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隨心動內心世界盡顯 名家高敬維談技巧之外的世界 (1 年前)
學習玉雕不需聰明才智,但需要耐心與堅持,笨笨的人也會刻出自己的味道,作品中有他的思想在。倘若三十年,不論貧富、生活如何,你都能堅持下去,那很合適。堅持才看得到結果,不然就是半途而廢。——高敬… 詳全文
雞蛋一身是寶 蛋寶生技推動「蛋循環經濟」 (1 年前)
雞蛋是民生必需品,台灣人愛吃雞蛋,一天的需求量約是12萬箱,相當於2,400萬顆。這麼大量的蛋,所產生的蛋殼數也十分可觀,而為了讓蛋殼可以再利用、進入產業循環,台灣蛋業龍頭「勤億蛋品」科技公司早在… 詳全文
移民小女孩變美國白宮AI顧問,李飛飛奮鬥傳奇揭密 (1 年前)
2023年9月,《時代雜誌》發布「最重要AI 100人」(TIMES AI 100),台灣人熟知的OpenAI CEO、黃仁勛、馬斯克、李開復等都上榜,眾多男性面孔中,有一位女性,她是李飛飛。成長於中國成都的李飛飛,15歲時… 詳全文
股債雙存攻守兼備,七大黃金類股搶先布局 (1 年前)
2024《遠見》投資趨勢大調查出爐,獨家掌握95家金融投資機構對總體景氣和金融市場的第一手洞見!在地緣政治紛擾、AI真假難辨的挑戰下,哪些產業能持續站上浪頭?又有哪些被洗出場?帶你一次盤點2024投資解… 詳全文
2024房地產趨勢/房市出現「反轉訊號」Q1房價將微降? (1 年前)
回顧2023房地產市況,上半年「冷颼颼」,下半年在「新青安貸款」政策刺激下,推升「低總價」物件買氣,顯見自住剛性需求仍是房市撐盤主力。然而,眺望2024年,為何專家會說房市「很無聊」呢? 「打炒房」… 詳全文
迎戰AI霸權!賽門.強森:打破技術壟斷,社會才能躍進 (1 年前)
當人類享受新科技帶來的豐碩成果時,也被迫在全新的十字路口掙扎。在科技創新突圍中,誰會成為贏家?數位革命與AI技術的演進,為人們帶來的是願景還是陷阱?《遠見》獨家專訪天下文化新書《權力與進步》共… 詳全文
2024經濟預測/台灣3大首席經濟學家:逆風中見曙光,這2點最關鍵 (1 年前)
走過升息與通膨夾擊的2023年,卻又陸續爆發地緣政治衝突,再加上科技業遭逢調整庫存的逆風,顯然2023年並不平靜。然而,三位金融業的首席經濟學家都樂觀看待2024,為什麼? 如果用一句話或一個字預測2024… 詳全文
2024投資趨勢/半導體、AI看俏,供應鏈布局決勝 (1 年前)
2024最當紅的產業,非半導體和AI莫屬,只是在地緣政治、供需轉變等不確定因素下,供應鏈管理與布局將成決勝關鍵! 目前,還沒有任何人知悉下個破壞式創新何時出現,從政治領袖、企業老闆、經濟學家,到你… 詳全文
高山青.四季行 阿里山旅遊散策新提案 (2 年前)
阿里山的美景,除了觀日出、看晚霞、賞雲海外,你知道還有新台幣1,000元的風景嗎?阿里山除了千年神木、繁花似錦的櫻花外,你看過全球只在阿里山才有的植物嗎?除了高山茶,你喝過也是阿里山特產的菊花茶… 詳全文
福爾摩沙古道越野賽 重回祖靈懷抱的極限之路 (2 年前)
台灣介於海拔1,500公尺至3,000公尺的中級山,以充滿神秘和未知等特色知名,雖然高度不高,卻被認為是台灣最難攀登的一塊領域。 這些充滿野性的山群,在福爾摩沙古道越野賽(Formosa Trail)創辦人羅培德(… 詳全文
盛情的馬拉松嘉年華 田中、二水路跑 (2 年前)
田中,台灣中部農業大縣彰化縣的小鎮,鎮民用對待貴客的盛情款待田中馬拉松跑者;沿路有熱情的加油聲、澎湃的補給,這場歡樂的路跑嘉年華,被跑友喻為「一生一定要體驗的馬拉松」。 與田中相鄰的彰化二水… 詳全文
勇闖南橫.東征太魯閣 峽谷馬拉松 (2 年前)
「如果你想跑步,可以跑個一英里;如果你想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就去跑場馬拉松。」套句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馬拉松冠軍Emil Zatopek的話,如果你想又跑馬拉松,又要欣賞鬼斧神工、渾然天成的美景,就去跑峽谷… 詳全文
路跑台灣 帶回馬拉松裡的風景與喝采 (2 年前)
一條跑馬線,實現夢想,覽盡城鄉風光,還能吃喝玩樂。我們邀請你來台灣自在地奔跑,帶回都會風情、壯麗山河、鄉野景緻與美好的人情記憶。 旭日初升,山、海、城鎮的道路擠滿跑友,向著終點拱門而去,應援… 詳全文
YouTuber「時尚老人」 林經甫倡議優雅老去之路 (1 年前)
9月底甫從倫敦時裝週回來的「時尚老人」林經甫,儘管身體微恙,依舊不服老地準備於10月22日在台北時裝週亮相,更將於11月11日、12日帶著永福扶輪社的「美魔女」成員,站上大稻埕「秋穫季」的伸展台,展現… 詳全文
多少人買金融商品是為了捧場? (1 年前)
這一陣子陸續有好幾位老友問我某一金融商品的細節,並希望筆者提供建議。我很清楚,他們的問題與其說是金融商品,不如說是面對金融行銷,要如何「體面地」拒絕。因為這幾位朋友,雖然職業各有不同,但大抵… 詳全文
後疫情時代南向策略 台商該跨境越南嗎? (1 年前)
與中國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中,越南是東協各國中簽署最多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這幾年的經濟成長有目共睹,儘管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但越南依舊是少數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嚴厲「清零」封控的政策下… 詳全文
百年老店瑞春醬油 獲選金馬60伴手好禮 (1 年前)
醬油,是烹調美食不可或缺的要角,每個會開伙的家庭都備有二罐以上的醬油,在熱炒、醃滷、燉煮、蘸醬等不同用途上,增添色、香、味。清領時期,台灣人慣以黑豆釀製醬油,日人治台期間,才引入黃豆製醬油與… 詳全文
終身教育不能只靠既有學校、文憑證照以及政府補貼 (1 年前)
終身學習和教育是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很重要的事,國人也已努力多年,但面對世界新的發展,仍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我們要釐清終身教育的各種可能目標,再討論該用那些手段方法來進行,才能做好目前和未來該做… 詳全文
花大錢吃蔬食有市場?兄弟飯店二代挑戰蔬食Fine Dining (2 年前)
「蔬食」近年在台灣逐漸成為餐飲顯學,但你吃過「蔬食Fine Dining」嗎?由台灣棒球之父洪騰勝四子洪國席創立的「養心餐飲集團」,十年前掀起港點蔬食風潮,挺過疫情風暴,今年更揮軍Fine Dining市場,看準… 詳全文
「四大火藥庫」兩座炸開了,接下來是台海? (2 年前)
世界真的很不平靜!全球公認的四大火藥庫「俄烏、以巴、南北韓、台海」,目前已點燃兩座。即使蔡英文總統在任期最後一年的國慶演說,釋出和平訊息,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是不爭的事實。最終,台海會呈現對… 詳全文
瑞士永久中立國策略,百年無戰爭的關鍵在哪裡? (2 年前)
瑞士與台灣同為小國,同樣強國環伺,為何能從一個山居農業小國,一步步成為全球著名的富國?瑞士政府掌握哪些優勢與成功關鍵,值得台灣借鏡? 瑞士原本只是一個山居農業國,如何一步步成為全球著名的富國… 詳全文
以色列關鍵人物:納坦雅胡,將為以巴戰爭帶向何種結局? (2 年前)
7日以巴戰爭爆發,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發表公開談話,誓言一定要在戰役中獲勝,不管代價多慘烈。他成長經歷如何?為何敢於發此言論?又可能因他作風,讓以巴戰爭帶來何種結局?當你瞭解他人生曲折路,就能… 詳全文
台中建國市場成「食材寶庫」!印度與俄羅斯人都來這挖寶 (2 年前)
身披古典紅磚外牆,坐擁巴洛克式建築底蘊,乍看之下,與東京車站有幾分神似的台中建國市場,是中部最大食材集散地,外觀獨樹一格、攤位格局井然有序,是近年來公有市場改建迭代的經典代表,成為許多觀光客… 詳全文
79歲登伸展台,每週健身兩次!林經甫:當時尚老人,是預防醫療 (2 年前)
以70多歲高齡,2次登上國際服裝週伸展台的林經甫,至今維持一週健身兩次,體態贏過許多相對年輕人士。他為何說,老後活出時尚,其實是一種預防醫療?曾照顧中風母親的他,又有哪些人生體悟,啟發出老後「… 詳全文
與永續並肩而騎 下一輪的智慧電輔車盛世 (2 年前)
阿公騎的老鐵馬,媽媽到市場買菜的菜籃車,學生時代通勤用的變速車,一卡皮箱就能帶出國的小折,探索速度極限的三鐵車……不管時代如何更迭,自行車永不退流行。這回,搭上電池科技及人工智慧的新技術,問… 詳全文
全球不敗 尖端單車零組件在台灣 (2 年前)
台灣2022年自行車及零組件產值超過新台幣2,000億元,其中自行車零件約占六成,產值超過1,200億元,十年來台灣一直是美國、中國最大進口國、歐盟第二大進口國,因為位於台中、彰化的自行車零組件廠,供應鏈… 詳全文
自行車、零件和它的產地 高階自行車生產聚落——台灣 (2 年前)
請回想你生命中曾經共行的那輛自行車,是青少年時期貪好冒險的BMX?學生時期通勤用的城市車?或是在台北街頭代步的YouBike?抑或是周末呼朋引伴在公路奔馳的公路車?但你知道,只要提到自行車,一定不能不… 詳全文
騎行台灣 經典·深度·挑戰 (2 年前)
台灣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單車不只是用於旅行,也是在地的生活工具,值得旅人安排一趟騎行散策,穿梭城市、漫遊鄉鎮,或挑戰3,000公尺山岳,用單車串起精彩旅程。 清晨四點半,天還未亮就出發。騎著單…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