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杜方琪

藉花精回到平衡 不再受他人情緒影響

杜方琪

花精之父巴赫醫師說:「我們的情緒就像一面鏡子,情緒只是把內心的狀態反射出來,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情緒認識自己。」

「自然界都有種我們看不見的能量,或是好的磁場。當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遼闊的大海,大海就在療癒你。使用花精,就像是我們到森林裡面散步、看看海、看看天空,有相似的療癒效用。」花精師杜方琪形容,花精就像是一種陪伴者,提醒自己的情緒回到軌道的方式。

好情緒
能量就順

最早的花精創始者,是英國的巴赫醫師,曾經有一位婦人因為嚴重氣喘前來求診,在看診過程中對巴赫醫師提到自己非常擔心在外地工作的兒子,怕他生病或遇到意外。後來再次遇到同一位婦人時,她很開心地描述自己的兒子已經回家,自己氣喘也不藥而癒了,於是巴赫醫師開始注意到,有些身體的病痛可能是情緒引起的。

主流醫學都在處理結果,就好像村落周圍的堡壘已經毀壞,卻沒有人想到應該要趕緊修復堡壘,於是不斷有敵人攻打進來,所有的人都忙著處理死傷的村民。巴赫醫師不斷地思索有沒有其他讓更多人保持健康的方法。後來他在森林中發現,當他接觸某些植物的時候,似乎感受到花朵與他對話。進而發現花瓣的朝露有治癒情緒的力量,便著手進行研究,一直到最後一共完成三十八種花精,就是現在花精療癒的始祖--巴赫花精。

有些第一次見到花精的人,覺得這個似乎是很高深的學問,不知道如何開始。杜方琪表示,不需要把花精想得太難,其實每個人都有這種覺知能力,就像有時候突然很想吃某種食物,或是當我們看到一本書、一句話時,會觸動生命經驗,覺得非常感動。只要讓自己靜下來,就能夠提起我們生命裡的覺知。當我們有覺知時,再去觀察內在需要的東西,就能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花精就像是你的花園裡面有很多植物,當今天我很想念九層塔炒蛋時,我就去花園摘九層塔。如果今天覺得心情有點低落,莫名地憂鬱,那就從花精盒裡面拿出,處理莫名地憂鬱的『荊豆」花精來使用,很簡單地就可以讓我們回到平衡的狀態。」

畫清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