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師對談 專訪身心靈自然整合大師 卡芮娜

與自然連結
向內心深處探詢

卡芮娜與先生在泰國蘇梅島經營一家國際知名的海濱渡假別墅。她的丈夫約翰史都華John Sterwart是加拿大人,二十四歲便隻身前往喜馬拉雅跟一位瑜伽大師學習印度教濕婆派傳統文化。兩人相遇時,他二十九歲,她二十一歲。當時他全心投入修行,而她回到美國繼續求學。十年後約翰決定還俗,兩人結婚後從喜馬拉雅山區搬到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區。後來約翰被診斷有甲狀腺的問題,因此兩人便開啓了另一場靈性旅程,這一次他們試圖用各種方式尋找讓身體健康的方法,於是開始接觸像阿育吠陀、中藥等自然療法。

他們發現在治療甲狀腺問題上,阿育吠陀的草藥可提供很好的療效。喜馬拉雅山上片尋不到的新鮮藥草,卻讓他們在泰國找到了。因為約翰每天都得服用草藥,為此就待了下來。在一次工作坊中他們去到了蘇美島,經過一片叢林,走到海邊,約翰看到古早僧侶修行的洞穴,這個景象深深吸引了他。

約翰是一名瑜伽修士,有十六年的時間在喜馬拉雅修行。從第一年去到那裡開始就跟著上師住在洞穴裡,因此對類似的環境留有深刻的記憶與情感。進一步詢問,得知地主有心出售,經過幾番考慮,便決定把它買下來,蓋一間以養生為主的海濱渡假別墅酒店。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其實有很多人都想買這塊地,但都沒有成交。他們真心覺得它似乎就在等待他們夫妻的出現。

從二OO一年開始研究、規畫,算一算又過了十六年。一位是中醫師,一位是瑜伽修士,雖然兩人對飯店經營都沒有經驗,但卻也在真情推動下從不同的角度找到了服務人群的使命。如今卡馬拉雅已經是國際知名數一數二的高檔養生、養心度假別墅酒店,在夫妻二人的細心經營下,許多人在渡假之餘,也開始思索起生命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這段跟卡馬拉雅女主人卡芮娜的訪談。

現在連接過去
一切都已經預備好

賴佩霞:可否先談談你在泰國經營的度假勝地?那是個怎樣的地方?

卡芮娜:我的度假莊園名為卡馬拉雅(Kamalaya),意思是「蓮花之境」,以蓮花表達出我們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潛力。莊園所在的那片土地,至少曾有一百年被佛教僧侶所使用,其中包含許多古老的洞穴,有一種非常特別的遺世獨立與清澈感。這片土地所釋放出來的聖潔感,我想正是為何佛教僧侶上百年來一直選擇這裡作為修行之地的主要原因。

賴佩霞:可否談談你的成長背景、父母與家庭。

卡芮娜:小時候我住在墨西哥,父親是美國人,母親是墨西哥人。在我八歲時,他們離婚了。我的母親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獨自撫養三個女兒長大,提供我們最好的教育與生活。後來她再婚,嫁給一位很棒的男士,她為自己和我們作了最好的選擇。我們近幾年才聊起來發現她有通靈的天賦,同時天生就是一個療癒者,與夢境、異象、象徵有很深的連結。我對這個現象感到亢奮,這也解釋了我的家庭,特別是在我身上印證了透過母親而帶來的傳承。後來我看到自己的天賦,不再否認自己靈魂深處的承擔,以及在人生中必須扮演的角色,包括為何成為中醫師和詩人。

對我來說,母親幾乎是我的一切,當然父親也很重要。我們家很早就開始吃素的飲食習慣,因為我的姊姊在小時候得了癌症,必須吃素,她渴望自己能夠痊癒,所以她去學靜心。我十四歲時,她帶我去上靜心課。二十一歲時,已經練習靜心七年,吃素一段年日,除了淨化身體,也淨化自己的生命能量、感覺、情緒。

而我的父親在美國一家食品公司工作,他種了許多植物,常常分送給我。他很喜歡農業和植物,喜歡大地與居住在其上的人們。我選擇學習中醫,不是因為喜愛針灸,而是因為喜愛藥草。由此可見,我的父母對我都有深遠的影響。

給自己一點時間
與大地連結

賴佩霞:從你身上我看到不同文化的融合,你也從至愛的長輩身上學到尊重大自然,這俱有相當的意義,人類為了文明與經濟的發展,打壞了與大自然的連結。談談大自然給你的感動。

卡芮娜:如果我必須說明自己接觸比較多且深入的傳承,我想是透過中醫的途徑與大自然連結,因為我們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的老師是印度人,但是他超越印度文化和那些傳統,因為他認為人類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被大自然深深影響。我從這當中學會如何平衡自己,如何讓自己回到覺知。

我看到某個浩大的實體,以祂作為我的中心。我與更大的景象連結,以超越的角度去看每件事。我喜歡看小孩在草地上翻滾,但也看到有些家長不准孩子這樣做;其實那是孩子與大地連結的一種方式,每個植物都存在它的意識,應當多加鼓勵才是。

賴佩霞:大自然對你來說具有什麼樣的價值?

卡芮娜:它讓我學到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個是我必須要騰出時間與大自然連結,即便只是從辦公室步行回家,都要找機會與大自然連結,盡可能讓此成為日常生活的習慣。我記得在我學習中醫時,有一位老師來自北京,看起來像佛陀,他經常練氣功並作許多養生運動。有一天,我與一位同學為了一點小事起爭執,我們彼此咆哮,我全身發抖同時感到非常沮喪,然後我去找這位老師,請他幫我想想辦法。然而,他只咯咯笑,說:「你為何因一件小事而沮喪,你明知道她不是一個快樂的人,為什麼還在意她所說的話,受如此大的衝擊?」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魅麗雜誌 115期/ 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