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超過保存期限,還可以吃嗎?1圖看懂「賞味期限、有效日期」差別
食品包裝的日期怎麼看?
關於食品上有關日期的標示,常有以下4種,以下皆是指「未開封」與「正常、建議儲存環境下」的日期或期間,其定義與說明如下:
製造日期英文?製造日期定義?
製造日期英文為Manufactured Date或Production Date。製造日期定義是指「終產品」出廠時的年月或年月日。
保存期限英文?保存期限定義?
保存期限英文為Expired Period,但國外較少這樣使用,通常是用製造日期 + 有效日期方式來呈現。保存期限定義是指在正常儲存方式下,如:鮮奶要冷藏、保久乳室溫以下保存等,必須維持產品品質的時間區段,如:6個月。
有效日期英文?有效日期定義?
有效日期,也因為翻譯而被稱為有效期限。有效期限英文為Expiration Date。有效日期定義為是指在該日期前,廠商需要保證產品維持其品質與價值。
賞味期限英文?賞味期限定義?
賞味期限英文為Best Before Date。賞味期限定義是指在此日期前或期間,產品能維持在最好的品質,在台灣相對不常見。
沒標製造日期與保存期限違法嗎?
食安法僅規定「有效日期」,用以規範廠商在此日期前要保證產品的品質與安全,也讓消費者更清楚了解期限。「製造日期」與「保存期限」屬於自願標示項目,在包裝上標示並未違法,未標示也不違法。
由於有4種日期,可以用下面1張圖來簡述4個日期分別代表的意思,讓大家能快速了解:
保存期限、有效日期常見迷思QA
無論是有效日期還是賞味期限,都是指「未拆封」與「正常儲存環境」下所設定的期限。尤其是法定的「有效日期」,需要在此日期前,保證未拆封的產品品質與安全。然而,每個家庭、個人保存食物的習慣、環境都不一樣,所以拆封後「有效日期」就已經消失。
以下皆是以「未拆封」與「正常儲存環境下」的狀況說明
有效日期是過期嗎?
在法規上超過有效日期就是過期!有效日期是法定要標示項目,廠商需要保證未拆封的食品在正常與建議儲存環境下,在此日期前的品質與安全。而且,超過有效日期的產品,業者是不得再製、銷售、輸入輸出與公開陳列。
超過有效期限還可以吃嗎?
理論上,食品不太可能在剛過有效日期,就出現腐敗或者有對人體危害的狀況,因此在剛過有效日期是可以吃的。
然而食品廠的品質不一,過去也曾發生未拆封的食品在有效期限前就明顯腐敗、發黴的問題,再加上法規是保障「有效日期前」的品質。營養師建議,若不具有辨別食品性狀、品質的狀況下,超過有效期限的商品不要食用是最安全的。
賞味期限是有效日期嗎?
台灣並沒有強制標示賞味期限,是自願宣告的項目,而賞味期限並不是法規上的「有效日期」,是指在這日期前,有最佳的「賞味體驗」與「品質」!
超過賞味期限可以吃嗎?
由於台灣沒有賞味期限規範,但法規仍有規定「有效入期」,因此建議還是以「有效日期」為主,並比照上述有效期限的建議。
拆封後超過有效期限還可以吃嗎?
食品包裝上的「有效日期」、「有效期限」,都是針對未拆封,正常儲存環境下的食品,拆封後「有效日期」就已失效,再加上食品種類眾多,每個人的儲存方式又不一樣。
所以判斷食品是否能吃的依據,已經不是包裝上的有效日期與有效期限。
營養師建議可以從以下項目綜合評斷:
食品種類
麵包、糕點等高水含量食物就容易長菌、發黴,如;反之,低水含量的餅乾、乾糧就不容易長菌,相較之下比較難發生細菌性中毒問題。但食品品質也不只腐敗、長菌與發黴,堅果與油脂也容易因氧化造成油脂裂解,不只影響風味,也會產生對人體危害的物質。
食品添加物
使用防腐劑、抗氧化劑,就能抑制細菌滋長與油脂氧化。除了這兩類以外,也有乳化劑、品質穩定劑等食品添加物維持食品品質。因此有添加這些食品添加物,食品狀況就能更為穩定。
儲存環境
當儲存環境能遠離微生物滋長溫度與濕度,能抑制細菌與黴菌滋長,不過儲存也仍須考慮是否會影響食品結構,如:鮮奶就不適合冷凍。在不影響食品結構的前提,優於建議儲存條件的方式,能更降低細菌、微生物滋長的風險。
以吐司為例,吐司拆封後就分裝冷凍,一直保持在冷凍狀況下的吐司,儲存1個月不會腐壞和細菌污染的問題。
使用方式
食品會不會有反覆解凍、失溫的問題?在取食部分時是不是有污染狀況,如:直接就口飲用牛奶、使用過的餐具夾取食物等,都是影響因子。
食品性狀
以上4種是影響食品品質與「實際可食期限」的關鍵,而判斷是否還能吃的關鍵是食品的性狀,無論拆封與否、有沒有超過有效日期,都建議要觀察以下狀況再食用:
- 外觀:外觀是否有變質,像是長黴斑、沈澱、聚集等
- 氣味:聞一聞是否有發臭、發酸、油耗
- 口感:吃第1口是否明顯有問題,像是鮮奶變濃稠,就不要再食用
- 風味:吃第1口明顯有問題,像是堅果出現油耗味、鮮奶發酸、麵包有陳舊味,就不要再食用
食品在拆封後,包裝上的「有效日期」已失去意義,因此不要糾結「超過有效期限還能吃嗎」的議題,無論是否超過有效日期,都應該以各項因素判斷是否可食才對,且拆封後的食物都盡快食用完畢,降低細菌污染風險!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
- 記者:縮寫為MD或MFD
- 更多健康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