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專家:高風險族群面臨「重症」危機,政府應放寬抗病毒藥使用條件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專家:高風險族群面臨「重症」危機,政府應放寬抗病毒藥使用條件

受到新型Covid-19 KP.2/KP.3變異株影響,國內新冠肺炎感染人數激增,引發民眾不小恐慌。專家表示,此波疫情來勢洶洶,民眾不可小覷,提醒有慢性疾病、65歲、肥胖等高風險族群,做好防護措施,並建議施打XBB疫苗,一旦染疫出現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預防重症及死亡風險。

疾管署日前宣布國內進入第6波新冠肺炎疫情後,感染人數不斷飆升,中重症及死亡通報個案也翻倍成長。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秀熙表示,此波疫情不輸第5波疫情,尤其50-64歲族群染疫後,容易演變成中重症,呼籲此年齡層及65歲以上長者,施打XBB疫苗預防中重症的發生。

陳秀熙:50-64歲族群染疫後易發生重症

陳秀熙從國際趨勢分析此波新冠肺炎疫情,美國目前以 KP.2 和 KP.3 變種病毒為主,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在西部地區還出現了新型變種病毒 LB.1,從過去歷史經驗來看,LB.1有可能成為今年冬天的主要流行病毒株。他強調,目前台灣雖然JN.1 變種仍是主要流行株,但KP.2 和 KP.3 變種病毒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他分析指出,台灣中重症趨勢圖顯示,50-64歲的中重症比例在6月顯著上升,主要受到KP.2 和 KP.3 變種病毒影響;0-49歲的中重症比例雖然偏低,但仍受KP.2和KP.3影響。比較值得關注的是,目前65歲以上的長者,染疫後發生中重度的比例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根據統計,此波疫情50-64歲發生重症的比例為50歲以下的為12倍,與JN.1流行趨勢相似,顯示出這類變種病毒在台灣以達到流行,並對老年人造成嚴重威脅。陳秀熙直言,雖然新冠病毒已流感化,但國人不能輕忽KP.2和KP.3變種病毒的傳播力,尤其有慢性疾病、免疫疾病及老年人更應做好防護,以免染疫後病情加重。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專家:高風險族群面臨「重症」危機,政府應放寬抗病毒藥使用條件

此波新冠疫情將在7、8 月達高峰

至於這波疫情何時趨緩?陳秀熙觀察發現,最早流行KP.2 和 KP.3 變種病毒的紐西蘭,從4月開始病例數和死亡率顯著上升,但隨之又迅速下降,整體流行區間大約為2個月,比JN.1流行長達6個月的周期還短,而同樣的趨勢也出現在澳洲。因此他推測此波疫情將在7-8月達到高峰,9月才會趨緩。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研究顯示,KP.3和LB.1變種病毒在加拿大、英國、美國等歐美國家流行比例逐漸上升,JN.1流行比例逐漸下降。其中,KP.3和LB.1的相對有效再生數(Re)均高於JN.1,分別為1.2與1.4,由此顯示,新變種病毒具有更強傳播能力。也就是說,以後如果台灣出現LB.1變異株,其傳播力更甚KP.3。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專家:高風險族群面臨「重症」危機,政府應放寬抗病毒藥使用條件

醫:做好「2」件事、「1」關鍵 防重症

面對KP.2 和 KP.3高傳播力,民眾該如何防範?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顏啟華表示,民眾只要做好2件事,首先口罩戴好戴滿、勤洗手;再來就是施打XBB疫苗預防中重症的發生,特別是高風險族群。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染疫出現不適症狀,務必得掌握用藥的5天黃金期,預防重症及死亡效果最好可以達到9成。

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也表示,高風險族群染疫出現症狀一定要服用抗病毒藥物,可預防重症及死亡。目前政府針對高風險群族只要符合條件,都提供使用抗病毒藥物,但時間點是「關鍵」,必須在出現有症狀的5天內,即病毒在人體作用的時間,完成用藥療程,才能發揮救命藥的最好效果。

很多民眾擔心服用抗病毒藥物會引發作用,王復德解釋,目前國內進口的兩款口服抗病毒藥物在過去幾年的疫情期間,已經累積大量使用經驗,也清楚適用何種病人,而國際治療指引目前建議優先使用倍拉維,因為臨床試驗顯示,其預防重症、死亡的效果比較好,可以達到9成;若因為藥物相互作用無法使用倍拉維的病人,也能用莫納皮拉韋,效果亦達4、5成。

誰是高風險族群?

根據疾管署臨床處置指引,符合具高風險因子條件者,包括:

  • 65歲以上
  • 孕婦、產婦(產後六週內)
  • 慢性病(氣喘、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炎、結核病、慢性肝病)
  • 失能、精神疾病、失智症
  • 吸菸、BMI≧30
  • 免疫功能疾病

但顏啟華認為,從國際趨勢來看,吸菸者染疫後因重症住院的比例是一般人的1.72倍,即使戒菸者也達1.27倍。他呼籲政府應放寬抗病毒藥的使用條件,降低重症住院及死亡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國外也研究發現,60歲染疫者發生重症的比例並不輸65歲以上的長者,因此專家學者呼籲政府在藥物備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有條件開放使用。


新冠變異株來勢洶洶!專家:高風險族群面臨「重症」危機,政府應放寬抗病毒藥使用條件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諮詢醫師: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顏啟華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秀熙



最新健康新聞
人氣健康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