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自貿區準備就緒 台灣邊緣化?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日前正式啟動運作。三十六家中外企業獲頒證照,首批入駐試驗區。上海自貿區的掛牌,也引發人們對廈門自貿區的關注。本刊大陸記者從相關部門瞭解到,廈門自貿區方案正在策劃中。

方案在改 名稱基本擬定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稱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後,引發多方關注。按照此前業界流傳的一份名單,包括廣州南沙、廈門、天津、舟山等地,也在推進自貿區的建設,力爭早日獲得國家批復。本刊大陸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廈門自貿區方案正在策劃中。

「上海自貿區掛牌,對廈門的影響不言而喻。」民盟廈門市委經濟與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龔小瑋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當前廈門有關「自貿區」的方案仍在斟酌中,還未上報。不過,廈門自貿區的名稱正在確定中,擬叫「廈門對台自由貿易園區」。與此同時,未來「廈金自貿區」的內容還可能被列入海峽論壇重要議題。

今年廈門「兩會」期間,民盟廈門市委經濟與城市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龔小瑋,曾向廈門市委、市政府遞交了一份《廈門建設對台自由貿易園區的對策與建議》。這份提案,被外界視為廈門自貿區總體方案。自此有關廈門「自貿區」的概念,開始被業界熱議。

「其實,國家對設立自貿區很重視也很謹慎,上海自貿區方案一直在調整,廈門的方案也一直在改。」龔小瑋告訴記者,此前公佈的這份方案並未最終確定,目前仍在斟酌中。「不過,雖然方案不斷調整,但廈門自貿區的定位與名稱已經在確定中,這是一個進展」。

「由於區位優勢獨特,廈門自貿區最主要側重對台貿易,這個特點是要放大的。」龔小瑋認為,「日前也跟廈門市有關領導交流過,他們都覺得這個提法比較準確」。

擬在「六區一港」實施

按照龔小瑋的設想,「廈門對台自由貿易園區」的政策,將在廈門全市六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六區一港」實施,包括象嶼保稅區、大嶝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廈門出口加工區、象嶼保稅物流園區、海滄保稅港區、火炬(翔安)保稅物流中心B型以及航空港。

記者瞭解到,方案中的「廈門對台自由貿易園區」,範圍包括海滄港區、嵩嶼港區、廈門出口加工區和海滄物流園區,規劃面積九.五一平方公里,可建設三十二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一億噸,其中年集裝箱吞吐能力一千萬標箱。

「建成後,『廈門對台自由貿易園區』將具有港口、物流、加工功能,可以開展港區作業、國際中轉、採購、配送和轉口貿易、商品展示、研發、設計、加工以及與國際航運配套的金融、保險、代理、理賠等業務。」龔小瑋說。

特別之處是「對台」

據透露,與上海自貿區相比,「廈門對台自由貿易園區」還有自己的「屬性」—對台。

據瞭解,廈門市現有三個台商投資區,分別是海滄、杏林、集美台商投資區,這是台商在大陸投資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今年三月底,台灣提出「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希望以此放寬在地市場投資限制、調適相關法規,營造良好投資環境,並藉以創造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龔小瑋認為,台灣開放是一個富有遠見的決定,距離台灣最近的廈門「又走到一個歷史節點」。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表示,廈台兩地推進經濟自由化,才能有更多合作機會。「金門必須要走自由經濟區之路,才能擺脫產業經濟落後的局面,因此,廈金自貿區可先行一步。」唐永紅建議,條件成熟時,廈門可與金門合作結成「廈金關稅同盟」,然後進一步推進「關稅同盟」邁向共同市場。龔小瑋表示,未來擬計畫把「廈金自貿區」的內容,列入海峽論壇重要議題並呈報國台辦,「這對於進一步擴大兩岸經貿交流將大有意義」。

廈門自貿區將參照「上海模式」

上海自貿區正式掛牌後,獲頒證照的共有三十六家中外企業(含十一家金融機構),其中十一家為中外合資、外商獨資企業,經營範圍涵蓋金融、商貿、文化、通信和跨境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那麼,廈門自貿區的總體招商與制定金融政策方面會與上海一樣嗎?

對此,龔小瑋說,「廈門對台自由貿易園區」在行政、投資、貿易、金融及法制等方面的規劃,將會全面參考上海自貿區模式,「包括園區內利率市場化及資本帳戶自由化等。」

此前一段時間,廈門多個部門及學術界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均顯得十分低調,口風也比較緊。不過,日前面對本刊記者採訪,相關單位開始變得有點「鬆口」了。

坊間曾有傳言,廈門「自貿區」由象嶼保稅區承建。象嶼保稅區方面有關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並未正面回應此事,而是稱,「目前正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方案,做一些前期準備工作,想爭取國家有關政策」。一位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從口風緊到如今開始鬆口,或許是上海自貿區掛牌成立,給了他們一些「緊迫感」。

廈門民盟也在積極促成廈門「自貿區」一事。記者從民盟廈門市委獲悉,為了這個提案,民盟還專門組織過一次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