產品之國內外年銷售總量未達六百輛者,得廢止其合格廠商之認可,並取消其未來申請合格廠商之資格。

門檻一祭出,引發多數小廠反彈,認為是圖利大廠,原來是公平開放的一塊大餅,怎麼只剩大廠吃得到?不禁令人質疑政府是否想去蕪存菁?

首先,對電動機車製造商公司之資本額及其財務限制方面,若以擴大電動機車之普及率為計劃推動目標,此議並無顯著正面意義。曾有國內電動車大廠表示:「我們投入的資金都不只三千五百萬元了,這點基本的資本額算什麼?」但對小廠而言,這項資本額及其財務限制根本很難達到,不符合公平公正原則。

在國、內外年銷售總量限制方面,根據具TES資格電動機車國內銷數量依廠商統計資料,九十八年至一○二年底,十五家合格廠商中,僅有中華汽車、光陽、山葉、東庚、三陽、易維特、見發,七間廠商銷售市占率達到目標,其餘廠家均未達標。

其次,通過工業局TES的測試費用相當昂貴,粗估至少得花費新台幣一五○萬至二○○萬元,各家廠商仍咬著牙依此國訂標準生產,然而,新訂補助辦法,產品需重新通過TES之認證審驗才能申請補助。

如此一來,廠商必需再次花費高額檢驗費用,加上人力、物力、時間等成本耗費,讓業者們不得不喊出:「工業局身為國內產業輔導第一線單位,卻無法以同理心態諒察民情,體民之困、解民之苦,官員閉門造車、顢頇象牙塔心態,誤國誤民」!

其實,一項政策的實施,必定會有得利與得弊者,重點就在於政府發展的重點究竟為何?

假使是為提高參與精神、擴大利基,讓國內有意願的電動車業者都能有意願投入,那麼這些通過認證之合格產品與廠商,應都在補助範圍內,大家共享這塊大餅,才是積極正面方案,工業局訂出此門檻之用意,著實令業者百思不解。

但站在建立起台灣電動車品牌價值來看,這些電動車大廠在台灣設有自己的生產線與銷售管道,消費者在售後服務上,不必擔心缺乏原廠零件修補或更換;與其相較,小廠是在接單後,才開始引進材料組裝,就可能會發生零件短缺,降低服務品質等問題。

倘若政府發展重點是想將部分生產線拉回國內,在本地組裝,並致力增加在台生產量,那麼支持大廠,以最低傷害管制小廠也是情有可原,並非外界所傳「圖利大廠」如此簡單。

法規亂糟糟 誰來監管?

台灣喊發展電動車,各種類型規格的電動車卻有不同的上路法規要求。以電動自行車來說,時速二十五公里以下不用掛牌、免駕照,而且不用戴安全帽,電動機車行駛路權則視同一般機車,僅能騎機慢車道,需駕照和戴安全帽。但妙的是,兩種車子的外觀根本不易分辨,又如何來有效管制?

另外還有售後監管上的問題。法規規定,普通輕型電動機車,為最大行駛速率逾每小時四十五公里;小型輕型電動機車,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四十五公里以下,電動自行車,行駛最高時速不得超過二十五公里,但實際在馬路上觀察,很多時候,只要直行的綠燈一亮,電動車駕駛往往是「一馬當先」,馬力十足,是何以做到?

關鍵就在於這些電動車在設計時,標準都符合國家規範,但只是為了方便進入市場,但在銷售時往往都被「提速」了。有銷售人員表示,廠商在生產電動車時,為符合標準規定,一般會在控制器處安裝一根「限速線」,但如果騎起來速度跟自行車一樣,誰還會買想電動車?於是許多顧客都會要求把限速線拔掉,時速甚至可達六十公里以上。

針對亂象,政府打算年底前發出識別證加強管理,除了檢驗標章外,電動機車需掛牌才能上路,普通輕型電動機車車牌為綠底白字,小型輕型電動機車車牌為白底紅字,日後也將強制戴安全帽。對於商家及消費者在售後拔掉限速線,有關人士表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監管部門進行監管,頂多罰超速,但也很難起到警惕效果。

只不過看看對岸,電動機車的發展似乎更多元性,不但外型可以改得像重型機車,行駛速度上也有極大的突破,台灣似乎還有不少進步空間。

台灣是否已準備好迎接電動車時代?

一直以來,台灣都是以「技術合作」為主,說穿了就是代工,只有生產,沒有設計,knowhow不在我們,而電動車的出現是個契機,台灣有著絕佳的電動車產業以及實際使用的環境,正好提供了汽、機車產業翻身的機會。然而十年過去了,電動車發展仍處於牛步的成長,無法找到這項創新科技的利基市場,而當初投入這項產業的企業,多數不是放棄就是態度轉趨保守,選擇固守根本,採穩紮穩打的戰術。

但這樣的方式不但難以將電動車普及化,在技術上也不會有所突破,領先國際,加上國人對電動車的刻板印象,及政策以及發展速度上落後,到頭來電動車恐怕不僅只會變成有錢人的玩具、納稅人的錢坑,甚者,若台灣還跟不上這波電動車浪潮,很快我們競爭優勢又會被大陸所取代,遠遠拋在後頭。

【完整內容請見《卓越》月刊2014年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