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常卡卡?醫示警:恐是血糖太高了 這3情況都是警訊


手指常卡卡?醫示警:恐是血糖太高了 這3情況都是警訊

不少病人,有這樣的主訴:手指一彎下去就打不開,要用另一隻手「掰」一下才會彈回來,還會聽到「啪」一聲。他們通常認為是最近滑手機太多、打電腦太久、做家事做過頭了。但當我順口問一句:「最近血糖有偏高嗎?」常常換來的是驚訝的表情。

哪些症狀應該提高警覺?

基因醫師張家銘說明,這種情況,在醫學上叫做「板機指」,是屬於「腱鞘發炎」的一種。它不見得是因為用太多,有時反而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血糖可能早就悄悄失控了。

第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手指會卡住。尤其是拇指或無名指最常見,彎曲後無法順利伸直,有時得靠另一隻手幫忙「掰回來」。當「啪」一聲響起時,就像在提醒我們,關節和肌腱之間的滑順機制出問題了。第二,是清晨特別僵硬。很多患者會說:「剛起床時最難活動,過一陣子就好些。」這是因為睡覺時手部長時間不動,肌腱與腱鞘之間的黏著更明顯。

再來,手掌靠近手指根部常會摸到一顆小硬塊,有時按壓會痛。那是肌腱長期摩擦造成的結節或纖維化,代表發炎已經一段時間了。此外,有些人在手指活動時會感到痠痛或酸脹感,尤其是在握東西或彎曲手指時更明顯。這種痛常常發生在初期,也可能延伸到整根手指。

如果拖得太久不處理,症狀可能會變嚴重,導致手指活動越來越受限、甚至無法伸直。這時候就不只是卡住,而是肌腱開始產生沾黏,影響日常生活。


手指常卡卡?醫示警:恐是血糖太高了 這3情況都是警訊

不只是「用太多」的問題 更要留意血糖代謝的警訊

很多人一開始都以為是手太操了、太累了,像是:滑手機滑太久、傳LINE傳到手痠;長時間坐在電腦前,滑鼠點個沒完;一天到晚彎腰擦地、洗碗拖地,做家事做到手軟;還有抱小孩、搬重物,左右開弓停不下來。這些確實可能讓肌腱過度使用,但如果症狀反覆出現、兩隻手輪流發作、特別是早上起床時最明顯的僵硬與卡住感,那就要提高警覺了。問題可能不只是用太多,而是身體的代謝出現狀況,特別是血糖控制正在悄悄失衡。

這些手部的變化,很可能是長期高血糖導致的「糖化壓力」,在我們的肌腱與腱鞘中慢慢累積,造成組織變硬、發炎、卡住。這不是單純的疲勞,而是一場代謝慢性病的前哨戰。


手指常卡卡?醫示警:恐是血糖太高了 這3情況都是警訊

血糖高 讓肌腱像老橡皮筋一樣又硬又脆

長期高血糖會讓身體的蛋白質被糖分子「附著」,形成「糖化終產物(AGEs)」。這些物質會讓肌腱和腱鞘不再柔軟,變得像老化的橡皮筋一樣難以伸縮,拉久還可能「斷裂」。研究發現,糖尿病病人出現肌腱問題的機率明顯偏高。

2024年的一項研究追蹤了702位糖尿病患者,發現將近一半出現板機指、腕隧道症候群等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和血糖控制、病程長短、是否併發腎病或視網膜病變都有密切關聯。


手指常卡卡?醫示警:恐是血糖太高了 這3情況都是警訊

檢查是幫我們釐清背後原因的關鍵第一步

如果你有下列症狀,建議不要只是「等等看」或以為只是過度使用:

•手指早上起來卡住、動不了

•手掌根部摸得到硬塊、會痛

•手指彎曲後卡住,彈開會有聲音

•這一隻手才剛好,另一隻又來

除了肌腱超音波檢查,也建議一起抽血檢查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HbA1c)。不少人正是因為手指卡住,才意外發現自己已進入糖尿病前期,進而開始重視身體狀況。


手指常卡卡?醫示警:恐是血糖太高了 這3情況都是警訊

身體很聰明 它總會先提醒我們

身體不會無緣無故出毛病,它總會先給你機會處理。板機指或腱鞘發炎,也許就是身體為我們設的第一道提醒。這時候,我們該做的,是聽懂它的訊息,開始改變。可以從以下幾件事開始:

•穩定控制血糖,少糖多纖

•練習伸展運動、舒緩肌腱

•使用護具、減少手部過度使用

•必要時接受局部注射、或考慮手術處理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飯、麵怕胖?醫曝「最佳2時段」血糖穩、不囤脂 晚上吃也沒問題
·天天喝「這1種奶」補不到鈣,還讓血糖飆! 營養師示警:其實是碳水炸彈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