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復專欄:平凡其實是最幸福的事 (7 年前)
多數人喜歡不凡,鮮少有人希望自己「平凡」,其實平凡並非壞事。 例如一個班級中,不可能每個人都優秀,多數人都是很普通的,社會亦是如此。當我們羨慕傑出者時,殊不知他得面對比我們更激烈的競爭和壓力… 詳全文
蘇格蘭斯佩河畔的威士忌酒徑 (7 年前)
圖說:●威士忌酒庫中的古老橡木桶 任何人走過一趟威士忌酒徑,就有如走過一趟生命之徑 我是威士忌酒迷。但如果有人要問我迷不迷紅白葡萄酒,那我只好說我通常把葡萄酒當成佐餐的某種飲料,而不是酒。用英… 詳全文
發刊詞:對讀者的真心話 (7 年前)
講義告訴讀者:人生有許多方向,每個人都必須找到適合自己且正確的方向,跌倒並不可怕,如何站起來、克服困難才是最重要。講義透過真實故事,鼓勵失敗者走出傷心、自我反省,用正向態度站起來。 黃婉瓊 肝… 詳全文
食育,真正的感官科學教育 (7 年前)
帶孩子打開廚房的大門 非常樂見地球村已有將近二十個國家的教育單位,重視孩子的生活教育並創立了「感官食育」的實踐單位。除了邀請專業的教育學家在國際演講平臺TED TALK上奉獻所學,也直接進入校園宣導…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實驗室黑猩猩退休安老 (7 年前)
The New York Times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 詳全文
我的公益行動:來自各地的家人 (7 年前)
落實文化融合的最佳方式 近年來,臺灣的新移民人口增加許多,不似過往管道封閉且資訊薄弱,政府亦納入政策考量,舉辦有關新移民相關的節日活動,增加學校的語言文化教育,為的是打通不同文化之間的藩籬,…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非洲原始部落,傳統文化瀕危 (7 年前)
The New York Times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 詳全文
當心打開的時候:管他大伯還是叔公 (7 年前)
說起「屁」,小孩比大人更好奇,只要說出這個「神祕」字眼,大半小孩都會笑得東倒西歪,也許愈是禁忌的東西愈是吸引人。 所以,古今中外都會聽到類似的兒歌童諺,大家不約而同玩著相近的遊戲,幾個小朋友… 詳全文
我的公益行動 海歸:關於垃圾 (7 年前)
垃圾其實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了全世界人類共同承擔的責任 那天我在一個「無人島」的沙灘上踩到一個破掉的玻璃酒瓶。當時我並不是赤腳,但玻璃瓶是直立破碎的,直接穿過拖鞋,戳進腳底,幸好傷口不大,但當… 詳全文
標竿集:改變世代影響的覺察力 (7 年前)
她說:「所有的傷害就到我這裏為止,我不要再傳遞下去。」 幾年前,婆婆的辱罵和巴掌讓不堪長期虐待的阿姨奪門而出。吵吵鬧鬧的家庭鬧劇不是第一次,但這次阿姨再也沒有回家。 阿姨這些年吃了不少苦,情緒… 詳全文
紐約時報新視界:泰姬瑪哈陵「敷臉」重現皎潔原貌 (7 年前)
The New York Times All Texts and Photos Provided by The New York Times Syndicate Used with Permission 講義開闢「紐約時報新視界」這個專輯,收錄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新聞機構——紐約時報近日特別精… 詳全文
我的老照片:從鹿橋家到琦君家 (7 年前)
溫厚謙和的鹿橋與琦君,讓人如沐春風 鹿橋家的景點 四十年前,筆者就讀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的華盛頓大學,獲悉《未央歌》作者鹿橋,就住在附近。 鹿橋原名吳訥孫,英文名Nelson Wu,我該怎麼稱呼他?在美國… 詳全文
國家地理新鮮聞:地表最冷的角落 (7 年前)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已有130年歷史,對人類知識和心智的影響及貢獻,是無遠弗屆的。這個學會也是目前世界上組織最大的非營利組織。 除了雜誌和電視頻道之外,這個學會也提供… 詳全文
當心打開的時候:為什麼不現在說出來 (7 年前)
有些時候,我會禁不住想像自己有一天終於離開了這塵世…… 脫離肉軀之後的「我」,一旁看著家人為我的後事在忙碌,神色哀戚。也聽見幾位親戚朋友跟我說了最後一次「再見」後,忍不住也會說說我這個人,… 詳全文
總編輯的話:醫學與養生 (7 年前)
這位婦產科醫師Jen Gunter,近日在紐約時報發表一篇專文*,探討醫學和養生之間的種種。 Gunter醫師說,養生(Wellness)和醫學(Medicine)是不一樣的。醫學是指減少死亡和疾病,以及增長壽命的科學。 養… 詳全文
無盡的愛,我的看護團 (7 年前)
陳寧,今年26歲,曾任空服員,為2015年夏天發生八仙塵燃事件的傷者。當時她的燒傷面積高達58%,住院71天,兩度病危。她親手寫下新書《15度的勇敢》(寶瓶文化出版)敘述這900天的種種歷程,包含無數次手術… 詳全文
錢復專欄:談用路安全 (7 年前)
不遵守用路規則,不但造成自身危險,更危及他人 人類過去出門得翻山越嶺,隨著文明的進步造橋鋪路,交通工具也應運而生,從牛車、馬車到人力車、汽車。除了馬路、公路,鐵路也快速發展,替我們帶來了極大…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