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鼻水也吃抗生素? 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才需要吃

咳嗽、鼻水也吃抗生素? 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才需要吃

【NOW健康 吳思奕/台北報導】自人類提煉出史上第1個抗生素-盤尼西林以來,抗生素的發明與應用,成為數10年來挽救人類生命的重要利器。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當地使用抗生素不僅不能治療疾病,還可能煉成超級細菌。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整理坊間流傳相關抗生素誤用、濫用的迷思,提醒民眾提升自身用藥安全。


紅腫熱痛一律吃抗生素? 大錯特錯


在誤用抗生素這部分,最常聽到的莫過於是將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的抗生素與減少發炎反應的消炎藥混為一談。其實,無論是跌打損傷或是有外來的細菌、病毒入侵等原因,身體都會啟動發炎反應來召喚免疫細胞禦敵或是促進組織修復。發炎反應通常伴隨紅、腫、熱、痛等症狀,也是我們感到不適的主因。因此為了對症下藥,必須釐清發炎原因,抗生素的使用主要是根據有無細菌存在而定,而消炎藥則可使用於各種身體紅、腫、熱、痛的情況。若是將這兩者混淆,不但無法有效抑制疼痛,且誤用抗生素,還可能養成超級細菌,未來可能導致無藥可用的窘境。



咳嗽、鼻水也吃抗生素? 細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才需要吃

▲抗生素的使用主要是根據有無細菌存在而定,而消炎藥則可使用於各種身體紅、腫、熱、痛的情況。(圖/藥害救濟基金會提供)


大多數感冒為病毒引起 吃抗生素沒有幫助


一般感冒症狀像是喉嚨不適、流鼻水等,大多是由病毒所引起。病毒與細菌是2種截然不同的微生物,若是想用抗生素殺病毒就如同以海軍打空戰,對病程恢復並無幫助。一般來說,由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僅需針對症狀治療減少不適,無須使用抗生素就能自己痊癒。除非病症已經由醫師診斷,是因為少數由細菌引起的感染,如:黴漿菌肺炎、化膿性扁桃腺炎等,才需針對感染菌株開立抗生素使用。


2大類抗生素!第1線對付一般感染 後線使用主要針對抗藥性細菌


抗生素的療效來自於3大要素:對的藥、對的量與足夠的療程。換句話說,不管是「白」抗生素或是「黑」抗生素,只要對感染的細菌有效並且配合合理的劑量與療程,就是好抗生素。臨床上,主要將抗生素區分為第1線及後線使用兩大類,第1線抗生素主要用於一般感染情況,後線抗生素則是作為對付抗藥性細菌之後手。但若因為病人有過敏、肝腎功能不全等特殊原因,醫師亦會評估病人狀況後,使用後線抗生素作為第1線抗生素的替代藥品。然而,民眾卻時常希望醫生能夠處方強效的抗生素來減短病程,此舉除了加速讓細菌產生更難以治療的抗藥性,某些後線抗生素還可能引發嚴重的藥品不良反應,例如: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類可能引發罕見之心律不整、肌腱斷裂或失能等嚴重不良反應【註1】【註2】。


藥害救濟基金會曾分析全國藥物不良反應資料庫之通報案例,於1998~2013年2月間,可能與藥品相關引起之心律不整-尖端扭轉型心室頻脈(Torsade de Pointes, TdP)的通報案例有135例,其中在26種懷疑藥品中,有3種藥品(moxifloxacin、levofloxacin、ciprofloxacin)屬於氟喹諾酮(fluoroquinolone)類抗生素【註3】 ;主管機關亦針對此類抗生素發出風險溝通表【註2】【註4】,提醒民眾與醫療人員在治療感染症之餘,也須監測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以提高使用此類藥品的安全性。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在就醫時,除了告知個人之疾病史、用藥史、過敏紀錄等資訊,也應尊重醫療專業人員之評估與判斷,依照醫師制定的治療計畫,完成療程並觀察自身對於藥品之反應。


避免養出超級細菌! 抗生素療程必須確實完成


道高1尺魔高1丈,細菌的抗藥性一直是臨床上棘手的問題,無論是誤用抗生素、劑量不夠或是療程太短,殺不完的細菌將發展出抵禦藥品攻擊的能力,並將這些能力與同伴交換或傳至下1代,獲得這些能力的細菌將無法再使用相同的抗生素治療,也就是所謂的抗藥性。當超級細菌養成之時,人類將面臨無藥可用的窘境。為了杜絕讓細菌練等升級的可能,即使感染的症狀已緩解,仍不可輕敵大意,必須完成抗生素的整個療程,以減少細菌抗藥性產生。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抗生素不是萬靈丹,誤用、濫用將造成身體的負擔及細菌的抗藥性。抗生素的使用須經由醫療專業人員的審慎評估,民眾就醫時應主動告知自身狀況如病史、用藥、過敏史等,幫助醫療專業人員釐清並開立適合之藥品;於使用藥品前應諮詢醫師及藥師等醫療專業人員,了解用藥的風險,且遵循醫師、藥師指示或藥品標示使用藥品,並於用藥期間應注意自身對藥品的反應,若身體出現異狀,應盡速回診與醫師討論用藥,切勿自行停藥。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今夏濕熱有感!濕疹、汗皰疹易爆發 中醫教你改善方法
▸健保永續藥師同行! 從給付制度、藥價政策到專業角色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