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撐起一個家?】只靠儲蓄,不會變有錢!
攢錢、買屋、存保險一生才能過得好?父母苦心叮嚀的理財投資觀,有可能是讓自己翻不了身的思想毒藥。
最近有個剛滿30歲的年輕上班族透過臉書粉絲團寫信給我,他說他月薪有4萬多,即便省吃儉用,銀行存款增加的速度還是很慢,他覺得應該投資賺錢,但一直過不了心裡認為投資是高風險、不務正業的關卡。
我問他何時開始覺得投資是不正當的行為。他說從還沒上學,父母就囑咐以後不可賭博跟玩股票,還加碼放送有親戚玩股票玩到妻離子散。他還說爸媽一輩子都沒有買過股票,靠著在區公所與私人企業上班的薪水,在南部買了一棟透天厝,還把3個小孩拉拔長大。
不少相類似的理財觀,透過從小跟父母相處的生活經驗與耳提面命傳遞:不要投資、保險多買一點、用定存籌房子的頭期款。這些無形中的意識,讓我們在人生重大金錢決策上,幾乎複製父母著的意念。甚至有朋友跟我說,即便他覺得投資是必要的,卻始終對投資賺錢存著一份罪惡感,一份做壞事、違逆父母的不安。
說來,50歲以上的爸媽會期待小孩不要投資,安分地靠薪水成家立業是有道理的。在他們成長、工作的1980年代,那是個每年GDP成長率跟銀行利率都有10%以上(沒錯,是現在的10倍!)的時代,那時在台北買房只要300萬,其他縣市更是不到200萬,就算一個月薪水1萬5,想買下房子也不是難事。
但是,多數人忽略的是:當時可行的理財觀,套用於現在的時空背景下,卻可能變成讓自己翻不了身的思想毒藥。
■過時理財觀,賠一生
迷思 1 :只靠薪水養家
低起薪與低薪資成長已成目前常態,這兩件事加在一起的威力,會讓薪水族生活愈來愈吃緊,別說買房,連退休都有問題。
最近有個剛滿30歲的年輕上班族透過臉書粉絲團寫信給我,他說他月薪有4萬多,即便省吃儉用,銀行存款增加的速度還是很慢,他覺得應該投資賺錢,但一直過不了心裡認為投資是高風險、不務正業的關卡。
我問他何時開始覺得投資是不正當的行為。他說從還沒上學,父母就囑咐以後不可賭博跟玩股票,還加碼放送有親戚玩股票玩到妻離子散。他還說爸媽一輩子都沒有買過股票,靠著在區公所與私人企業上班的薪水,在南部買了一棟透天厝,還把3個小孩拉拔長大。
不少相類似的理財觀,透過從小跟父母相處的生活經驗與耳提面命傳遞:不要投資、保險多買一點、用定存籌房子的頭期款。這些無形中的意識,讓我們在人生重大金錢決策上,幾乎複製父母著的意念。甚至有朋友跟我說,即便他覺得投資是必要的,卻始終對投資賺錢存著一份罪惡感,一份做壞事、違逆父母的不安。
說來,50歲以上的爸媽會期待小孩不要投資,安分地靠薪水成家立業是有道理的。在他們成長、工作的1980年代,那是個每年GDP成長率跟銀行利率都有10%以上(沒錯,是現在的10倍!)的時代,那時在台北買房只要300萬,其他縣市更是不到200萬,就算一個月薪水1萬5,想買下房子也不是難事。
但是,多數人忽略的是:當時可行的理財觀,套用於現在的時空背景下,卻可能變成讓自己翻不了身的思想毒藥。
■過時理財觀,賠一生
迷思 1 :只靠薪水養家
低起薪與低薪資成長已成目前常態,這兩件事加在一起的威力,會讓薪水族生活愈來愈吃緊,別說買房,連退休都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