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政治 人氣政治
走一段歷史的路徑 古道上的神鵰俠侶

走一段歷史的路徑 古道上的神鵰俠侶 (2 年前)

從大航海時代就被世界認識的島嶼——台灣,有著多元的族群背景,藏著豐厚的故事。上個世紀末延燒至本世紀的「台灣學」,鼓舞了許多台灣人對內去研究台灣。 1976年楊南郡和當時已結識的登山好手徐如林,一… 詳全文

與海龜相遇 小琉球的永續旅遊

與海龜相遇 小琉球的永續旅遊 (2 年前)

小琉球,台灣離島中唯一的珊瑚礁島嶼,長期以來居民多以漁業為生,而有「船長多、寺廟多、校長多」之稱。近年因著得天獨厚的珊瑚礁環境與清澈的海水,吸引海龜棲息,成為與海龜相遇的絕美景點,陸上則有大… 詳全文

小磁磚.大歷史 聽堀込憲二說「磚」情

小磁磚.大歷史 聽堀込憲二說「磚」情 (2 年前)

近年來很夯「路上觀察學」,各式的走讀活動,把眼光放在庶民的日常所見,嘗試從街頭的吉光片羽,如一幅廣告、一塊招牌、建築一隅,說時代的風花雪月;他們講述的不是「大歷史」,而是見微知著的「小時代」… 詳全文

美食王國之名從何來? 曹銘宗×翁佳音的食物歷史探源

美食王國之名從何來? 曹銘宗×翁佳音的食物歷史探源 (2 年前)

走過農業時代的長輩說,米飯比麵條更有飽足感。俗語說:「適口為珍」,這樣的狀況,說明了「胃納」的特性,人會習慣自小被餵養的食物,進而發展出飲食上的偏好與習慣。 坊間咸認,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詳全文

台灣美術之光 走過孤寂與代代相續的文化薪火

台灣美術之光 走過孤寂與代代相續的文化薪火 (2 年前)

這兩年,台灣美術熱鬧非凡。消失近半世紀的裸女大理石雕〈甘露水〉重現於世,並指定為國寶。 「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經典再現─台府展現存作品特展」、「進步時代─台中文協百年的美術力」、… 詳全文

開發AI口說學習平台 EZ Talking助攻語言教學升級

開發AI口說學習平台 EZ Talking助攻語言教學升級 (2 年前)

ChatGPT的問世,可以說在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領域一石激起千層浪。在龐大資料庫以及前期訓練的支援下,AI的精準度日益提高,而AI語音辨識運用範疇也越來越廣泛,從智慧音箱到智慧家庭… 詳全文

長期投資人需設立投資公司嗎?

長期投資人需設立投資公司嗎? (2 年前)

又到了繳納綜合所得稅的季節。長期投資人,看著逐年增加的稅額,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這是財富累積的必然結果。但股息逐年增加,要繳的稅當然也就增加了。雖說納稅是義務,有所得就要繳稅天經地義… 詳全文

企業賺愈多錢並不表示對社會的貢獻愈大

企業賺愈多錢並不表示對社會的貢獻愈大 (2 年前)

常有人說:「做生意或企業的目的和責任,就是賺錢。」因此以這句話做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教條,合理化企業或其經營者的各種行為和主張。或者以為,賺愈多錢的人,就是愈有能力和對社會愈有貢獻。但這句話並不… 詳全文

《長春事件》在台發酵 「中國漫畫天王」談命運的峰迴路轉

《長春事件》在台發酵 「中國漫畫天王」談命運的峰迴路轉 (2 年前)

2022年,加拿大電影協會(Telefilm Canada)破天荒提名中文電影《長春事件》代表該國角逐奧斯卡「國際最佳影片」。這部電影運用紀錄片結合動畫片的全新手法,主創漫畫家更罕見地以敘事者身分出鏡──「中… 詳全文

別讓社群媒體偷走記憶力

別讓社群媒體偷走記憶力 (2 年前)

隨著社群媒體(Social Media)平台的爆炸性擴散,人們花在社群媒體上的時間越來越多。但研究表明,這種人與技術之間的新型互動形式對人類產生的影響日漸明顯,它正在改變我們的記憶能力。 社群媒體改變人… 詳全文

火雞大王蔡世緯鍾情竹編 緬懷所向披靡的竹之盛世

火雞大王蔡世緯鍾情竹編 緬懷所向披靡的竹之盛世 (2 年前)

近年循環經濟議題再起,竹子成為注目焦點,然而台灣在農業社會,曾經遍地是竹管厝(竹管屋),竹子生長速度快、纖維堅韌,可做承重牆,加上木頭,鋪上五至六公分厚的茅草,就是屋頂。進入工業社會後,過往… 詳全文

人與森林共好 種樹夢想家 宋文生

人與森林共好 種樹夢想家 宋文生 (2 年前)

屏東縣霧台鄉魯凱族宋文生,早年放棄公職,跟著耆老在山林間,種植台灣原生種樹木。40年來他專心做一件事——種樹,守護傳統獵場,也守護山林。他與家族無私、慷慨的動人故事,啟發我們關心身處的環境,讓… 詳全文

老樹情緣 聽樹的故事

老樹情緣 聽樹的故事 (2 年前)

「我在,樹就在了。」鄰里社區、鄉間或校園,常見健壯的老樹與人們四季相伴。它守著土地,見證環境變遷,宛如一本地方志,但你可曾探詢過這老樹的身世?現在就拉張凳子,坐在樹下聆聽它與在地的故事。 驅… 詳全文

樹,島嶼的說書人 人樹之間

樹,島嶼的說書人 人樹之間 (2 年前)

「各位先生、女士,本航班即將降落桃園國際機場,目前地面溫度是舒爽的攝氏24度,正好是春暖花開的春季,台灣各城市的行道樹部分正在換新裝,以不同的色彩妝點城市的路徑,觀光之餘,建議可留意他們的春夏… 詳全文

台灣人拜什麼? 民間信仰的多神宇宙

台灣人拜什麼? 民間信仰的多神宇宙 (2 年前)

台灣的廟宇風景,除了雕梁畫棟的建築形式外,你總會看到手裡持香的人,凝神專注在祈願;或在每個月的特定日子,你也會看到有人家把桌子搬到戶外,桌上擺滿各式的食物供品,一旁金爐燒著金紙。這些屬於台灣… 詳全文

神木之島 高大上的參天神木

神木之島 高大上的參天神木 (2 年前)

「原來我們一直和這些古老美好的大樹,生活在同一座島嶼上。」 「找樹的人──巨木地圖計畫」主持人徐嘉君說。 夏至前的暖陽穿透樹冠層,不遠處傳來黃腹琉璃鳥「伊悠!伊悠!」昂揚的叫聲。「好高大啊!」… 詳全文

傳承台灣「美好年代」 掌中戲大師陳錫煌的人生寶典

傳承台灣「美好年代」 掌中戲大師陳錫煌的人生寶典 (2 年前)

掌中戲,又稱布袋戲,是一門曾在大宅院中才能欣賞的精緻藝術,在清朝同治年間傳至台灣。一百五十年間,歷經日本殖民政府打壓、遷台的國民政府實施戒嚴令斷絕外台戲、電影藝術興起,掌中戲從各大廟口眾人矚… 詳全文

整合AI、大數據 房地產業數位轉型持續進化

整合AI、大數據 房地產業數位轉型持續進化 (2 年前)

房地產科技(Property Technology,簡稱PropTech)為房地產與科技的結合,用大數據、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航拍技術、虛擬實境等方式,協助房地產和建築業進行不同環節的運作。 … 詳全文

投資股票需緩緩致富

投資股票需緩緩致富 (2 年前)

認真做股票,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犯了二種行為謬誤。現在,讓我們來看一個假設性的案例。 某甲自讀書時代即成績優異,冠絕群倫。他自創一套讀書方法,不論文科、理科總是可以讀得很好,並在大型考試中脫穎… 詳全文

全球化是死了還是將得到新生命?

全球化是死了還是將得到新生命? (2 年前)

全球化是過去幾十年描述世界趨勢最重要的用語,但近年來各界對全球化有很多反思和批評,過去領導全球化的美國更採行了不少好像違反全球化的政策,不少人說現在是在反全球化、去全球化、甚至全球化已死。然… 詳全文

亞洲偶戲文物典藏家 林經甫的斷捨離之道

亞洲偶戲文物典藏家 林經甫的斷捨離之道 (2 年前)

「以前我讀日新國小,去學校一定會在書包放布袋戲偶。」大稻埕納豆劇場裡,林經甫細數與偶戲的淵源:「下課10分鐘趕快拿起來,人不能打架,但可以用戲偶跟隔壁翻來翻去。」右手掌比著飛天遁地的手勢,彷彿… 詳全文

蔡介欽首創機能布襯衫 穿商務襯衫也能跑馬拉松

蔡介欽首創機能布襯衫 穿商務襯衫也能跑馬拉松 (2 年前)

「一開始沒有人覺得我是認真的!」衣十五(E15)創辦人蔡介欽說:「現在證明我不是異想天開。」儘管台灣紡織產業是全球機能性布料的供應重鎮,但是把機能布應用在商務襯衫上,他是第一人。 位於紡織重鎮台… 詳全文

數據防災做前鋒 學習與災共存

數據防災做前鋒 學習與災共存 (2 年前)

甫翻過去的2022,是不平靜的一年。氣候變遷讓極端天候出現更加頻繁,各大洲均傳出災情。伊恩颶風席捲美國與巴西,造成逾1,000億美金的損失;夏季熱浪侵襲歐洲,引發野火乾旱;巴基斯坦更遭逢了世紀洪災,… 詳全文

天災啟示錄 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

天災啟示錄 颱風與地震的台灣經驗 (2 年前)

「納莉颱風淹水高度↑540公分。」台北捷運西門站牆面斗大文字與標線,提醒我們颱風「搞破壞」,捷運基礎設施癱瘓三個月才恢復;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土石流,高雄小林村滅村、全台有近700人罹難;1996年「… 詳全文

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

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 (2 年前)

曾經,荷蘭人驕傲地說:「上帝造人,荷蘭人造陸。」但進入21世紀,荷蘭政府決定「還地於河」,要把幾世紀以來,被農田、人們居地佔領的洪氾平原還給河流,恢復原來滯洪、蓄洪的功能。 極端氣候的變化莫測… 詳全文

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挪亞方舟」

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挪亞方舟」 (2 年前)

電影《明天過後》描述全球暖化導致氣候異常,大西洋的洋流變化引發各種災難,地球進入冰原期。當時的電影情節曾遭質疑會否發生,如今科學界觀察認為可能成真。但不待浩劫降臨,地球日漸升溫,已危及糧食作… 詳全文

與大海同一心跳 島嶼韌性與國際參與

與大海同一心跳 島嶼韌性與國際參與 (2 年前)

從外太空俯瞰地球,超過七成的湛藍海水包覆著地表,無怪乎英國科幻作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曾說,與其稱地球為「地球」(Earth),不如稱為「海球」(Ocean)。 每到周末,台灣濱海的餐廳總… 詳全文

台灣2050淨零排放開跑週年,轉型走到何處?

台灣2050淨零排放開跑週年,轉型走到何處? (2 年前)

自國發會於2022年3月30日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迄今,已屆滿一週年,積極展開淨零轉型的台灣,交出了什麼樣的成績單? 一場全新的淨零排放革命正在台灣發生,在過去一年裡,從政府力量推動產業… 詳全文

台電拚零碳電力,「氫」裝上陣發電一小時減碳一公噸

台電拚零碳電力,「氫」裝上陣發電一小時減碳一公噸 (2 年前)

因應淨零碳排趨勢,台電積極能源轉型,以興達電廠做為國內首座燃氣混氫示範基地,第一階段混氫5%,再逐步提高至15%,實踐低碳變零碳的願景。 「一動土,開工大吉。二動土,弘基永固。三動土,工程順利。… 詳全文

校園新寵電動滑板車,能突破台灣法規成功叩關?

校園新寵電動滑板車,能突破台灣法規成功叩關? (2 年前)

隨著電動車產業蓬勃發展,各類綠能運具接續問世,電動滑板車有望成為新主流。但台灣受限於法規,僅能在特定公園、校園使用,未來能否騎上街頭?值得觀察。 下課鐘聲響起,清大三年級的黃同學快步走出教室…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