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面板業如何起死回生?
面板,曾是台灣引以為傲的兩兆雙星之一,最後卻成為市場疑慮的四大慘業之一。
今年,面板雙虎友達與群創合計將有一千多億元的債務到期,雙雙與銀行團申請債務協商,而此時,大陸卻不斷擴大面板投資規模,根據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預計大陸今年至明年,在平面顯示器投資比重將超過七成……
當後頭有挾帶著超大產能追擊而來的大陸等著瓜分台灣的市占率,台灣的面板業,機會在哪?
今年大陸將有八座八代廠量產,倍增的產能嚴重威脅台灣
這是大陸拉近與台灣差距的關鍵幾年。二○一五年,在大陸將會有八座八代廠建設完成並量產,其中六座來自大陸本土資金,包括京東方在北京、合肥、長青的八代廠;中電熊貓南京八代廠、華星光電深圳兩座八代廠,以及韓國LG廣州廠、三星蘇州廠各一座,而台灣,卻在這波建廠中缺席。
在三年前,大陸面板產能占全球比重低於四%,但到了明年,大陸面板產能占全球比重可能超過二一%。
這個全球面板最大的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電視製造工廠。龐大的資金與市場是它既有的優勢,而它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從政府的資金的援助,自主技術的研發,到品牌廠的出海口,成功複製韓國的經驗,急起直追。
在此之前,台灣曾經也有大好機會,卻白白錯過了重要的時機點。
政治掛帥,台灣面板錯失機會
二○○九年,大陸的面板並未崛起,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捧著資金,希望能與台灣合作建置,目的就是要讓大陸有自己的面板廠。
但台灣的政府以「N-1」政策限制面板廠登陸投資,想把最好的技術留在島內,我們握著關鍵技術,擔心移轉過去會喪失競爭力,但同時,大陸政府積極鼓勵業者投入,而三星、LG也都在拚命卡位。即便這個限制二○一一年取消了,結果是大陸八座八代廠中,沒有一家是台商,連帶著,大陸花高薪挖角,以為不給技術大陸就追不上的台灣,連人才也被挖走了。甚至連技術,都只剩下些微的差距。
新北市長朱立倫一月時直接開砲批評十年前「兩兆雙星」是嚴重錯誤的產業政策,究竟這個政府大力扶植的兩兆雙星產業,發生了什麼問題?
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對此表示,「台灣的政策扶植,確實幫助了台灣面板產業。但執行的策略是有問題的,政府為了不圖利特定廠商,同時扶植多家廠商,這造成什麼情況?就是台灣內部要自己先打架,打贏了才能再出去打,正好讓給品牌大廠機會」。
也就是說,當粥少僧多時,產業會有利基,但是一旦競爭者多,今天品牌廠給A家廠訂單,明天給B家廠訂單,後天再給C家廠訂單,接到訂單的廠商擴充產能,沒多久訂單就跑掉,造成產能過剩,價格自然就被壓低。
而現在台灣要面臨的還有大陸不斷地擴充產能所帶來的壓力,今年大陸預計產出片數會達到六千六百萬片,其中內需約四千五百萬至五千萬片,超出率將近三成。到了明年,這現象會更嚴重,生產量將超過一億片,同樣的內需,暴增的面板數量,勢必要外銷,當大陸品牌結合當地面板廠商,將直接衝擊台灣原有銷往大陸的數量,台灣過去面板雙虎群創、友達外銷至大陸合計約三八%,今年度將大幅度下滑至二○%,後年更將低於二○%。
除了外患還隱藏內憂:人才出走、債務壓力
不僅要面對大陸產能擴張所帶來的外在壓力,台灣人才的流失也是一大隱憂。
二○一五年在大陸量產的八座八代廠,有六座是大陸本土廠商,平均一座廠需要工程師三至四千人,另外還有產品企劃、設計等,人才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大陸本土一旦人才不夠,就會不斷地挖角,而台灣正是首選,過去的人才流失,未來還會持續地發生。
從最基本的現實面來看,台灣新進的工程師年薪約新台幣一百多萬元,而到了對岸,最少是新台幣九百萬元,即便扣掉四五%的稅,仍是台灣薪資的五倍,不少人想到對岸拚個幾年,好比在台灣苦熬十年。當台灣訓練的中生代被挖角到大陸,面臨的不只是人才流失,更是人才斷層的危機。
除了人才流失問題,台灣面板業還有債務問題,去年第四季,面板業合計曝險四千億元。銀行團不願意再借錢,沒有資金的台灣面板廠,又該怎麼辦?
還有機會!今年是折舊年,獲利的金雞母
台灣面板業曾是股價衝破一百多元的明星產業,近年卻成為銀行不願意再借錢的慘業,甚至曾經負債高於資產,淨負債比高達一三五%。然而,「除非台灣要全面退出電子業,不然我們都不能放棄……」NPD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負責人謝勤益說道。
究竟台灣怎麼會走到這步田地?是政策錯了?還是台灣的人錯了?我們曾經有領先的技術,現在卻面臨韓國與大陸的夾殺。追根究柢「台灣人只喜歡做簡單的事」楊勝帆感慨地說。
在台灣,面板廠商常常是各家推出四十吋電視,就跟著推出四十吋電視。韓國做什麼,台灣就跟著做什麼;而韓國沒做的,台灣也不可能做。台灣把自己當零組件在賣,而不是合作夥伴,而當這些變成標準化,大陸的零組件價位比台灣更低,我們才驚覺,優勢正在消失當中。
現在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做複雜的事?如何主攻高附加價值產品,走向差異化。
「台灣面臨的困境是,韓國的技術比你好,大陸的產能在追趕你;你做大尺寸面板面臨韓國競爭,中小尺寸則遇到日本,想拚產能,卻有資金多不斷投資的大陸。」謝勤益說道。
但這個產業這麼大,現代人生活中的電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最重要的都是面板,台灣能缺席嗎?夾在中間的台灣,技術開發只能更快,要讓別人追趕不上。
當然台灣不是沒有機會!從去年到今年正是面板廠折舊攤提完畢的獲利年,可以妥善應用到各個產品線做研發的資本支出,應盡快投入資源!
機會1台灣還走在大陸前面,可撓式、超高解析度面板…
今年初三星在消費電子展(CES)中介紹一款可彎曲型液晶(LCD)電視,引發話題性。它證明了LCD也可用於彎曲型電視,而不局限於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
而台灣面板廠已經在走這條路了,友達二十日在記者會中展示今年新品,包括全系列超高解析度UHD 的4K液晶電視面板,以及六十五吋及五十五吋UHD4K廣色域曲面液晶電視面板。台灣廠商率先開發手機最高解析度面板,比日本還快,是台灣的利基。
機會2工業、商業、車用面板商機
車用面板市場目前由日本獨霸,由於面板的認證時間長,規格也較高,大陸的技術還有一段距離,是台灣面板廠的機會。
友達也已將產品線轉變,打入全球五大車廠,預估車用顯示板能較去年成長三成。
機會3與終端產品合作開發,尋找應用服務面
台灣應該為產品找到出海口,尋找相對的業者,把技術形成生態鏈,例如可與大陸二線手機廠談合作,找出商機。台灣最嚴重的問題是閉門造車,常認為技術做好,客戶就會自然的上門,但是現在著重的應該是針對客戶需求,把東西做到最好。
另外,找到網路廠商做應用服務合作,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等網路廠商,當他們提供服務讓產品有差異化,就有更多資源願意投入開發。
除了最新的技術研發,新的商業模式,是台灣目前普遍沒做,而更該主動出擊的!
【完整內容請見《卓越》月刊2014年3月號】
今年,面板雙虎友達與群創合計將有一千多億元的債務到期,雙雙與銀行團申請債務協商,而此時,大陸卻不斷擴大面板投資規模,根據市調機構NPD DisplaySearch指出,預計大陸今年至明年,在平面顯示器投資比重將超過七成……
當後頭有挾帶著超大產能追擊而來的大陸等著瓜分台灣的市占率,台灣的面板業,機會在哪?
今年大陸將有八座八代廠量產,倍增的產能嚴重威脅台灣
(本刊資料室)
這是大陸拉近與台灣差距的關鍵幾年。二○一五年,在大陸將會有八座八代廠建設完成並量產,其中六座來自大陸本土資金,包括京東方在北京、合肥、長青的八代廠;中電熊貓南京八代廠、華星光電深圳兩座八代廠,以及韓國LG廣州廠、三星蘇州廠各一座,而台灣,卻在這波建廠中缺席。
在三年前,大陸面板產能占全球比重低於四%,但到了明年,大陸面板產能占全球比重可能超過二一%。
這個全球面板最大的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電視製造工廠。龐大的資金與市場是它既有的優勢,而它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從政府的資金的援助,自主技術的研發,到品牌廠的出海口,成功複製韓國的經驗,急起直追。
在此之前,台灣曾經也有大好機會,卻白白錯過了重要的時機點。
政治掛帥,台灣面板錯失機會
二○○九年,大陸的面板並未崛起,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捧著資金,希望能與台灣合作建置,目的就是要讓大陸有自己的面板廠。
但台灣的政府以「N-1」政策限制面板廠登陸投資,想把最好的技術留在島內,我們握著關鍵技術,擔心移轉過去會喪失競爭力,但同時,大陸政府積極鼓勵業者投入,而三星、LG也都在拚命卡位。即便這個限制二○一一年取消了,結果是大陸八座八代廠中,沒有一家是台商,連帶著,大陸花高薪挖角,以為不給技術大陸就追不上的台灣,連人才也被挖走了。甚至連技術,都只剩下些微的差距。
新北市長朱立倫一月時直接開砲批評十年前「兩兆雙星」是嚴重錯誤的產業政策,究竟這個政府大力扶植的兩兆雙星產業,發生了什麼問題?
拓墣產業研究所所長楊勝帆對此表示,「台灣的政策扶植,確實幫助了台灣面板產業。但執行的策略是有問題的,政府為了不圖利特定廠商,同時扶植多家廠商,這造成什麼情況?就是台灣內部要自己先打架,打贏了才能再出去打,正好讓給品牌大廠機會」。
也就是說,當粥少僧多時,產業會有利基,但是一旦競爭者多,今天品牌廠給A家廠訂單,明天給B家廠訂單,後天再給C家廠訂單,接到訂單的廠商擴充產能,沒多久訂單就跑掉,造成產能過剩,價格自然就被壓低。
而現在台灣要面臨的還有大陸不斷地擴充產能所帶來的壓力,今年大陸預計產出片數會達到六千六百萬片,其中內需約四千五百萬至五千萬片,超出率將近三成。到了明年,這現象會更嚴重,生產量將超過一億片,同樣的內需,暴增的面板數量,勢必要外銷,當大陸品牌結合當地面板廠商,將直接衝擊台灣原有銷往大陸的數量,台灣過去面板雙虎群創、友達外銷至大陸合計約三八%,今年度將大幅度下滑至二○%,後年更將低於二○%。
除了外患還隱藏內憂:人才出走、債務壓力
不僅要面對大陸產能擴張所帶來的外在壓力,台灣人才的流失也是一大隱憂。
二○一五年在大陸量產的八座八代廠,有六座是大陸本土廠商,平均一座廠需要工程師三至四千人,另外還有產品企劃、設計等,人才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大陸本土一旦人才不夠,就會不斷地挖角,而台灣正是首選,過去的人才流失,未來還會持續地發生。
從最基本的現實面來看,台灣新進的工程師年薪約新台幣一百多萬元,而到了對岸,最少是新台幣九百萬元,即便扣掉四五%的稅,仍是台灣薪資的五倍,不少人想到對岸拚個幾年,好比在台灣苦熬十年。當台灣訓練的中生代被挖角到大陸,面臨的不只是人才流失,更是人才斷層的危機。
除了人才流失問題,台灣面板業還有債務問題,去年第四季,面板業合計曝險四千億元。銀行團不願意再借錢,沒有資金的台灣面板廠,又該怎麼辦?
還有機會!今年是折舊年,獲利的金雞母
台灣面板業曾是股價衝破一百多元的明星產業,近年卻成為銀行不願意再借錢的慘業,甚至曾經負債高於資產,淨負債比高達一三五%。然而,「除非台灣要全面退出電子業,不然我們都不能放棄……」NPD 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負責人謝勤益說道。
究竟台灣怎麼會走到這步田地?是政策錯了?還是台灣的人錯了?我們曾經有領先的技術,現在卻面臨韓國與大陸的夾殺。追根究柢「台灣人只喜歡做簡單的事」楊勝帆感慨地說。
在台灣,面板廠商常常是各家推出四十吋電視,就跟著推出四十吋電視。韓國做什麼,台灣就跟著做什麼;而韓國沒做的,台灣也不可能做。台灣把自己當零組件在賣,而不是合作夥伴,而當這些變成標準化,大陸的零組件價位比台灣更低,我們才驚覺,優勢正在消失當中。
現在我們該思考的是如何做複雜的事?如何主攻高附加價值產品,走向差異化。
「台灣面臨的困境是,韓國的技術比你好,大陸的產能在追趕你;你做大尺寸面板面臨韓國競爭,中小尺寸則遇到日本,想拚產能,卻有資金多不斷投資的大陸。」謝勤益說道。
但這個產業這麼大,現代人生活中的電視、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最重要的都是面板,台灣能缺席嗎?夾在中間的台灣,技術開發只能更快,要讓別人追趕不上。
當然台灣不是沒有機會!從去年到今年正是面板廠折舊攤提完畢的獲利年,可以妥善應用到各個產品線做研發的資本支出,應盡快投入資源!
機會1台灣還走在大陸前面,可撓式、超高解析度面板…
今年初三星在消費電子展(CES)中介紹一款可彎曲型液晶(LCD)電視,引發話題性。它證明了LCD也可用於彎曲型電視,而不局限於主動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
而台灣面板廠已經在走這條路了,友達二十日在記者會中展示今年新品,包括全系列超高解析度UHD 的4K液晶電視面板,以及六十五吋及五十五吋UHD4K廣色域曲面液晶電視面板。台灣廠商率先開發手機最高解析度面板,比日本還快,是台灣的利基。
機會2工業、商業、車用面板商機
車用面板市場目前由日本獨霸,由於面板的認證時間長,規格也較高,大陸的技術還有一段距離,是台灣面板廠的機會。
友達也已將產品線轉變,打入全球五大車廠,預估車用顯示板能較去年成長三成。
機會3與終端產品合作開發,尋找應用服務面
台灣應該為產品找到出海口,尋找相對的業者,把技術形成生態鏈,例如可與大陸二線手機廠談合作,找出商機。台灣最嚴重的問題是閉門造車,常認為技術做好,客戶就會自然的上門,但是現在著重的應該是針對客戶需求,把東西做到最好。
另外,找到網路廠商做應用服務合作,例如阿里巴巴、騰訊等網路廠商,當他們提供服務讓產品有差異化,就有更多資源願意投入開發。
除了最新的技術研發,新的商業模式,是台灣目前普遍沒做,而更該主動出擊的!
【完整內容請見《卓越》月刊2014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