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超商覆蓋率全球第二 超商群雄的下一戰
你也離不開超商嗎?從台灣超商實體門市突破1.3萬家,超商門市覆蓋率全球第二來看,台灣人的確很熱愛超商。 「市場沒有飽和,只是重分配。」這是流通教父徐重仁對超商產業的觀察。因此,台灣超商前三大:統一超、全家、萊爾富,各出奇招攻城掠地,台灣超商的下一戰,煙硝四起。
你一天進便利商店幾次?對許多台灣人來說,超商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早餐、咖啡、飲料、便當、繳費用、領包裹,天天去已不稀奇,一天進出好幾次都算正常。
因此,台灣的便利商店數量,已成世界奇蹟,甚至不乏一個十字路口,東西南北側各開一家超商的奇景。而經濟部最新統計更可佐證一切。
截至今年上半年,台灣便利商店總數已突破1萬3000家,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調查,2019年,台灣每1749人就擁有一家超商門市,到了2021年更達1582人就擁有一家,僅次於全球冠軍國南韓1200人。
然而,內行人都知道,其實南韓便利商店的開店門檻,亦即營運的複雜度、門店和服務內的多元性都遠低於台灣,因此台灣便利商店,深具過人之處。
不過若借鏡超商強國日本,近年來日本由於少子化和人口老化關係,便利商店開店速度連年下降,從2017年起,覆蓋率就不增反減,這使得進入人口負成長的台灣,不得不思考:「台灣超商實體門市是否將趨於飽和?」
「業態、人群、地點」三大面向,拓展新成長曲線可能
「市場沒有飽和,只有重分配,」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前商研院副院長吳師豪引用前商研院董事長,也是統一超商前董事長徐重仁的話,強調2020~2021年時,便利商店整體的產業成長率大概1%左右,一時之間,「飽和」的疑慮,甚囂塵上。
孰料,今年光是上半年,7-ELEVEN營業額逆勢成長近9.1%,為超商的前景,注入一劑強心針,「端看業者能否從別的產業或領域,透過商品與服務的創新,贏得新的顧客,創造出新成長曲線。」
商業發展研究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所長戴凡真進一步分析,零售營運有著知名的三大要素「人、貨、場」,分別代表「顧客、商品、場域」,這也正是營運突破的三大發揮點,超商業者要拉出下一條成長曲線,就必須從代表商品內容的「業態」、代表顧客樣貌的「人群」,以及代表消費場域的「地點」,去找出新突破。
你一天進便利商店幾次?對許多台灣人來說,超商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管是早餐、咖啡、飲料、便當、繳費用、領包裹,天天去已不稀奇,一天進出好幾次都算正常。
因此,台灣的便利商店數量,已成世界奇蹟,甚至不乏一個十字路口,東西南北側各開一家超商的奇景。而經濟部最新統計更可佐證一切。
截至今年上半年,台灣便利商店總數已突破1萬3000家,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調查,2019年,台灣每1749人就擁有一家超商門市,到了2021年更達1582人就擁有一家,僅次於全球冠軍國南韓1200人。
然而,內行人都知道,其實南韓便利商店的開店門檻,亦即營運的複雜度、門店和服務內的多元性都遠低於台灣,因此台灣便利商店,深具過人之處。
不過若借鏡超商強國日本,近年來日本由於少子化和人口老化關係,便利商店開店速度連年下降,從2017年起,覆蓋率就不增反減,這使得進入人口負成長的台灣,不得不思考:「台灣超商實體門市是否將趨於飽和?」
「業態、人群、地點」三大面向,拓展新成長曲線可能
「市場沒有飽和,只有重分配,」高雄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教授、前商研院副院長吳師豪引用前商研院董事長,也是統一超商前董事長徐重仁的話,強調2020~2021年時,便利商店整體的產業成長率大概1%左右,一時之間,「飽和」的疑慮,甚囂塵上。
孰料,今年光是上半年,7-ELEVEN營業額逆勢成長近9.1%,為超商的前景,注入一劑強心針,「端看業者能否從別的產業或領域,透過商品與服務的創新,贏得新的顧客,創造出新成長曲線。」
商業發展研究院國際數位商業研究所所長戴凡真進一步分析,零售營運有著知名的三大要素「人、貨、場」,分別代表「顧客、商品、場域」,這也正是營運突破的三大發揮點,超商業者要拉出下一條成長曲線,就必須從代表商品內容的「業態」、代表顧客樣貌的「人群」,以及代表消費場域的「地點」,去找出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