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研究加熱式菸品 台韓學者發現可降低有毒熱裂解產物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近日於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發表的最新研究〈傳統紙菸與加熱式菸品所產生之有毒熱裂解產物的比較〉,由韓國漢陽大學教授權一瀚與國立成功大學新教陳維授領銜的台韓跨國研究團隊,發現加熱式菸品採用「加熱而非燃燒」,可有效降低多種有毒熱裂解產物的產生,相較於紙菸對人體潛在危害明顯較低。
過去研究證實,紙菸的主要健康風險來自燃燒過程。當菸草燃點超過攝氏400度時開始燃燒,並釋放逾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約70種為已知致癌物質,包括多環芳香烴、亞硝胺、一氧化碳與多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長期暴露恐導致呼吸道疾病、心血管問題及免疫系統損害。
這份台韓合作最新研究報告「Comparison of toxic pyrogenic compounds derived from conventional cigarettes and heated tobacco products」,透過模擬實際吸菸條件,比較紙菸與加熱式菸品在高溫條件所釋放的37種熱裂解產物。研究顯示,紙菸燃燒溫度可達攝氏800度,生成大量有害物質;加熱式菸品僅以約攝氏350度加熱,產生的熱裂解產物顯著減少。
進一步分析致癌風險,發現若以尼古丁為基準進行標準化,加熱式菸品的致癌物質曝露量僅為紙菸的一半以下。研究團隊表示,加熱式菸品目前已成為部分吸菸者轉換使用的替代品,該研究結果再次證實其在有害物質減量上的潛力,對於未來公共衛生政策、產品風險評估及科學討論提供重要依據。
照片來源:unsplash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川普推減害菸控政策 毒理博士批台灣審查機制失衡:應以科學法理審加熱菸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 記者:胡 照鑫
- 更多生活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