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城市競爭力〉22縣市動起來,搶回「消失中的青年」
今年為縣市首長選舉年,也是2000年以後出生的首投族,第一次參與的首長選舉,因此,「青年議題」一時成為城市治理的顯學。隨著2022《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公布,《遠見》也帶您一同審視各縣市如何挽回「消失中的青年」,進而為城市競爭力注入新血。
全台人口自2019年達到頂峰後開始急轉直下,不僅經濟難再坐享人口紅利,竟也衝擊到全台22縣市的城市治理!以下三則新聞,便道出最經典的殘酷現實。
一、台北市恐怕再也沒有第三位副市長!
隨著台北市人口嚴重外流,民政局預估今年5、6月將跌破250萬,據《地方制度法》規定,若是人口低於250萬,副市長和副祕書長名額將由三位減到兩位,現任北市副市長彭振聲、蔡炳坤和黃珊珊恐將面臨被裁員危機。
然而,誰被裁員事小,在人口流失下,引發的不僅是市政府官員減少,更恐讓首都被分配到的資源,隨之縮水。
二、議員與立委縮水!地方心聲被消音?
然而,人口減損,不只副市長被消失,連議員席次都自動縮水。拿今年即將選出的台北市議員為例,松山信義跟士林北投選區,就悄悄各縮減一席。但其實,這樣的窘境,早在2018年的立委選舉就初露跡象,當年,高雄與屏東立委就各減少一席。
隨著議員或立委的員額減少,影響所及,是地方民意的話語權間接削減,亦即,人民的心聲漸被消音!
三、彰化縣爭取升格直轄市「自動失效」?
更諷刺的是,人口的消失,讓去年積極爭取升格為直轄市的彰化縣,因為今年4月人口跌破125萬人的改制門檻,慘遭駁回。
上述斑斑事跡可見,人口,的確深深左右著城市競爭力!
「脫北潮」加劇,近三年來逾17萬人外移
我們若以本屆縣市首長上任第一個月(2018年12月)為始,至最新統計資料日期(2022年3月)為末,檢視這40個月來的人口變化,更足以觀測22縣市首長所面臨的城市競爭難題。
最駭人聽聞的即是「脫北(台北市)潮」!在這40個月中,台北市總共少了17萬8127人,儘管北市府強調,近兩年疫情期間,有8萬4671人無法歸國,使得戶籍自動遷往國外,但即便將之扣除於外,還是少了9萬3456人。
深究其因,儘管台北是全台首善之區,卻因為高昂的房價和生活開支,致使人口外移,顯見,「物價條件的友善度」,為城市的競爭力之一。
而六都中,僅有桃園、台中得以維持微幅正成長,非六都則以新竹縣市表現最亮眼,離島三縣市皆微幅回流。
其中,台中為中部地區的單核心都市,人口的成長,多半來自苗栗、彰化、南投、雲林等非都市區域移入所致,證實「都市化程度」及「城鄉差距」,仍是城市競爭力的要因。
新竹縣市的成長,則肇因於科技園區創造優質的就業條件,離島三縣市則以優勢的福利政策創造了吸引力,足見「經濟就業條件」和「社會福利政策」亦為城市吸引力重要指標。
更值得關注的是,許多國家或城市皆將18∼44歲青壯年人口,視為勞動力的中堅分子,因此,即便無法抵擋總人口下滑,許多國家或城市卻仍積極祭出政策,護住青壯年人口,於是18∼44歲的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一地的發展潛力。
以台灣22縣市青壯年人口的消長來說,全台僅有新竹縣、連江縣保持正成長,顯示台灣各縣市最核心的資產,比想像中疲軟!
圖/馮紹恩整理
摒除掉少子化因素所造成的人口自然減損,聚焦檢視城際間的人口移動,即社會增減數,更可見縣市競爭態勢。而全台各縣市青年人口移動,淨移出(移出減掉移入)最多的依序為台北市、彰化縣跟高雄市,顯示這三個城市的勞動力資產,正在流逝中。
反觀,桃園市、新竹縣、金門縣、新北市和新竹市則為五大青年淨移入(移入減掉移出)都市。除了新竹縣市和金門縣,各因就業條件和福利條件成為吸人誘因外,桃園市接納了雙北的外擴人口,而新北市則因前幾年積極衝刺400萬人口祭出福利政策,創造了吸力。
圖/馮紹恩整理
22縣市成立青年局,端出政策牛肉搶人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為各縣市皆意會到青年人口的重要,近年來,22縣市皆紛紛成立與青年有關的局處,如新北市成立青年局、彰化縣成立勞青處⋯⋯,以專責組織,集中火力執行「青年搶人大作戰」!
桃園市青年局局長陳冠穎,31歲,是現在最年輕的青年局長,更是全台第一個青年局長,其政策就著眼於培養青年職能和提供就業媒合。
至於新北市,則從了解青年人想法開始。36歲的錢念群,是該市首任青年局長,他指出,新北在祭出青年政策時,先針對年輕人進行調查,尤其,現下青年的次族群很多,各有各的需求,因而市府的青年政策得「因群制宜」。
圖/馮紹恩整理
至於青年流失嚴重的高雄市,青年局更是任重而道遠。今年36歲的青年局長張以理,為北漂返鄉青年,他被高雄市長陳其邁賦予的首要任務,即是降低青年失業率,而在他的操盤下,成果初顯。
張以理認為,降低青年失業率為搶救青年人口的核心動能,於是高雄青年局努力進行就業媒合,積極打造科技S廊帶,為的就是為高雄吸引力增添柴火。
同時,青年貸款亦是高雄的吸人大法。據了解,在高雄市政府的加碼補貼下,讓高雄青年可以免息借貸200∼300萬元。張以理說,高雄貸出去106億元,共1.3萬多件,全國第一,遠超過第二名的新北市好幾十億,約可帶來2.6萬個就業機會。
推動地方創生,吸引青年返鄉發展
除了地方政府的福利及就業政策外,推行地方創生,亦是促使青年人口移入的可行之路。
地方創生始自於日本,最早構想是希望能夠讓首都圈人口減壓,並且讓地方發展產業,民眾可以返鄉,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這一切得仰賴地方挖掘自己的DNA,與土地、歷史文化結合,否則只是一塊浮萍。
長年投入地方創生、現居南投竹山的何培鈞,對台灣現況早已多次提出建言。他指出,現代教育都讓青年人「準備離開家鄉的學習過程,」因為從小對家鄉認識不足,讓家鄉與年輕人漸行漸遠,沒有情感自然很難返鄉。
於是,他建議從教育著手,讓小朋友在國小、國中跟高中階段就看見自己家鄉未來的機會。
許多人都會質疑,鄉下沒工作機會,何培鈞則義正辭嚴:「怎會沒機會?鄉下租金便宜,可以賣東西到都市去,邀請都市的人來鄉下放鬆,為什麼我們都沒鼓勵這種視角?」
圖/作為地方創生的代表人物,何培鈞(右二)認為,教育改變才能讓青年有機會返鄉。陳之俊攝
不過,前國發會主委,主導過台灣地方創生政策,現為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的陳美伶語重心長指出,台灣現今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推動的青年政策,以及地方創生,都有幾個重大迷思。特別是刻意僅嘉惠青年,逆向形成「年齡歧視」。
陳美伶說,近兩年政府部門推出的許多青年政策、地方創生、創業貸款優惠等,都限定在40歲以下,「等於整個政策成敗,最終都推給年輕人負責,地方創生應是全民共創,不是單押青年。」
她提出反思,成立青年局固然是美事一樁,但由於注重青年就有選票,因此從中央到地方,不分藍綠,都一股腦兒地設局設處,成為公務機關迷思:「一定要成立局處才能做嗎?有很多需要跨局處共同面對的事務,會不會反而限縮成為一個局處的例行公事?」
應「以人為本」,思考地方真正需求
台灣現今人口過度集中北北基桃,高漲的房價、青年的低薪,導致多數民眾感受生活壓力倍增,都是過去政策沒有「以人為本」。過去的社區總體營造也走了25年,如今依然沒有看見青年返鄉,因為這些政策只注重把環境弄好,並沒有思考地方真正的需要。
陳美伶說,「這是如今50歲以上、經濟奇蹟享受者造成的,現在要提出解方,應該是全民一起承擔,不是丟給青年解決。」
陳美伶看見,很多人在55∼65歲退休,他們的退休金無法再創一次事業,政府許多資源也拿不到,「我們50歲以上的角色呢?只能當志工、遊山玩水嗎?」
最後,陳美伶直指,現今許多政策設定的KPI也都有問題。
「都是方便年度結案,現在的青年政策,跟過去30年有什麼不同?」比如辦了就業博覽會,只看來的人有多少,拉個紅布條、拍張照就達標,不少青年政策都停留在過去「供給面」的想法,並沒有真正注意青年的「需求面」。譬如有無息貸款可以申請,但流程還是很困難,沒有彈性,「不方便就不會去申請。」
期許中央或地方在推動相關政策時,能從現今的「年度」計畫角度抽離,轉而把資源投入能改變結構的重大方向。
總之,人口是城市的紅利,青年更是城市的競爭力作戰部隊,如何成為最有青年吸引力的城市,則端看各縣市團隊懂不懂青年的心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6月號:https://bit.ly/3pLGgmD】
全台人口自2019年達到頂峰後開始急轉直下,不僅經濟難再坐享人口紅利,竟也衝擊到全台22縣市的城市治理!以下三則新聞,便道出最經典的殘酷現實。
一、台北市恐怕再也沒有第三位副市長!
隨著台北市人口嚴重外流,民政局預估今年5、6月將跌破250萬,據《地方制度法》規定,若是人口低於250萬,副市長和副祕書長名額將由三位減到兩位,現任北市副市長彭振聲、蔡炳坤和黃珊珊恐將面臨被裁員危機。
然而,誰被裁員事小,在人口流失下,引發的不僅是市政府官員減少,更恐讓首都被分配到的資源,隨之縮水。
二、議員與立委縮水!地方心聲被消音?
然而,人口減損,不只副市長被消失,連議員席次都自動縮水。拿今年即將選出的台北市議員為例,松山信義跟士林北投選區,就悄悄各縮減一席。但其實,這樣的窘境,早在2018年的立委選舉就初露跡象,當年,高雄與屏東立委就各減少一席。
隨著議員或立委的員額減少,影響所及,是地方民意的話語權間接削減,亦即,人民的心聲漸被消音!
三、彰化縣爭取升格直轄市「自動失效」?
更諷刺的是,人口的消失,讓去年積極爭取升格為直轄市的彰化縣,因為今年4月人口跌破125萬人的改制門檻,慘遭駁回。
上述斑斑事跡可見,人口,的確深深左右著城市競爭力!
「脫北潮」加劇,近三年來逾17萬人外移
我們若以本屆縣市首長上任第一個月(2018年12月)為始,至最新統計資料日期(2022年3月)為末,檢視這40個月來的人口變化,更足以觀測22縣市首長所面臨的城市競爭難題。
最駭人聽聞的即是「脫北(台北市)潮」!在這40個月中,台北市總共少了17萬8127人,儘管北市府強調,近兩年疫情期間,有8萬4671人無法歸國,使得戶籍自動遷往國外,但即便將之扣除於外,還是少了9萬3456人。
深究其因,儘管台北是全台首善之區,卻因為高昂的房價和生活開支,致使人口外移,顯見,「物價條件的友善度」,為城市的競爭力之一。
而六都中,僅有桃園、台中得以維持微幅正成長,非六都則以新竹縣市表現最亮眼,離島三縣市皆微幅回流。
其中,台中為中部地區的單核心都市,人口的成長,多半來自苗栗、彰化、南投、雲林等非都市區域移入所致,證實「都市化程度」及「城鄉差距」,仍是城市競爭力的要因。
新竹縣市的成長,則肇因於科技園區創造優質的就業條件,離島三縣市則以優勢的福利政策創造了吸引力,足見「經濟就業條件」和「社會福利政策」亦為城市吸引力重要指標。
更值得關注的是,許多國家或城市皆將18∼44歲青壯年人口,視為勞動力的中堅分子,因此,即便無法抵擋總人口下滑,許多國家或城市卻仍積極祭出政策,護住青壯年人口,於是18∼44歲的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一地的發展潛力。
以台灣22縣市青壯年人口的消長來說,全台僅有新竹縣、連江縣保持正成長,顯示台灣各縣市最核心的資產,比想像中疲軟!
圖/馮紹恩整理
摒除掉少子化因素所造成的人口自然減損,聚焦檢視城際間的人口移動,即社會增減數,更可見縣市競爭態勢。而全台各縣市青年人口移動,淨移出(移出減掉移入)最多的依序為台北市、彰化縣跟高雄市,顯示這三個城市的勞動力資產,正在流逝中。
反觀,桃園市、新竹縣、金門縣、新北市和新竹市則為五大青年淨移入(移入減掉移出)都市。除了新竹縣市和金門縣,各因就業條件和福利條件成為吸人誘因外,桃園市接納了雙北的外擴人口,而新北市則因前幾年積極衝刺400萬人口祭出福利政策,創造了吸力。
圖/馮紹恩整理
22縣市成立青年局,端出政策牛肉搶人
值得一提的是,正因為各縣市皆意會到青年人口的重要,近年來,22縣市皆紛紛成立與青年有關的局處,如新北市成立青年局、彰化縣成立勞青處⋯⋯,以專責組織,集中火力執行「青年搶人大作戰」!
桃園市青年局局長陳冠穎,31歲,是現在最年輕的青年局長,更是全台第一個青年局長,其政策就著眼於培養青年職能和提供就業媒合。
至於新北市,則從了解青年人想法開始。36歲的錢念群,是該市首任青年局長,他指出,新北在祭出青年政策時,先針對年輕人進行調查,尤其,現下青年的次族群很多,各有各的需求,因而市府的青年政策得「因群制宜」。
圖/馮紹恩整理
至於青年流失嚴重的高雄市,青年局更是任重而道遠。今年36歲的青年局長張以理,為北漂返鄉青年,他被高雄市長陳其邁賦予的首要任務,即是降低青年失業率,而在他的操盤下,成果初顯。
張以理認為,降低青年失業率為搶救青年人口的核心動能,於是高雄青年局努力進行就業媒合,積極打造科技S廊帶,為的就是為高雄吸引力增添柴火。
同時,青年貸款亦是高雄的吸人大法。據了解,在高雄市政府的加碼補貼下,讓高雄青年可以免息借貸200∼300萬元。張以理說,高雄貸出去106億元,共1.3萬多件,全國第一,遠超過第二名的新北市好幾十億,約可帶來2.6萬個就業機會。
推動地方創生,吸引青年返鄉發展
除了地方政府的福利及就業政策外,推行地方創生,亦是促使青年人口移入的可行之路。
地方創生始自於日本,最早構想是希望能夠讓首都圈人口減壓,並且讓地方發展產業,民眾可以返鄉,建立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而這一切得仰賴地方挖掘自己的DNA,與土地、歷史文化結合,否則只是一塊浮萍。
長年投入地方創生、現居南投竹山的何培鈞,對台灣現況早已多次提出建言。他指出,現代教育都讓青年人「準備離開家鄉的學習過程,」因為從小對家鄉認識不足,讓家鄉與年輕人漸行漸遠,沒有情感自然很難返鄉。
於是,他建議從教育著手,讓小朋友在國小、國中跟高中階段就看見自己家鄉未來的機會。
許多人都會質疑,鄉下沒工作機會,何培鈞則義正辭嚴:「怎會沒機會?鄉下租金便宜,可以賣東西到都市去,邀請都市的人來鄉下放鬆,為什麼我們都沒鼓勵這種視角?」
圖/作為地方創生的代表人物,何培鈞(右二)認為,教育改變才能讓青年有機會返鄉。陳之俊攝
不過,前國發會主委,主導過台灣地方創生政策,現為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的陳美伶語重心長指出,台灣現今不論是中央或地方,推動的青年政策,以及地方創生,都有幾個重大迷思。特別是刻意僅嘉惠青年,逆向形成「年齡歧視」。
陳美伶說,近兩年政府部門推出的許多青年政策、地方創生、創業貸款優惠等,都限定在40歲以下,「等於整個政策成敗,最終都推給年輕人負責,地方創生應是全民共創,不是單押青年。」
她提出反思,成立青年局固然是美事一樁,但由於注重青年就有選票,因此從中央到地方,不分藍綠,都一股腦兒地設局設處,成為公務機關迷思:「一定要成立局處才能做嗎?有很多需要跨局處共同面對的事務,會不會反而限縮成為一個局處的例行公事?」
應「以人為本」,思考地方真正需求
台灣現今人口過度集中北北基桃,高漲的房價、青年的低薪,導致多數民眾感受生活壓力倍增,都是過去政策沒有「以人為本」。過去的社區總體營造也走了25年,如今依然沒有看見青年返鄉,因為這些政策只注重把環境弄好,並沒有思考地方真正的需要。
陳美伶說,「這是如今50歲以上、經濟奇蹟享受者造成的,現在要提出解方,應該是全民一起承擔,不是丟給青年解決。」
陳美伶看見,很多人在55∼65歲退休,他們的退休金無法再創一次事業,政府許多資源也拿不到,「我們50歲以上的角色呢?只能當志工、遊山玩水嗎?」
最後,陳美伶直指,現今許多政策設定的KPI也都有問題。
「都是方便年度結案,現在的青年政策,跟過去30年有什麼不同?」比如辦了就業博覽會,只看來的人有多少,拉個紅布條、拍張照就達標,不少青年政策都停留在過去「供給面」的想法,並沒有真正注意青年的「需求面」。譬如有無息貸款可以申請,但流程還是很困難,沒有彈性,「不方便就不會去申請。」
期許中央或地方在推動相關政策時,能從現今的「年度」計畫角度抽離,轉而把資源投入能改變結構的重大方向。
總之,人口是城市的紅利,青年更是城市的競爭力作戰部隊,如何成為最有青年吸引力的城市,則端看各縣市團隊懂不懂青年的心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6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6月號:https://bit.ly/3pLGg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