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企業架「塔台」SAP讓永續、數位一次到位

數位轉型、永續發展、大數據應用……轉型浪潮來勢洶洶,企業為求生存,不分大小、行業都得走過「天堂路」的考驗。

什麼樣的經營戰略,是集團宏大如鴻海、深入在地如舊振南,此刻都需要備加關注的議題?

南台灣漢餅名店舊振南,走過133年歷史,近年致力於綠色製造的永續轉型,不僅取得全台第一張鳳梨酥碳足跡證書,隨後追進19款產品取得潔淨標章,每生產一塊糕點產生多少碳,都計算得清清楚楚。台灣營業額最大、2021年高達5.9兆新台幣的鴻海集團,生產據點遍布全球20餘國,幾十萬員工不僅能遠端協作,並能對應物料供應,每一批物料在哪或使用多少,都明列得整整齊齊。

不計大小、不論業態,鴻海與舊振南相同的戰略,就是「雙軸轉型」。他們導入思愛普(SAP)企業資源規劃應用軟體(ERP),透過「一站式」系統整合資訊、金流和物流資料,將龐大零散的數據可視化,幫助管理者快速洞察綠色成本、擬定決策。

企業級解決方案市場領導廠商思愛普全球前2000家的客戶碳排放量,占世界碳排總量的三分之一,有80%的客戶是中小企業。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接受《遠見》獨家採訪,強調SAP肩負著協助企業數位、永續轉型的使命。

圖/SAP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博士。SAP提供


企業再不轉型,等著被踢出供應鏈?

國際數據資訊IDC預測,2022年全球在數位轉型上的科技支出,將達1.8兆美元(約新台幣57.6兆),年成長17.6%,預計到2026年複合成長率(CAGR)維持在16.6%。另一方面,國際碳行動伙伴組織(ICAP)《2022年度全球碳市場進展報告》顯示,全球碳市場自2008年以來,拍賣金額累計已達到1610億美元,2021年成長幅度高達50%,顯示永續行動已經成為新的企業資產。

「還沒進行數位轉型的企業,在未來就會喪失市場競爭機會。」黃陳宏直率而精簡地總結產業現況。他分析「雙軸轉型」的兩軸:第一,數位轉型,目標是藉由數據管理,降低企業成本、發揮資源效用最大化。其二,永續轉型,則替後代子孫留下安全宜居的環境與財富。

綜觀台灣產業現況,中小企業占絕大多數,在雙軸轉型過程中,經常因資源有限與成本考量,陷入「做或不做」的難題。黃陳宏還是老話一句,「雙軸轉型不是選擇題,而是企業的必答題。」問題在於,企業究竟該如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