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什麼甘願當Google備胎?

十二月十一日,彰濱工業區的Google台灣資料中心落成,成為 Google 在亞洲最大資料中心,並且宣布加碼投資額至六億美元。台灣政府機關全力支持,張開雙手歡迎,未來更不排除再向Facebook招手,這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台灣是占了Google便宜,還是被占了便宜?

現代人的日常生活 脫離不了雲端兩字

Google 台灣資料中心採用先進的熱能儲存系統,圖中不同顏色的水管標記不同溫度的水流。(Google /提供)

當網路無遠弗界,個人電腦、行動裝置蓬勃發展後,這個世界開始有了改變,一個雲端世界正悄悄的踏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假日的午後,你與朋友有一場約會,你用搜尋引擎查了一下餐廳附近有什麼店好逛,接著拿起手機查了一下天氣,發現傍晚時可能會下雨,便決定穿著雨靴出門,接著你用APP查詢距離公車到站時間還有十分鐘,於是悠閒地繞去便利商店用Ibon繳了上次紅燈右轉的罰款。

下了公車後,你開啟Google地圖,查了一下走往餐廳確切的路線,聚餐時大家聊起了遠在澳洲唸書的朋友,便打開手機的Skype直接與她視訊通話,一個朋友在此時上傳了合照打卡說:「網路讓我們的友情沒有距離」!

你知道嗎?你在日常生活得到的訊息,是利用網路發送訊號,經過路邊的電線桿、海底電纜、電信公司骨幹,環繞地球之後,再回到你的手機,而這些平均只需要○.二五秒。

而這個不到一秒時間裡發生的許多事,我們稱之為雲端運算,意指只要你連上網路的「雲」上面,所有的資料及應用程式,都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用任何設備上網處理。

因此雲端產業被全球科技業視為未來最大的機會,短短幾年內產值急速攀升,從微軟、Google、亞馬遜、IBM等國際大廠,到國內的工研院和資策會、廣達、趨勢科技等都積極搶進。

耗電、耗水、耗頻寬 台灣為什麼要歡迎資料中心?

為了發展雲端產業,台灣官員力挺Google來台設立資料中心,即使前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曾公開表示:「雲端資料中心不是一筆好生意,其高耗電、製造碳排放,卻賺不到錢」。

為什麼王振堂會這麼說?這是因為運轉一個數量龐大的資料中心,最重要的就是水、電的支出,這將消耗掉台灣的既有資源。

若真如此,為什麼不只官員力挺,連產業分析師也抱持著開放的態度?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就指出:「雲端資料中心為發展雲端服務的重要基礎建設,」透過國際領導業者建置雲端資料中心,將其重要資料與服務資源置於當地,能帶動基礎建設更加完備,國際雲端大廠近而能投入核心研發資源,帶動週邊的資通訊產業升級。

所以台灣以便宜的電費、水費、取地成本來歡迎Google,就是不想錯過這個未來的趨勢。

設立資料中心 台灣雲端產業就能突飛猛進?

根據資策會預估,全球雲端服務市場規模二○一四年可成長至四二○億美元,這些從雲端產業衍生的商機,可以從三大基礎來看,包括設備服務(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平台服務(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以及軟體服務(SaaS,Soft as a Service)。

IaaS指的是,專門提供設備或專業的廠商,協助企業建置或使用雲端運算服務,屬於硬體的部分,也是此次Google來台建置資料中心所屬的層面;PaaS則是往上一層的平台服務,是將多種不同的應用軟體整合在同一個介面上,例如微軟、Google的雲端戰爭,而在IaaS、PaaS上頭的就是提供各種軟體服務的SaaS。其中擁有較大附加價值的為PaaS及SaaS,是各國積極發展的方向。

既然發展PaaS、SaaS才是未來主要的獲利來源,為什麼台灣還需要IaaS層級的資料中心?

拓墣產研所顧問中心經理謝雨珊表示:「基礎建置要完整,你才能談後面平台的投入、應用服務的推出,我們怎麼利用資料中心這樣的著力點,發展平台的應用服務,是台灣的廠商或政府,必須去思考的問題」。

所以Google和台灣各取所需,他運用台灣便宜的資源,我們運用Google快速發展雲端產業所需要的基礎建設。

不能從硬體思維發展雲端 否則只是「人造雲」的一再複製

從過去到現在,台灣擁有非常強的硬體代工製造經驗,數十年來這個產業發光發亮,卻也走向了尾聲,台灣所依賴的產業不轉型不行,所有人都知道雲端是一個機會,所有人都在靠攏。

舉例來說,歐盟以結合電信業方式,提升跨產業互動,目的要擴大內需市場,再成為全球的雲端服務諮詢中心;日本,在五年前提出「數位日本創造計畫」,建立起政府各機關共用的基礎建設,發展出蓬勃的資料中心產業。

南韓也提出「雲端運算活性化綜和計畫」,由政府帶頭建設雲端基礎設施,協助業者開發應用技術,催生相關應用的外銷市場;甚至中國大陸在線上交易、第三方支付等都已走在台灣的前面。

這些國家,利用完整的政策規劃,努力思索自身適合發展的型態,從不同起點,將雲端運算視為國家大戰略之一。那,台灣呢?二○一○年行政院推動《雲端運算產業發展方案》,至今已過了四年,我們關心的是,其中的進展與做法,究竟有沒有問題?

曾經在Google擔任軟體工程師,現為愛卡拉執行長的程世嘉指出,台灣雲端運算發展的軌跡相當詭異,都是從硬體廠商開始喊雲端運算,結果現在「雲端運算」一詞和「資料中心」被劃上等號,完全扭曲了原本雲端運算的意義。

他指出美國大廠Google和Amazon的雲端運算發展,都是先有大受歡迎的網路服務,才逐漸擴充自己的運算資源,最後再把運算資源用公開的方式釋出,一方面讓自己的運算資源利用率更高,一方面嘉惠其他小型的網路業者。

而台灣的問題卻在於電信業者和硬體廠看到雲端運算的典範轉移,就想要用「複製」的方式打造出「雲」,結果在根本上忽略了這些「雲」是國外網路產業持續演進、自然發展出來的「雲」,而不是複製出來的「人造雲」。

台灣需要人才、需要軟體部門、需要法規鬆綁

當網路產業變化的速度太快,究竟需不需要政府的刻意扶植?會不會最後都淪為一種口號?

程世嘉談到,台灣目前缺乏的是健全的投資環境以及人才,「我們的創投不願意冒險,投入資金到新創公司,只想著已經賺錢,可以獲利出場的公司。問題是,人家都已經站穩了,為什麼還需要你來插乾股呢?」也因為如此,造成台灣投資鏈斷裂,許多新創公司因此早早夭折。

另一方面,「台灣沒有在做軟體人才培育,一旦你要發展雲端,直接面臨的問題,就是你沒有這樣的人才。」謝雨珊也如此說道。

或許政府可以做的,是檢討網路產業的法令規章是否合乎時宜,移除擋路的法條;或在剛開始發展軟體應用、平台的廠商,給予輔導、租稅減免等,甚至透過政府政策將硬體廠商設立軟體部門或者併購軟體公司,這是硬體廠商需要踏出來的第一步,跳脫原先賣硬體的商業模式,而從新的角度做雲端的創新。

Google在台灣成立資料中心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這個高度自動化的資料中心,帶動的就業機會有限,若台灣不能運用此次基礎建設向上發展平台及軟體應用服務,而只是一次性提供硬體供應鏈,或者後續的維修,那台灣雲端產業的發展將原地踏步,最後受惠的就只會有享受台灣便宜資源的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