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幸福不留遺憾 花蓮慈濟醫院特調「魔法泡泡」

回味幸福不留遺憾 花蓮慈濟醫院特調「魔法泡泡」
在重陽節敬老佳節前夕,花蓮慈濟醫院心蓮病房團隊,經過近一年的測試與研發,在10月27日推出全新研發成果「魔法泡泡」,專為因吞嚥功能退化、無法進食的長者與重症病人設計,藉由將飲品轉化為安全可入口的「味覺泡泡」,讓他們重新感受「吃」的溫度與記憶。

「這泡泡的泡麵味很香很濃,而且一下就化開,感覺就像是自己吃到泡麵。」試吃大隊一人一湯匙,細品泡泡的味道,紛紛驚呼很神奇。試吃民眾黃先生說,一般人平常不太會特別去想到病人的需求,更不會想到要替他們研發這樣的東西,但花蓮慈院願意為了病人的食慾與感受,投入時間做這麼細膩的實驗,真的很難得、也讓人非常感動,對病人來說,這樣的味道能滿足他們的食慾,也能帶來快樂與安慰,真的很厲害!

林欣榮院長笑說,對他來說人生中印象最深刻的味道就是「泡麵」,剛好團隊就示範這味道。味道能帶來滿足,也能帶來快樂,對於長期無法進食的病人而言,能夠再次感受到熟悉的味道,是一種療癒。「魔法泡泡」讓這個願望成真,讓病人即使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仍能嚐到回憶裡的幸福滋味,帶著歡喜與圓滿離開,這真的是功德無量。

心蓮病房護理長江青純表示,在臨床上看到很多長期臥床的病人,因為插著鼻胃管,長時間嘴巴沒有吃到東西,或末期病人因為結構改變、疾病影響等導致想吃不能吃等,其實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在生命的最後,都會很在意能不能吃,藉由把飲品換成泡泡,讓病人既聞得到味道又可以安全地吃進嘴裡隨即化開。

2024年,心蓮病房團隊在照護一位50多歲頭頸癌病人時,發現無法進食的他,仍懷念著每晚睡前那杯威士忌的味道,江青純回憶,儘管他當時喝不了,也要聞著威士忌的香味後再入睡,而這份「想再嚐一次味道」的心願,是團隊研發的起點。

江青純說,這源自去年英國安寧院的社工師來到花蓮慈院交流,提及以泡泡輔助病人安全進食,團隊受到啟發後,嘗試購買英國的原料與機器,卻因缺貨而受阻,但團隊不想放棄病人的願望,進一步從分子料理概念中找到靈感,使用常用於魚缸內的家用打氣機代替昂貴的進口設備,同時跨團隊研究粉末成分,發現加入大豆卵磷脂能將液體轉化為綿密泡泡,並搭配隔水加熱攪拌均勻後,放入打氣機打氣,使泡泡細緻穩定、不嗆咳,經多次實驗終於成功研發出「魔法泡泡」。

「我們不只是針對末期病人,而是希望能滿足每一個病人的期望。」院長室資深顧問兼緩和醫學中心主任王英偉表示,團透過各種方式,盡力讓病人感受到生活品質的提升,味覺、嗅覺、視覺、聽覺與觸覺,都是人生重要的感官體驗,他們用心守護這些感覺。其實,這並不困難,製作魔法泡泡也不需要高昂的費用,每一個家庭都能做到,只要願意用心,每個人都可以為家人營造出屬於他們的幸福滋味。

只要是液體,都能變成入口即化的味覺泡泡,團隊已為病人調製了咖啡、果汁、木瓜牛奶、紅酒、四神湯、香菇雞湯等,讓患者在不嗆咳的前提下,重新感受食物的香氣與滋味。祥雲老人長期照顧中心護理長黃佳慧分享,當初看到魔法泡泡1.0時,他們就已經非常興奮,因為在長照機構裡,照顧的多是臥床或失智的長輩,其中有些還合併中風等狀況,看在眼裡都覺得有些心疼,若能在生命的後期,甚至不必等到最後階段,就能讓長輩再次嚐到記憶中的味道,那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而他們實際應用於照護現場,看見長輩們露出久違而滿足的笑容,對照護團隊來說,就是最大的感動。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生活新聞
人氣生活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