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的重生 嚐一口傳承的好滋味

一杯茶飲,不只是沖泡出甘甜喉韻,而是代表臺灣最早發展的工業滋味!臺灣茶產業一度淪為夕陽產業,如今,台茶結合創意與文化打造新面相,再次於國際發揚。

北京條約簽訂後,淡水成為清朝對外的通商口岸,外國人得以前來臺灣進行貿易。而一八六四年英國商人約翰.杜德(John Dodd),飄洋過海落腳淡水。他發現,臺灣北部的土質、氣候、地形等條件十分適合茶樹生長,因此在被稱為「臺灣茶葉之父」的李春生協助下,引進福建安溪茶苗、茶師,並貸款給茶農投入栽種,促進茶葉增量,順利讓臺灣茶外銷至美國市場,揭開臺灣茶葉貿易的繁榮史。

量能與需求失衡 轉型救頹勢

根據統計,一九七三年臺灣粗製茶生產量達二萬八千公噸,外銷量高達二萬三千公噸,創臺灣茶外銷最高紀錄。然而好景不常,一九八○年後,臺灣茶葉外銷榮景因整體經濟影響而衰落。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長李蒼郎表示:「由於工業發展改變整體環境,臺灣茶葉耕種面積逐年減少,大型製茶場逐漸轉型為小農生產,種植成本相對提高,導致茶葉生產量無法與其他茶葉生產大國相比」。

說起來值得玩味,臺灣自產茶量雖然減少,但喝茶人口卻不見消弭。根據財政部財政及賦稅統計月報指出,截至二○一五年五月底,臺灣手搖杯等飲料店數量達一萬七千三百二十四家,與二○一四年一萬六千八百三十六家相比,可知道茶飲市場依舊成長。由於臺灣茶需求量大及本土自產量明顯不足,業者多向海外進口茶葉,單就二○一五年六月紅、綠茶進口量來說,共計就從越南進口一一二七.一一七公斤之多。

幾十年過去,臺灣茶的榮景,受消費市場所引入的進口茶葉給沖淡,導致臺灣茶產業面臨衰落窘境。隨著喝茶風氣在生活中流轉,為了重振茶王國之名,臺灣茶產業進入轉型期,透過政府機關主導下,提升栽種技術、品牌經營轉型及建立學術資訊平台,透過產官學三方面改革,讓臺灣茶走向精緻茶的道路。

特色茶、跨界服務齊掌舵 行銷台茶新趨勢

臺灣從北至南都有產茶,在區域、氣候、地形差異下孕育出不同風韻的茶種,而為區隔市場與布局,農業改良場輔導茶農進行產製技術轉型,發展出「特色茶」,如北部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三峽龍井碧螺春、日月潭紅茶、鹿谷凍頂烏龍茶、阿里山高山茶、瑞穗蜜香紅茶、台東紅烏龍等,寄望以在地化開創獨特茶品牌。

此外,在品牌推廣上,「服務及文創的跨域整合」成為臺灣茶產業的推廣策略。要讓民眾親近茶的世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茶更生活化,舉例來說,茶廠一般都給人神秘、機械化的形象,因應轉型,透過結合酒莊經營的模式,讓消費者親身體驗採茶、製茶、泡茶體驗與深度旅遊,延伸產業鏈發展;而關於茶品形象,採用較有創意的設計吸引年輕族群注目,讓包裝、故事能和地方文化連結。「臺灣特色茶的出口逐年成長,目前多銷往中國大陸、美國、新加坡、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單就中國大陸而言,二○○三年至二○○四年,銷往對岸的特色茶產值就成長一倍之多」,李蒼郎說。

近年,除了茶農輔導開創茶葉新品牌外,民間茶商與茶行紛紛透過轉型,加入創意行銷,如教育導覽、創意茶飲等再包裝,延續東方飲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