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打開的時候:這些,從小就可以教了

為了給這篇短文下標題,確實讓我苦思良久,但也讓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內心強烈的「期待」與「憂慮」。
我們所生存共有的臺灣社會,的確一天比一天開放、自由與多元,也愈來愈民主。看看今天年輕世代擁有那麼多以前我們從未有過的選擇,可以隨意追求夢想,甚至發揮個性至「奔放」的地步,除了為他們感到興奮,不能說沒有幾分羨慕。
一直以來,大家都在談論「民主」,最近說起「科學」似乎也愈來愈多。加總自己西歐北美待留的時日,不知不覺竟也超過了二十多個年頭。時間一久,對於所謂「西方」社會的觀察,日積月累,想想多少也有一點心得。
「民主」與「科學」早已是歐美國家生活的「日常」,深入社會大大小小角落,一如呼吸空氣那般自然。
不管家庭或學校,市場或議會,都可以看見「民主」與「科學」攜手而行,形影不離。這些國家能有如此讓人羨慕成就,固然經歷漫長奮鬥過程,才從過去的黑暗走到比較明亮的現代,然而為了維護並鞏固這個成果,他們今天所做的努力一點不少於從前。
我走在他們街頭,閱聽他們新聞,進出他們圖書館,可以清清楚楚感受到他們的社會人人一條心的努力與驕傲,社區與國家意識極其強烈。
基本上「民主」與「科學」不僅只是用來論說的概念,更是一種「活生生」的生活態度─小則決定了我們如何誠實面對自己,怎麼跟別人說話,應該選擇如何與家人朋友同事建立怎樣的關係,大則左右了我們如何闡釋過去歷史,如何看待這塊自己從小長大的土地,如何……
我常思考,這些「西方」國家究竟如何做到的?為什麼他們工作可以不必像我們這般辛勞,學位也不必念到我們這麼高,收入卻比我們優渥,生活比我們有品質?為什麼,難道我們不如人?
有一天,我終於看出來了。
因為他們普遍重視教育,尤其基礎教育,以及看重並追求「知識」的熱忱。是的,「民主」或「科學」可以教也可以學。就拿科學為例,從最基本問題「什麼是科學」開始,由小學三年級起步,整套教材包括了與科學相關的各種議題,「科學與社會」「科學思考」「為什麼需要科學」「假科學」「科學的限制」……同樣的一套,升上高年級,進入了初中、高中再各教一次,只是一級比一級更深更廣─不錯,他們從「小」三就開始學習(或說練習)這樣的「大」題目了。
我們都知道,「民主」不只是選舉,「科學」也並非僅等同電腦手機。我們也知道,吃飯要懂拿筷子,穿鞋要會繫鞋帶,想要學好從小就要教起,長大了才能做得更好,「民主」與「科學」,道理沒有不同。
校內如此,校外一樣。走進街上書店社區圖書館,只要成人閱讀的題目,幾乎都可以找到坊間出版的兒童或青少年「版」,琳瑯滿目,令人抑不住興奮。就拿手邊現有這本圖書館的書─You, Me and Empath─為例,對象是三至九歲的孩子,教他們什麼叫同理心,什麼是仁慈,什麼又是包容、惻隱與尊重……
是的,「人就是人」,小孩也是人,就看我們大人怎麼說怎麼教。這些從小就可以教了,若要等到長大,很多時候恐怕已經太遲。大家都說,拿筷子、繫鞋帶從小就要學起,「民主」與「科學」不也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