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年中國工程師學會聯合年會登場 聚焦數位科技驅動低碳轉型

114年中國工程師學會聯合年會登場 聚焦數位科技驅動低碳轉型

圖/中工會聯合年會今日舉辦頒獎儀式,由三分會理事長分別頒獎及表彰各分會傑出及優秀工程教授、工程師和團體,並期勉持續投入智慧和心力,一同為國家產業永續發展作出貢獻,圖為陳守道理事長(中)頒發高雄市分會傑出工程師獎。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中國工程師學會(簡稱中工會)高雄市分會、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於今(5月28日)假中鋼集團總部大樓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114年聯合年會。本次年會以「以數位科技驅動低碳轉型」為主題,吸引來自各界的貴賓、會員及多位工程獎項得主共計250人共襄盛舉,針對產業未來的創新挑戰與永續發展進行深入交流與討論。


在今日的聯合年會開幕儀式中,中鋼總經理陳守道以中工會高雄市分會理事長兼大會主席的身份出席並致詞。陳理事長表示,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數位化浪潮交織的嚴峻挑戰,唯有加速數位科技的發展,才能有效推動低碳轉型,進而提升產業的競爭力與韌性。他以中鋼為例,說明公司近年來推行的「二軸三轉」經營策略:內部致力於數位轉型及低碳轉型,外部則積極與下游用鋼產業緊密合作,共同推動供應鏈轉型。同時,透過高值化精緻鋼品的開發,創造更高的產業價值。陳理事長並期望,本次年會能促進各工程技術專業領域間的交流,啟迪技術創新應用,共同開創工程領域低碳永續的新未來。


電機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蘇炎坤理事長致詞感謝中鋼承辦今年聯合年會,也提及「節能、創能、儲能」、綠能科技與系統整合的重要性,鼓勵產業界先進持續深化相關工程技術的研究,促進我國百工百業蓬勃發展。機械工程學會高雄市分會劉建聖理事長致詞也恭喜及感謝今日各位獲獎的教授、工程師及團體,始終秉持國家賦予的使命,在相關專業領域奉獻及付出,帶動台灣科技技術的進步。


今日聯合年會不僅中鋼黃建智董事長親臨現場,已退休的鄒若齊前董事長、宋志育前董事長也出席勉勵,會中另邀請中山大學蔡維哲教授擔任致詞貴賓,並特別安排台達研究院闕志克院長與清華大學邱銘傳教授進行兩場專題演講。蔡教授致詞時從財經專業視角分析,在全球經貿劇烈重組的時代,工程師的角色益發重要,已躍升為國家經濟安全的守護者,並以美日鋼鐵收購案和英國政府接管中企鋼廠等案例,說明基礎工業對國安的戰略價值,在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帶來的挑戰,台灣工程師憑藉在歷次經濟變局中展現的韌性,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透過技術創新實現高值化轉型、跨領域整合、數位低碳轉型、關鍵技術自主等領域發揮關鍵作用,為台灣在印太地區供應鏈去風險化浪潮中找到安全且具競爭力的戰略定位。


今日闕院長的專講主題為「綠電匹配的需求與技術」,深入分析目前國內、外綠電憑證制度、市場交易機制及其技術支撐,並以台達電實際案例說明如何透過智慧能源管理系統,提升綠電使用效率與即時調度能力,並強調企業若能妥善掌握綠電匹配策略,將可大幅提升碳排控管績效。此外,邱教授則以「人工智慧促進低碳轉型」為題,解析AI技術於碳排預測、流程優化、能源監控上的應用,並指出AI可成為企業低碳策略的核心工具,協助企業即時掌握環境變數與產線耗能狀況,達到設備即時調整與預警管理之目標。


聯合年會今日也舉行工程獎項頒獎儀式,由三分會理事長分別頒獎及表彰各分會傑出及優秀工程教授、工程師和團體,並期勉持續投入智慧和心力,不斷精進工程技術,展現工程領域的堅實實力,一同為國家產業永續發展作出貢獻。大會主席陳守道也特別感謝35家企業慷慨解囊及熱情參與,讓聯合年會順利圓滿完成,期待今日搭建的跨領域交流平台,讓各界菁英充分互動及促進合作,將AI帶來的挑戰化成機遇,進一步強化企業韌性及國際競爭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