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檢「無紅字」不等於健康? 醫師曝真相:檢查數字是落後指標

[周刊王CTWANT] 健康檢查報告上沒有紅字,卻不代表真的健康?代謝科醫師陳潔雯指出,健康並非單純依賴健檢報告上的「沒有紅字」來判斷,而是應以身體是否處於穩定狀態作為核心標準。她強調,真正的健康體現於日常感受,例如醒來是否精神飽滿、用餐後是否保持清醒,而非僅依數字作為唯一依據。
陳潔雯在臉書分享,許多人經常疑惑:「我的檢查報告都很正常,為什麼還是覺得累?」她解釋,健檢數據雖然重要,但屬於「落後指標」,當血糖升高、肝指數異常或膽固醇偏高時,往往意味著相關問題早已累積一段時間,等到「紅字」出現,身體其實已承受多年負擔。
她提醒,在數據異常之前,身體常會提前釋出警訊,包括「飯後容易嗜睡」、「睡眠不足感持續」、「焦躁與專注力下降」以及「腰圍逐漸增加」等,這些看似小事其實反映了代謝與荷爾蒙的失衡。若忽視這些訊號,等於錯過了最即時的自我提醒。
陳潔雯進一步說明,真正的「領先指標」來自日常狀態:起床時能量充足、餐後精神平穩、面對壓力時能調適、不因小事失眠,並在日常活動中感到身體輕盈有力。這些細微的生活感受,才是真正健康的具體表現。
她總結,檢查報告雖不可或缺,但只能算是一張「靜態照片」,反映當下結果。真正能預防疾病的,是對自身身體訊號的敏銳度。因此,當拿到「沒有紅字」的健檢報告時,也應同時問自己:「我的身體真的在舒服地運作嗎?」
延伸閱讀
- 記者:周刊王CTWANT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