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檳城半導體產業群聚 三大據點強攻IC設計

美中科技角力、地緣政治變數驟增,馬來西亞檳城(Penang)成為全球半導體大廠避風港。檳城長期發展半導體後段封測產業,已是全球供應鏈重鎮,馬來西亞據此進一步在雪蘭莪州、檳城、柔佛州等三大據點強攻IC設計,吸引國際大廠進駐。

檳城半導體聚落 磁吸效應顯現

清晨不到6點天色仍昏黑,檳城市區內主要幹道早已車水馬龍,車流從市區匯流延伸至工業區,工業區內大廠林立,新廠動工器具聲響此起彼落,人員和車輛川流不息,產業聚落效應活生生展現眼前。

從1970年代起,馬來西亞先在檳城峇六拜(Bayan Lepas)設立自由工業區,打造半導體後段封裝測試的重鎮。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家半導體和晶片業者在大馬設廠,其中在檳城和居林(Kulim)設廠比重超過一半。

通訊晶片大廠博通(Broadcom)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就出身檳城華人地區,包括美系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日本半導體廠瑞薩(Renesas)、德國車用晶片大廠英飛凌(Infineon)、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歐洲印刷電路板和封裝載板廠奧特斯(AT&S)、德國車用零配件大廠博世(Bosch)、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科林研發(Lam Research)、硬碟大廠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等,積極擴大布局檳城和居林兩地,例如英飛凌在2024年8月宣布,擴大在居林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晶圓廠。

檳城布局半導體封測 打造厚實供應鏈

測試介面廠穎崴在2023年5月於檳城設立業務及技術服務中心,穎崴東南亞區業務工程師Alex Tan向記者說明,半導體占馬來西亞整體出口值比重達40%,大多數為後段封測產品,馬來西亞貢獻全球半導體封測產品出口值比重約13%,檳城是主要基地。

台灣封測大廠日月光半導體早在1991年就前進檳城,積極在當地擴充先進封裝產能,中國封測廠通富微電、天水華天等也已插旗,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精密在2024年也啟動檳城設廠作業。

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也沒缺席,奧特斯和通富微電是晶片大廠超微(AMD)主要合作夥伴,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2023年12月上旬造訪馬來西亞透露,會在大馬設立數據中心;伺服器大廠美超微(Supermicro)馬來西亞廠也持續規劃出貨。

強攻IC設計 大馬企圖心強烈

馬來西亞已在封裝測試供應鏈打下厚實基礎,現在眼光進一步鎖定半導體上游,積極布局IC設計園區,展現強烈企圖心。

駐馬來西亞代表葉非比接受記者採訪分析,針對半導體產業,馬來西亞政府推出各項計畫,除了持續支持高階封裝測試廠商在當地擴大投資,大馬政府更在雪蘭莪州設立IC設計研發園區,布局IC設計產業,出身馬來西亞的群聯創辦人潘健成,積極參與其中。

除了在雪蘭莪州,葉非比指出,馬來西亞在檳城也積極規劃IC設計園區,2024年底,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宣布在檳城建置整合學院、孵化器等軟硬體設施的園區,推動「檳城州矽設計@5km+」計畫(Penang Silicon Design@5km+),進一步提振大馬本土IC設計產業與人才。

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長章遠智、穎崴東南亞區業務工程師Alex Tan指出,馬來西亞政府也在靠近新加坡的柔佛州,規劃「柔佛-新加坡經濟特區」,除了布局AI資料中心產業外,IC設計也是發展重點。

大馬本土IC設計嶄露頭角 微軟、英特爾進駐檳城

根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30家IC設計公司進駐檳城,觀察廠商布局,穎崴東南亞區業務經理CC Tan指出,除了大馬本土IC設計公司SkyeChip正嶄露鋒芒,微軟(Microsoft)也在檳城布局特殊應用晶片(ASIC)設計,鎖定AI晶片應用;英特爾旗下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設計商亞爾特拉(Altera),也在檳城駐點。

為發展IC設計,馬來西亞政府規劃到2030年,需要專才人數達6萬名,相關人才需求孔急。CC Tan指出,馬來西亞大學在全球評比位居前段,理工科系畢業的學子,多數在油氣產業和半導體領域就職,就業機會相對多。

不過馬來西亞發展高科技業,也面對新加坡的強力競爭。章遠智分析,新加坡許多高科技和製造業人才來自馬來西亞,薪資條件豐厚,對於馬來西亞理工科系專才來說,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而新加坡當地人才,較青睞投身金融業。

值得注意的是,章遠智表示,越來越多中國學生到馬來西亞留學攻讀碩士甚至博士學位,除了留學成本相對可負擔外,生活上也能較為適應,未來對於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人才供需影響,有待觀察。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財經新聞
人氣財經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