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家族「彰藝園」 陳韋佑九年鋪就布袋戲接班路 (2 年前)
「做布袋戲,沒用啦!」陳韋佑的祖父陳峰煙中氣十足地說著六、七十年前的趣事,卻也不忘轉頭給金孫一句肺腑之言。陳韋佑曾是攝影師取景鹿港的小小模特兒,七、八歲的他站在板凳上操偶,氣勢十足。他記得,… 詳全文
傳統結合創意 陳建霖「雷音劇坊」響徹雲霄 (2 年前)
一邊熟練地雕刻布袋戲偶頭,三兩下就看出了輪廓,一邊用流利的台語說:「下次我想要刻自己。」今年27歲的青年藝師陳建霖靦腆笑著,曾有機緣雕刻副總統賴清德的頭像,三天的時間刀出的模樣,入木三分,神情… 詳全文
西瓜哥哥「轉大人」 李岳不惑之年的新人生 (2 年前)
伴隨許多台灣兒童成長的「西瓜哥哥」李岳,很多人一定很難相信他已經年過40了。即使年屆不惑,歲月似乎沒有在他身上留下痕跡,本人依舊看起來相當年輕,眼神乾淨、明亮,談話間散發著濃濃的童心。 儘管外… 詳全文
頂著超級光環 「亦宛然」第四代李奕賢突破自我 (2 年前)
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是富二代,可以少奮鬥二十年,但大樹底下不一定好乘涼,個中滋味李奕賢最清楚。從阿祖李天祿創立「亦宛然」掌中劇團,傳給阿公李傳燦經營,伯公陳錫煌(從母姓)78歲時另立新團,再到李… 詳全文
傳統布袋戲 後生可期 (2 年前)
每年黃曆二月初二,是台灣民間信仰中,大管家「土地公」的誕辰,也是民俗中的「頭牙」或稱「龍抬頭」的吉日。每到這天,各土地公廟前依例請來布袋戲團前來扮仙祈福。即使台灣早已脫離農村社會,擺下盛大謝… 詳全文
遠見現場直擊〉台商拓荒渡紅海,前進埃及新藍海 (2 年前)
2023年伊始,當世界的眼球全聚焦在美國貿易、晶片及太空爭霸戰,彷彿世界都只繞著美中兩國跑時,殊不知,卻有一個地方,無畏大國間的烏煙瘴氣,在三年疫情中,默默地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根據標普全球市調… 詳全文
俄烏戰爭週年,全球化已死還是巴爾幹化? (2 年前)
當您閱讀到本文時,或許您正徜徉於煙花三月的櫻花林下,在落英繽紛中翛然地度過228連假。但曾有多少人還記得,在去年的2月24日,自普丁在莫斯科黎明時分,無預警地向全世界放送了一支「向烏克蘭宣戰」的直… 詳全文
陽明經營埃及27年,憑靈活調度突破斷鏈危機 (2 年前)
蘇伊士運河是全球交通最繁忙的水路要道之一。陽明海運看準市場潛力,早在1996年就插旗埃及,歷經茉莉花革命危機後站穩腳步,不僅業績連年成長,更練就一批國際化人才。 航運在這幾年可謂正逢多事之秋!無… 詳全文
企業在瘋的綠色存款是什麼?為何讓銀行承作飆百億? (2 年前)
綠色投資、ESG、永續、減碳,絕對是這兩年企業最夯關鍵字,而2023年更興起一股「綠色存款」浪潮。「綠色存款」是什麼?企業是看在哪一點賺更多,因此趨之若鶩? 綠色存款,似乎成為銀行業的新風潮。像是國… 詳全文
政府一夜間急關水龍頭,中小建商快渴死? (2 年前)
政府連推11波打炒房政策,建商的營造成本原已倍增,土融還降至五成、甚至已借不到錢,且須在18個月內動工,否則要收回貸款;加上去年下半年起預售屋急凍,恐引發中小建商倒閉潮。 近兩年,政府共祭出11波… 詳全文
二通物語.木都風情 慢漫走回「嘉」 (2 年前)
「一府二鹿三艋舺」,描述清領時期台灣政經重心由南往中北部開墾的歷程,但你知道位處西部平原心臟地帶的嘉義,是比台南更早建起城柵,比高雄更早發展工業的城市嗎? 舊稱桃城、諸羅縣的嘉義市,其木柵城… 詳全文
雙濱慢食光 品嚐阿美族大山大海的餐桌 (2 年前)
鯨豚色的大海拍岸,依山而建、色彩明豔的原鄉部落,一處處面向大海的小教堂。比國外還要遙遠的雙濱,沒有什麼眾所皆知的熱門景點,卻有著難得的安靜、閑逸,吸引著旅人一次又一次地回來。 拜訪雙濱,沒有… 詳全文
漫遊西拉雅 玩賞廢墟的華麗變身 (2 年前)
隨著國際旅遊復甦,台灣也張開雙臂,迎接旅人來探索地方之美。這回,《光華》前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探訪具永續概念的景點:舊軍事訓練場化身景觀綠建築;鄉村廢墟加上新意,成了有美感的大型遊戲場;荒廢… 詳全文
甜的滋味 記憶中的「糖金歲月」——糖蔥 (2 年前)
生命有兩種甜,一種是吃在嘴裡,一種是甜在心裡。過年、婚慶時吃糖,我們以「呷甜甜」的吉祥話祝福對方,正是因為糖的甜蜜滋味,象徵幸福與美好。 19世紀中期前,糖是稀缺性的珍貴食物,現在則是唾手可得… 詳全文
品味.宜蘭特調 與時光共舞的釀造滋味 (2 年前)
起司、味噌、葡萄酒,這些經過時間醱酵蘊釀的美食,皆是餐桌上的日常料理,有「東方起司」之稱的豆腐乳、釀造醬油,則是東亞飲食脈絡中普遍的醱酵佐料。台灣東北方的宜蘭縣,釀造環境優良,早年家戶自製豆… 詳全文
跨海直擊一場輸不起的能源轉型戰,德國典範如何做到? (2 年前)
環保意識、綠能產量向來被視為世界優等生的德國,卻因為一場烏俄戰爭,讓亮麗成績背後的種種未竟之業,揭露在世人面前。 這場由戰爭點燃的能源安全總體檢,對於曾經從二戰餘燼中崛起的德國,究竟是危機還… 詳全文
繼黃金、美元後,加密貨幣能否成為國際清算貨幣? (2 年前)
比特幣(Bitcoin)或其他加密貨幣,有可能成為國際清算貨幣嗎?2022年幣圈鬧出許多崩盤事件,幣價也連連大跌後,想必許多人會馬上搖手說,絕對不准!不過,在反對之前,不妨先回頭了解黃金本位與美元本位… 詳全文
少子化、一年兵雙重打擊,企業缺工雪上加霜 (2 年前)
台灣少子化嚴重,加上兵役延長,已可預見未來勞動力人口大幅減少,各產業將面臨缺工衝擊,政府有解方嗎? 台灣義務役役期恢復一年,不僅涉及國防事務,也影響到社會層面。近年來,台灣少子化的後遺症日趨… 詳全文
CES台廠進擊〉鴻海、宏達電登入,元宇宙迎來神隊友 (2 年前)
車內元宇宙成形中,台灣成熟細緻的電子供應鏈也沒缺席。鴻海集團MIH的未來車大計,宏達電的元宇宙擘劃,兩大公司如何推進? 未來車與元宇宙,兩個不相干的概念,在2023年,因為車用自駕系統推進,以及虛擬… 詳全文
綠能向前衝1〉邁向「氫能共和國」 德國還要過三關 (2 年前)
長久以來,可達成零碳排的氫能,被稱為「未來的燃料」。隨著全球氣候變遷日益嚴重,加上化石燃料價格高漲的進逼,氫能變成刻不容緩的國家大計。未來,真的要來了嗎? 走入結構整齊、頗具綠意的德國愛爾朗… 詳全文
時光與鹽譜出海鮮協奏曲 鹹膎與烏魚子的滋味 (2 年前)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醃漬是食物保存的智慧,沿海地區的居民將新鮮海產以鹽巴醃存,只要一小片鹹「膎」(台語讀kê)就能吃下整碗飯,支應常民的簡樸生活。而在宴席、年節才有機會吃上一口的烏魚子,則展現了… 詳全文
台菜裡的醃漬味 酸菜、筍乾、破布子 (2 年前)
醃漬封存了時光的味道,讓蔬菜昇華成另一種風味。探究醃漬蔬菜,不僅能了解當地風土,也能聆聽在地人與食物的故事。從採收、清洗、調味醃漬、日曬,每道工序馬虎不得,也成了在地人生活的一大部分。經年累… 詳全文
巷弄裡的隱版風景 敬,自由奔放的鐵窗花 (2 年前)
大家都愛追隱藏版扭蛋,但你知道風景也有隱藏版嗎? 下回到台灣來,建議你探訪小路,找找藏在小巷弄裡,有點年紀的老房子,你會發現許多民宅的建築立面充滿物外之趣,看洗石子的外牆,色彩繽紛的老花磚,… 詳全文
台灣古早味零嘴 鹹酸甜的滋味 (2 年前)
台灣40~50年前,夏天最熱銷的冰品是「四果冰」,一大碗清冰,撒上四種蜜餞,像是:木瓜籤、李仔糕、楊桃乾、李仔鹹(仙李)等等,是上一代甜美的回憶。台灣生產的水果多元且量多,早期農夫為了解決產量過… 詳全文
時間堆積的風味 餐桌上的垂涎肉香 (2 年前)
在冷藏設備尚未問世的時代,人們想要長久保存食物,著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前人善用天然資源,結合智慧與創意,成就了讓人吮指懷念,如義大利帕瑪火腿、西班牙伊比利火腿、金華火腿、湖南臘肉等的美味… 詳全文
倉促解封亂象生 中國經濟復甦前景堪慮 (2 年前)
中共突如其來地解除極端清零政策後,沒有迎來民眾「報復性消費」,而是集體陷入搶藥看診恐慌。中國經濟仍受疫情和政治箝制影響,不僅拖累復甦力道,更令人質疑能否恢復過往榮景。 中共倉促解封 民眾恐慌搶… 詳全文
嗆要廢除ECFA的本意是什麼? (2 年前)
面對中國對台灣出口的鳳梨等水果、石斑魚等水產,以及對極多食品採取禁止進口或其他刁難的政策,有些人諷刺式地說政府何不廢除馬政府和中國簽訂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Cross-Strait Economic C… 詳全文
中草藥批發第三代 「享嘉」無香精杏仁茶收服消費者 (2 年前)
自清朝開港以來,依傍淡水河,大稻埕成為台灣南北雜貨、茶葉藥材主要的通商貿易集散地。日治時期,中藥材批發零售中心就在迪化街,聚集超過百家中藥行。 近幾年中草藥行經營困難,店面一家一家收。原因不… 詳全文
回顧世界三年抗疫背後的政治考量 (2 年前)
2019年12月,新冠疫情COVID-19在中國武漢爆發,中國從此使用封城方式抗疫,後正式名之為「清零」。2022年12月,新冠變種Omicron在中國大爆發,預測疫情高峰將持續1至2個月,中國政府的抗疫方針立刻從「壓… 詳全文
其實「財務自由」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2 年前)
最近幾年,身邊有幾位朋友陸續離開職場,去當志工或閒雲野鶴了。他們沒有四處張揚,但我粗略估計,應該老早就超過財務自由的門檻。另外,財經書籍、雜誌或部落格近來也報導了許多理財達人財務自由的故事,…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