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r「時尚老人」 林經甫倡議優雅老去之路 (2 年前)
9月底甫從倫敦時裝週回來的「時尚老人」林經甫,儘管身體微恙,依舊不服老地準備於10月22日在台北時裝週亮相,更將於11月11日、12日帶著永福扶輪社的「美魔女」成員,站上大稻埕「秋穫季」的伸展台,展現… 詳全文
多少人買金融商品是為了捧場? (2 年前)
這一陣子陸續有好幾位老友問我某一金融商品的細節,並希望筆者提供建議。我很清楚,他們的問題與其說是金融商品,不如說是面對金融行銷,要如何「體面地」拒絕。因為這幾位朋友,雖然職業各有不同,但大抵… 詳全文
後疫情時代南向策略 台商該跨境越南嗎? (2 年前)
與中國鄰近的東南亞國家中,越南是東協各國中簽署最多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這幾年的經濟成長有目共睹,儘管疫情重創全球經濟,但越南依舊是少數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之一,在中國嚴厲「清零」封控的政策下… 詳全文
百年老店瑞春醬油 獲選金馬60伴手好禮 (2 年前)
醬油,是烹調美食不可或缺的要角,每個會開伙的家庭都備有二罐以上的醬油,在熱炒、醃滷、燉煮、蘸醬等不同用途上,增添色、香、味。清領時期,台灣人慣以黑豆釀製醬油,日人治台期間,才引入黃豆製醬油與… 詳全文
終身教育不能只靠既有學校、文憑證照以及政府補貼 (2 年前)
終身學習和教育是絕大部分人都認為很重要的事,國人也已努力多年,但面對世界新的發展,仍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我們要釐清終身教育的各種可能目標,再討論該用那些手段方法來進行,才能做好目前和未來該做… 詳全文
花大錢吃蔬食有市場?兄弟飯店二代挑戰蔬食Fine Dining (2 年前)
「蔬食」近年在台灣逐漸成為餐飲顯學,但你吃過「蔬食Fine Dining」嗎?由台灣棒球之父洪騰勝四子洪國席創立的「養心餐飲集團」,十年前掀起港點蔬食風潮,挺過疫情風暴,今年更揮軍Fine Dining市場,看準… 詳全文
「四大火藥庫」兩座炸開了,接下來是台海? (2 年前)
世界真的很不平靜!全球公認的四大火藥庫「俄烏、以巴、南北韓、台海」,目前已點燃兩座。即使蔡英文總統在任期最後一年的國慶演說,釋出和平訊息,但兩岸關係急轉直下,是不爭的事實。最終,台海會呈現對… 詳全文
瑞士永久中立國策略,百年無戰爭的關鍵在哪裡? (2 年前)
瑞士與台灣同為小國,同樣強國環伺,為何能從一個山居農業小國,一步步成為全球著名的富國?瑞士政府掌握哪些優勢與成功關鍵,值得台灣借鏡? 瑞士原本只是一個山居農業國,如何一步步成為全球著名的富國… 詳全文
以色列關鍵人物:納坦雅胡,將為以巴戰爭帶向何種結局? (2 年前)
7日以巴戰爭爆發,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發表公開談話,誓言一定要在戰役中獲勝,不管代價多慘烈。他成長經歷如何?為何敢於發此言論?又可能因他作風,讓以巴戰爭帶來何種結局?當你瞭解他人生曲折路,就能… 詳全文
台中建國市場成「食材寶庫」!印度與俄羅斯人都來這挖寶 (2 年前)
身披古典紅磚外牆,坐擁巴洛克式建築底蘊,乍看之下,與東京車站有幾分神似的台中建國市場,是中部最大食材集散地,外觀獨樹一格、攤位格局井然有序,是近年來公有市場改建迭代的經典代表,成為許多觀光客… 詳全文
79歲登伸展台,每週健身兩次!林經甫:當時尚老人,是預防醫療 (2 年前)
以70多歲高齡,2次登上國際服裝週伸展台的林經甫,至今維持一週健身兩次,體態贏過許多相對年輕人士。他為何說,老後活出時尚,其實是一種預防醫療?曾照顧中風母親的他,又有哪些人生體悟,啟發出老後「… 詳全文
與永續並肩而騎 下一輪的智慧電輔車盛世 (2 年前)
阿公騎的老鐵馬,媽媽到市場買菜的菜籃車,學生時代通勤用的變速車,一卡皮箱就能帶出國的小折,探索速度極限的三鐵車……不管時代如何更迭,自行車永不退流行。這回,搭上電池科技及人工智慧的新技術,問… 詳全文
全球不敗 尖端單車零組件在台灣 (2 年前)
台灣2022年自行車及零組件產值超過新台幣2,000億元,其中自行車零件約占六成,產值超過1,200億元,十年來台灣一直是美國、中國最大進口國、歐盟第二大進口國,因為位於台中、彰化的自行車零組件廠,供應鏈… 詳全文
自行車、零件和它的產地 高階自行車生產聚落——台灣 (2 年前)
請回想你生命中曾經共行的那輛自行車,是青少年時期貪好冒險的BMX?學生時期通勤用的城市車?或是在台北街頭代步的YouBike?抑或是周末呼朋引伴在公路奔馳的公路車?但你知道,只要提到自行車,一定不能不… 詳全文
騎行台灣 經典·深度·挑戰 (2 年前)
台灣素有「自行車王國」之稱,單車不只是用於旅行,也是在地的生活工具,值得旅人安排一趟騎行散策,穿梭城市、漫遊鄉鎮,或挑戰3,000公尺山岳,用單車串起精彩旅程。 清晨四點半,天還未亮就出發。騎著單… 詳全文
山風海雨的感動 《OKEN:詩的端倪》楊牧文學改編漫畫展 (2 年前)
2023金秋時節,詩意篇篇,花蓮的天空很「楊牧」。親炙花蓮,走讀楊牧,收獲一場豐盛的心靈饗宴。 本名王靖獻的台灣著名詩人楊牧。 詩壇巨擘:最有希望榮獲諾貝爾獎的詩人 楊牧(1940~2020年),本名王靖… 詳全文
楊榮文的一中主張 忽視事實且自相矛盾 (2 年前)
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到台灣來演講,提出一些他對兩岸問題的主張。這些主張台灣也有某些人提過,邀請他來的人士可能也想用楊的言論來支持他們的主張。這些主張有的聲稱是為台灣好的策略,有的則講成是對國際… 詳全文
受天使資金青睞 趙柏群打造古典吉他師資孵化器 (2 年前)
近年,許多科技、生技等新創事業靠著天使資金茁壯,並躍上國際;而藝文產業多採私人基金會、國家計畫補助方式,獲得發展經費。但成立於台中的「米可音樂藝術學院」長期推廣古典吉他,名聲響亮,創辦人兼執… 詳全文
台灣碳權交易所上路 企業永續該怎麼做? (2 年前)
台灣碳權交易所(Taiwan Carbon Solution Exchange,簡稱TCX)8月7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掛牌上路,由證交所和行政院國發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兼任碳交所董座。 隨著全球「淨零碳排」… 詳全文
傳承五代糕餅龍頭 郭元益打造台灣味的未來 (2 年前)
提起「郭元益」,很多人腦海中想到的是老字號喜餅品牌。1867年,來自福建漳州的郭家傳人,以郭家祖厝「元益」二字命名,在台北市士林區開設糕餅鋪;1945年,第三代經營者郭欽定將店號加上了姓氏,「郭元益… 詳全文
配客嘉「循環包裝」生態系 讓網購更減碳 (2 年前)
電商蓬勃發展,網購成為消費者日常購物常態,同時衍生出大量包裝材料廢棄的問題。然而環保意識抬頭,全球減碳議題興起,ESG(Environmental環境保護、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永續發展也成為… 詳全文
日幣走弱、雙邊友好,台灣味洪瑞珍、連珍、蜷尾家攻日好時機 (2 年前)
近幾年,台日感情日益加溫,兩地從人民、飲食、文化、運動等,都有更深層的交流,加上日幣走弱的利多因素,不少「台灣味」走進日本大街小巷,不只眾所皆知的珍珠奶茶、鳳梨酥,還有不少台灣品牌也在日本站… 詳全文
甩脫七大迷思,供應鏈減碳堅定上路 (2 年前)
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永續轉型已納入企業ESG治理的一環。台灣逾九成是中小企業,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為國際品牌代工,面對極大的減碳壓力。在這樣的浪潮下,企業如何跨出減碳第一步? 應對氣候異常,企業… 詳全文
歐盟碳關稅CBAM來了,台灣百萬企業迫切危機在皮衣老黃、蘇媽之後 (2 年前)
10月,歐盟碳關稅(CBAM)啟動,宣告碳有價時代來臨,衝擊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企業;緊接著,美國針對進口貨品徵收碳關稅的「清潔競爭法案」(CCA),也蓄勢待發。這場勢不可免的全球碳關稅大戰,將重塑… 詳全文
基本工資八年漲八次 你為何無感? (2 年前)
總統蔡英文就任八年來,基本工資年年調漲,月薪由最初20008元調漲37.3%,至27470元;時薪也由120元調漲52.5%,來到183元,落實了「照顧基層勞工」的承諾,但為何大多數的台灣民眾,對這項調薪政策,從最… 詳全文
原住民孩子恐被迫上閩南語課,本土語言教育淪笑話? (2 年前)
全國高中推行本土語言教育上路滿一年,近期竟傳出不少高校靠著挖角國中小同類教師等等急就章手法達成。同時由於老師難尋,恐讓原住民學生被迫去學閩南語,失去學「祖先的話」政策美意。這場尊重本土多元語… 詳全文
BLACKPINK、COLDPLAY、林俊傑開演唱會,為何都找「必應創造」? (2 年前)
今年韓國人氣女團BLACKPINK來台開唱,創下上億觀光財,下半年,英國搖滾天團COLDPLAY接力來台,而台灣歌手林俊傑、劉若英等,也開啟世界巡迴演唱會,為何他們都找「必應創造」籌辦演唱會? 南韓天團BLACK… 詳全文
台灣海產尋奇 物盡其食的永續食魚守則 (2 年前)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到港口旁的海產店用餐,在冰櫃前左顧右盼,貨色千奇百怪,但大多不認得,最後,只點了幾道安全牌:炒海瓜子、燙白蝦、生魚片、炒麵或炒飯,再以味噌魚湯收尾。 坐擁水產資源豐厚的… 詳全文
嘉義東石蚵產業亮起來 牡蠣殼的「鍍金」術 (2 年前)
在台灣,牡蠣養殖的歷史超過300年,養活西南沿海許多居民,尤其是嘉義縣東石鄉,養蚵聞名全台,產量也居全台之冠。以往廢蚵殼是政府與地方頭痛的問題,如今產官學聯手,將廢蚵殼升級為工業用途,創造百倍…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