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神單變亂源!產險業恐釀600億災損的一堂課
隨著台灣本土疫情竄燒,曾經的「防疫神單」意外成為社會亂象。台灣應從這寶貴的一堂課學到什麼?
今年4月中旬疫情爆起,民眾搶買防疫險,當時已觸發產險業者的風險管控機制,紛紛將防疫保單改版下架。不少保險業者高層心裡都有底,這波疫情可能讓業界蒙受重大損失。
只是,前一年(2021)台灣產險500元防疫神單,一隔離就賠10萬,大賣400多萬張最後卻慘賠5億元收尾的前車之鑑,難道沒讓其它業者學到教訓?
若確診率達15%,總賠付金將逾600億元?
究竟,此次保單之亂的風暴範圍有多大?
截至5月中旬,有效防疫險共600萬件,同時尚有200多萬件在途審核中;若多數通過,那麼台灣防疫保單將達800萬張。
若只看今年以來銷售情況,承保數約250萬件,有不少是擠在4月業者相繼停賣下架才湧入。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截至5月16日,保費收入約19億元,卻已理賠18億,占比約95%。
但業界及專家推估,目前還未進入理賠高峰。
根據《遠見》估算,由於防疫險創爆單巨量,加上發生率提高,若以800萬張保單、確診率15%,且每張確診保額平均5∼6萬元估算,總賠付金額將上看600億∼720億元。
5月23日,立委江永昌更提出數據質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但保險公司手上可以直接動用的現金部份只有750億元,是否會影響到其他險種的賠付?以及,是否會動用到安定基金?黃天牧則回應,目前尚未看出重大影響,但會密切監督注意,業者「如何賣防疫保單賣到虧損,自己大股東要去負責增資,不能輕易動用安定基金。」
今年4月中旬疫情爆起,民眾搶買防疫險,當時已觸發產險業者的風險管控機制,紛紛將防疫保單改版下架。不少保險業者高層心裡都有底,這波疫情可能讓業界蒙受重大損失。
只是,前一年(2021)台灣產險500元防疫神單,一隔離就賠10萬,大賣400多萬張最後卻慘賠5億元收尾的前車之鑑,難道沒讓其它業者學到教訓?
若確診率達15%,總賠付金將逾600億元?
究竟,此次保單之亂的風暴範圍有多大?
截至5月中旬,有效防疫險共600萬件,同時尚有200多萬件在途審核中;若多數通過,那麼台灣防疫保單將達800萬張。
若只看今年以來銷售情況,承保數約250萬件,有不少是擠在4月業者相繼停賣下架才湧入。根據金管會統計,今年截至5月16日,保費收入約19億元,卻已理賠18億,占比約95%。
但業界及專家推估,目前還未進入理賠高峰。
根據《遠見》估算,由於防疫險創爆單巨量,加上發生率提高,若以800萬張保單、確診率15%,且每張確診保額平均5∼6萬元估算,總賠付金額將上看600億∼720億元。
5月23日,立委江永昌更提出數據質詢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但保險公司手上可以直接動用的現金部份只有750億元,是否會影響到其他險種的賠付?以及,是否會動用到安定基金?黃天牧則回應,目前尚未看出重大影響,但會密切監督注意,業者「如何賣防疫保單賣到虧損,自己大股東要去負責增資,不能輕易動用安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