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賢的傳承很創新 想把歌仔戲帶進元宇宙
歌仔戲已經跳脫以往包袱,漫畫、同志、電音、搖滾元素都能巧妙融入。93年歷史的明華園,在家族第三代陳昭賢的領導下,讓台灣歌仔戲傳承有了嶄新契機。
「天妃傳說有根據,」舞台上,一頭長白髮,身穿暗紅衣褲,披著黑袍,以歌仔戲唱腔,鏗鏘有力地念著口白,她是明華園新生代當家小生陳昭賢。
舞台下,褪去華服與妝容,身著黑衣黑褲,隨興地綁著馬尾,在後台拿個箱子當成桌子,認真記錄著舞台上的流程細節,指揮著彩排運作。這一刻,她是明華園總團總製作人與執行長。
今年35歲的陳昭賢,是明華園總團團長陳勝福、當家台柱孫翠鳳的二女兒,從3歲開始上台演戲當童星、24歲就與孫翠鳳同演小生角色,身為家族第三代的她,去年接下已有93年歷史的明華園總團執行長一職,為之後的接班預做準備。
2020年,她製作的《冥戰錄》一戲,改編自台灣知名同名漫畫,讓孫翠鳳戴著金髮、穿著短裙與長靴,吸引超過半數的年輕觀眾踏進劇場。
而後又製作《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在疫情期間仍叫好又叫座,為這個台灣最大的歌仔戲團,打下精采的勝仗。
對大多數人來說,歌仔戲或許已變得陌生,許多年輕人甚至沒看過歌仔戲。但對陳昭賢而言,歌仔戲就是日常,她從小就站在舞台上,從童星、龍套、小生等不同角色中,慢慢成長。
「在我們家,談到歌仔戲就是很嚴肅、專業的事,」陳昭賢依舊穿著黑衣黑褲,眉宇帶著小生的英氣與豪爽,回憶起第一次被媽媽打,就是在舞台上。
那時年紀還小,在彩排走位不斷踏錯腳,媽媽用力打著她的右腳說:「就是痛的那隻腳先踏出去!」毫不留情地指導,也讓陳昭賢明白,歌仔戲對爸爸媽媽,甚至是對明華園團隊,有多重要。
走進明華園總團的基地,一樓高陳列了上百件華麗的歌仔戲服,沿著樓梯向上走到二樓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幅明華園總團征戰國際的表演海報,頗為壯觀。
然而,身為傳統藝術產業的明華園,同樣也得面對年輕觀眾不斷流失的難題。
陳昭賢無奈笑說:「同年齡的同學,對傳統藝術是陌生的,甚至有人連明華園、雲門舞集、八方雲集都搞不清楚。」
看著父母每天忙到昏天暗地,在明華園打下的江山,也讓陳昭賢決心投入歌仔戲的行列。
透過網路、多媒體走向更多觀眾
人們總說陳昭賢在舞台上,有著媽媽的英姿颯爽,但在舞台下,企管專業出身的陳昭賢,也展現出如同爸爸對市場的敏銳觀察,與劇團轉型的想法。
為了接軌現今觀眾的口味,創新一直是明華園的DNA。
過去,《超炫白蛇傳》一戲,就突破劇場舞台限制,讓演員吊著鋼絲在高空飛越,使用真水、真火與華麗特效,打造出如同電影的規格,突破對歌仔戲的想像。
然而,陳昭賢決定更加大膽,從內容上跨出與年輕世代溝通的第一步。
像是改編台灣知名漫畫家韋宗成《冥戰錄》作品,講述921大地震後妖魔橫行,警察、道士、驅魔師合作成立「黑日專案」,解決靈異事件所發生的種種故事。表演中,不僅服裝如同動漫角色,在音樂上也結合電音搖滾等,創下歌仔戲首次改編漫畫IP的先例。
據明華園總團統計,《冥戰錄》在台北首演就有半數以上都是年輕觀眾,更帶動許多過去從沒進過劇場的年輕人前來觀看。
圖/《冥戰錄》一戲改編同名漫畫,吸引眾多年輕人進入劇場。明華園提供
再來,當年輕觀眾不走進劇場時,陳昭賢選擇主動走向觀眾。
她開設Podcast《風神寶寶說故事》,為孩子們講述歌仔戲故事, 一度在Apple Podcast親子排行榜上衝進前15名。她也說服媽媽孫翠鳳去參加Podcast節目《百靈果》與網路節目。在疫情期間,表演藝術產業受到重創時,與媽媽攜手在明華園YouTube頻道上煮飯,展現台下親民的一面。
一開始,孫翠鳳對於要上網路節目一事十分猶豫,問女兒說:「為什麼我要上一些沒聽過的網紅節目,以前我都是上有名的電視節目耶?」
陳昭賢直言:「你如果再不出來,很快就會變成古董,只剩下老一輩的人知道誰是孫翠鳳!」此番話也讓孫翠鳳決定相信女兒,放手一搏。
歌仔戲像海綿,沒什麼不可以!
許多人會疑問:「這樣,還是歌仔戲嗎?」
在傳統與創新的平衡,陳昭賢解釋,歌仔戲一開始是農人間唱著歌娛樂彼此,俗稱的「歌仔」,但當他們走到廟前遇到戲班,一樣樣元素加了進來,歌仔戲就慢慢成形,「它就像一個海綿一樣,吸收各式的表演元素。現在的它可以加入街舞、爵士樂。在歌仔戲舞台,真的沒有什麼不可以!」
陳勝福表示,一直以來,陳昭賢對歌仔戲就有許多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他看重女兒的一大原因。
像是十年前,主動創立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將歌仔戲帶進兒童世界。甚至在碩士論文,主動提議帶著明華園團隊,前進羅馬尼亞加拉茨國際民俗藝術節,連對方的外交人員看完表演後,都希望來到台灣參觀明華園,促成國民外交。
不管是女兒提出希望在歌仔戲裡加入漫畫、同志元素等,陳勝福都很少直接反對,反而同樣秉持著創新的DNA,與女兒討論不一樣的可能性。
主要擔任小旦的姊姊陳昭婷說,面對已有93歲、橫跨家族四代的明華園,溝通也是妹妹的優勢。相較於爸爸的嚴肅、霸氣,妹妹的帶團風格更顯柔軟,尊重舞蹈、練唱等各部門的風格與想法,但在該嚴肅、認真的溝通與指導時,也不會讓步。
今年,陳昭賢也不落人後,推出明華園的NFT,未來更將嘗試線上或虛擬實境歌仔戲,將明華園帶向元宇宙。
撕下孫翠鳳女兒標籤,回歸初心
平時,陳昭賢就像「拚命三郎」,不斷地往前衝。
孫翠鳳提到,陳昭賢就像是一個人身兼現在陳勝福、孫翠鳳的角色,有時在台上演出完後,就匆匆跑到後台忙著製作相關事務。陳昭賢一整天不吃、不睡覺,又總是把壓力放在心裡,看在媽媽眼裡滿是心疼。
尤其,有著陳勝福、孫翠鳳女兒的標籤,也讓陳昭賢受到外界更多的審視。
陳昭賢24歲時,第一次與媽媽演出同一個角色,在上下半場輪流登場。然而,當媽媽演完上半場後,輪到她出場,台下的觀眾有人就三三兩兩的離開,甚至演出後,半夜搭夜車回家時,社群媒體上還有不少人留言攻擊。
孫翠鳳坦言,過去其實許多學生都曾一起演出同一角色,但反對聲浪都沒有陳昭賢來得大。
一開始,陳昭賢雖然都將負評默默吞下,但在下一次要與媽媽一同演出時,卻開始害怕站上舞台。
孫翠鳳一路陪著女兒慢慢走出負評。歌仔戲表演不只是練功,更是練心。陳昭賢始終記得媽媽說過的話:「不要離他人的稱讚或負評太近,」因為沉溺於稱讚會使學習變慢,而批評又會帶來傷害。
陳昭賢最終回歸初衷,她笑說:「我沒有遠大夢想與理想,」但看著從小到大父母在舞台前後努力的背影,甚至忙到時常缺席她的童年,「父母付出了健康、生命,換來這個事業,如果他們未來真的離開,那這件事就消失了,其實很可惜。」她想與父母並肩,讓明華園在舞台上持續發光。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6月號:https://bit.ly/3pLGgmD】
「天妃傳說有根據,」舞台上,一頭長白髮,身穿暗紅衣褲,披著黑袍,以歌仔戲唱腔,鏗鏘有力地念著口白,她是明華園新生代當家小生陳昭賢。
舞台下,褪去華服與妝容,身著黑衣黑褲,隨興地綁著馬尾,在後台拿個箱子當成桌子,認真記錄著舞台上的流程細節,指揮著彩排運作。這一刻,她是明華園總團總製作人與執行長。
今年35歲的陳昭賢,是明華園總團團長陳勝福、當家台柱孫翠鳳的二女兒,從3歲開始上台演戲當童星、24歲就與孫翠鳳同演小生角色,身為家族第三代的她,去年接下已有93年歷史的明華園總團執行長一職,為之後的接班預做準備。
2020年,她製作的《冥戰錄》一戲,改編自台灣知名同名漫畫,讓孫翠鳳戴著金髮、穿著短裙與長靴,吸引超過半數的年輕觀眾踏進劇場。
而後又製作《海賊之王鄭芝龍傳奇》,在疫情期間仍叫好又叫座,為這個台灣最大的歌仔戲團,打下精采的勝仗。
對大多數人來說,歌仔戲或許已變得陌生,許多年輕人甚至沒看過歌仔戲。但對陳昭賢而言,歌仔戲就是日常,她從小就站在舞台上,從童星、龍套、小生等不同角色中,慢慢成長。
「在我們家,談到歌仔戲就是很嚴肅、專業的事,」陳昭賢依舊穿著黑衣黑褲,眉宇帶著小生的英氣與豪爽,回憶起第一次被媽媽打,就是在舞台上。
那時年紀還小,在彩排走位不斷踏錯腳,媽媽用力打著她的右腳說:「就是痛的那隻腳先踏出去!」毫不留情地指導,也讓陳昭賢明白,歌仔戲對爸爸媽媽,甚至是對明華園團隊,有多重要。
走進明華園總團的基地,一樓高陳列了上百件華麗的歌仔戲服,沿著樓梯向上走到二樓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幅明華園總團征戰國際的表演海報,頗為壯觀。
然而,身為傳統藝術產業的明華園,同樣也得面對年輕觀眾不斷流失的難題。
陳昭賢無奈笑說:「同年齡的同學,對傳統藝術是陌生的,甚至有人連明華園、雲門舞集、八方雲集都搞不清楚。」
看著父母每天忙到昏天暗地,在明華園打下的江山,也讓陳昭賢決心投入歌仔戲的行列。
透過網路、多媒體走向更多觀眾
人們總說陳昭賢在舞台上,有著媽媽的英姿颯爽,但在舞台下,企管專業出身的陳昭賢,也展現出如同爸爸對市場的敏銳觀察,與劇團轉型的想法。
為了接軌現今觀眾的口味,創新一直是明華園的DNA。
過去,《超炫白蛇傳》一戲,就突破劇場舞台限制,讓演員吊著鋼絲在高空飛越,使用真水、真火與華麗特效,打造出如同電影的規格,突破對歌仔戲的想像。
然而,陳昭賢決定更加大膽,從內容上跨出與年輕世代溝通的第一步。
像是改編台灣知名漫畫家韋宗成《冥戰錄》作品,講述921大地震後妖魔橫行,警察、道士、驅魔師合作成立「黑日專案」,解決靈異事件所發生的種種故事。表演中,不僅服裝如同動漫角色,在音樂上也結合電音搖滾等,創下歌仔戲首次改編漫畫IP的先例。
據明華園總團統計,《冥戰錄》在台北首演就有半數以上都是年輕觀眾,更帶動許多過去從沒進過劇場的年輕人前來觀看。
圖/《冥戰錄》一戲改編同名漫畫,吸引眾多年輕人進入劇場。明華園提供
再來,當年輕觀眾不走進劇場時,陳昭賢選擇主動走向觀眾。
她開設Podcast《風神寶寶說故事》,為孩子們講述歌仔戲故事, 一度在Apple Podcast親子排行榜上衝進前15名。她也說服媽媽孫翠鳳去參加Podcast節目《百靈果》與網路節目。在疫情期間,表演藝術產業受到重創時,與媽媽攜手在明華園YouTube頻道上煮飯,展現台下親民的一面。
一開始,孫翠鳳對於要上網路節目一事十分猶豫,問女兒說:「為什麼我要上一些沒聽過的網紅節目,以前我都是上有名的電視節目耶?」
陳昭賢直言:「你如果再不出來,很快就會變成古董,只剩下老一輩的人知道誰是孫翠鳳!」此番話也讓孫翠鳳決定相信女兒,放手一搏。
歌仔戲像海綿,沒什麼不可以!
許多人會疑問:「這樣,還是歌仔戲嗎?」
在傳統與創新的平衡,陳昭賢解釋,歌仔戲一開始是農人間唱著歌娛樂彼此,俗稱的「歌仔」,但當他們走到廟前遇到戲班,一樣樣元素加了進來,歌仔戲就慢慢成形,「它就像一個海綿一樣,吸收各式的表演元素。現在的它可以加入街舞、爵士樂。在歌仔戲舞台,真的沒有什麼不可以!」
陳勝福表示,一直以來,陳昭賢對歌仔戲就有許多自己的想法,這也是他看重女兒的一大原因。
像是十年前,主動創立風神寶寶兒童劇團,將歌仔戲帶進兒童世界。甚至在碩士論文,主動提議帶著明華園團隊,前進羅馬尼亞加拉茨國際民俗藝術節,連對方的外交人員看完表演後,都希望來到台灣參觀明華園,促成國民外交。
不管是女兒提出希望在歌仔戲裡加入漫畫、同志元素等,陳勝福都很少直接反對,反而同樣秉持著創新的DNA,與女兒討論不一樣的可能性。
主要擔任小旦的姊姊陳昭婷說,面對已有93歲、橫跨家族四代的明華園,溝通也是妹妹的優勢。相較於爸爸的嚴肅、霸氣,妹妹的帶團風格更顯柔軟,尊重舞蹈、練唱等各部門的風格與想法,但在該嚴肅、認真的溝通與指導時,也不會讓步。
今年,陳昭賢也不落人後,推出明華園的NFT,未來更將嘗試線上或虛擬實境歌仔戲,將明華園帶向元宇宙。
撕下孫翠鳳女兒標籤,回歸初心
平時,陳昭賢就像「拚命三郎」,不斷地往前衝。
孫翠鳳提到,陳昭賢就像是一個人身兼現在陳勝福、孫翠鳳的角色,有時在台上演出完後,就匆匆跑到後台忙著製作相關事務。陳昭賢一整天不吃、不睡覺,又總是把壓力放在心裡,看在媽媽眼裡滿是心疼。
尤其,有著陳勝福、孫翠鳳女兒的標籤,也讓陳昭賢受到外界更多的審視。
陳昭賢24歲時,第一次與媽媽演出同一個角色,在上下半場輪流登場。然而,當媽媽演完上半場後,輪到她出場,台下的觀眾有人就三三兩兩的離開,甚至演出後,半夜搭夜車回家時,社群媒體上還有不少人留言攻擊。
孫翠鳳坦言,過去其實許多學生都曾一起演出同一角色,但反對聲浪都沒有陳昭賢來得大。
一開始,陳昭賢雖然都將負評默默吞下,但在下一次要與媽媽一同演出時,卻開始害怕站上舞台。
孫翠鳳一路陪著女兒慢慢走出負評。歌仔戲表演不只是練功,更是練心。陳昭賢始終記得媽媽說過的話:「不要離他人的稱讚或負評太近,」因為沉溺於稱讚會使學習變慢,而批評又會帶來傷害。
陳昭賢最終回歸初衷,她笑說:「我沒有遠大夢想與理想,」但看著從小到大父母在舞台前後努力的背影,甚至忙到時常缺席她的童年,「父母付出了健康、生命,換來這個事業,如果他們未來真的離開,那這件事就消失了,其實很可惜。」她想與父母並肩,讓明華園在舞台上持續發光。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6月號:https://bit.ly/3pLGg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