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共融地 澳門的春節風俗
澳門是一個文化交融的國際化大都市,西式的教堂和建築隨處可以見,城市的居民也來自世界各地,但在中國農曆春節的日子裡,卻到處充滿著傳統節日的濃郁氣氛。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在粵語中,臘月二十八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了。
謝灶神 祈福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
澳門人過春節還有一個特別的項目,那就是到媽閣廟去上香祈福。除夕當晚會有很多人早早就到媽閣廟外排隊等著上頭炷香。大部分澳門民眾祈求最多的是家人身體健康,另外就是孩子能夠茁壯成長,自己在新年裡升職加薪,應該說都是中國人最傳統的心願。在媽閣廟外,賣香燭和風車的攤位也是生意火爆。在淩晨前後,大批澳門民眾湧入媽閣廟上香,廟內不時響起爆竹聲,香火也是十分旺盛。
守歲 逛花市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受西方耶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前,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前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大年初一 拜年「利市」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穿著新衣鞋襪,外出拜年。華人固然如是,土生葡人也是這樣,到親友家裡拜年。中華總商會、同善堂、各同鄉會及眾多社團,紛紛舉行團拜。政府文康機構在春節期間舉行連串賀歲活動,小孩子笑口盈盈,喜接「利市」。春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也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其實也就純粹示個吉利。
爆竹 特區響不停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在粵語中,臘月二十八諧言「易發」,商家、老闆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就能真切地感受到了。
謝灶神 祈福
「謝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
澳門人過春節還有一個特別的項目,那就是到媽閣廟去上香祈福。除夕當晚會有很多人早早就到媽閣廟外排隊等著上頭炷香。大部分澳門民眾祈求最多的是家人身體健康,另外就是孩子能夠茁壯成長,自己在新年裡升職加薪,應該說都是中國人最傳統的心願。在媽閣廟外,賣香燭和風車的攤位也是生意火爆。在淩晨前後,大批澳門民眾湧入媽閣廟上香,廟內不時響起爆竹聲,香火也是十分旺盛。
守歲 逛花市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受西方耶誕節和情人節的影響,年前,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澳門在年前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大年初一 拜年「利市」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穿著新衣鞋襪,外出拜年。華人固然如是,土生葡人也是這樣,到親友家裡拜年。中華總商會、同善堂、各同鄉會及眾多社團,紛紛舉行團拜。政府文康機構在春節期間舉行連串賀歲活動,小孩子笑口盈盈,喜接「利市」。春節這天,澳門人講究「利市」,也就是紅包,這天老闆見到員工,長輩見到晚輩,甚至已婚人見到未婚人都得利市其實也就純粹示個吉利。
爆竹 特區響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