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製造大廠〉綠色轉型20年,聯電打造神隊友艦隊

半導體下半年遭逆風? 砍單降價風暴來襲?聯電(2303)7月27日下午法說,備受市場關注。事實上,聯電耗時20年,打造ESG神隊友艦隊,真永續已是DNA。一文看懂聯電如何打造次世代綠色競爭力。

碳權、碳費、碳稅,當產業人士還在搞懂規則的現在,晶圓製造大廠聯華電子早在2014年,即完成台灣第一筆環保署審查認可的碳權交易!八年前,聯電將節約而來的200萬公噸二氧化碳,以新台幣3000萬元賣予中龍鋼鐵,創下先例。

節約之外,同時致力開創

聯電深入綠色技術研發,以產品碳足跡經驗為基礎,開展生命週期評估技術計畫,探索低碳產品的更多可能,2010年10月獲歐盟執委會審查通過,成為加入歐盟科研架構計畫(Framework Programme, FP)的首家台灣企業,協助製程足跡規範的制訂。

聯電的永續行動都做得很早,同時,也持續維持優異表現。

聯電連續14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 DJSI)成分股,更是首家取得「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半導體業準則)「氣候變遷財務揭露框架TCFD」第三方雙驗證。

2022年6月,聯電通過嚴格的國際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審核,成為全球第一家通過的半導體晶圓代工業者,永續態度積極又務實,再度受到業界尊敬。

「企業要永續,不能只靠一個人,而是得靠一群人、一個團隊,」聯電總經理暨永續長簡山傑比喻,就像艦隊運作的指揮中樞一樣,能掌握正確的方向,讓大家航向同一個目標。簡山傑說得輕描淡寫,但其實,背後有著一連串緊密而連續的團隊工程。

圖/左起依序為副總經理郭臨伍、技術處長鄭志祥、資深處長賴懷仁。蘇義傑攝


三大面向推進,注入永續DNA

聯電擁有42年歷史、兩萬名員工、年營收超過2000億元,「龐大艦隊」統一方向,並非易事。聯電團隊務實地萃取出工作架構、激勵機制、人才培育三大面向,從上而下,又由下而上,最終為每位員工注入永續DNA。

2020年底,聯電繼成立12年的企業永續委員會,再成立ESG指導委員會,設置七位不同執掌的常任委員。此外,新設「永續長」一職,由總經理擔任,從更高階的管理階層,進行資源調度,加快決策與執行。

「設立永續長之後,如同有了協調者,像聯電有很嚴格的投資紀律,減碳設備、水資源應用、綠電部署等永續行動,都能更快的調和與凝聚共識,」聯電副總經理郭臨伍觀察。

ESG指導委員會成立之際,簡山傑領導協理以上的高階主管進行共識營,逐一討論SDG項目,找出與聯電發展相關的49項目標,規劃為實行的永續策略藍圖,並落實為固定檢視的工作任務。

「不管是在E(環境)S(社會)G(治理)的作為,我們認為,要永續,就一定要跟我們的核心能力結合,」聯電生產資源整合協理吳博文說。

圖/聯電小檔案

電子製造業的永續難度是什麼?現代製程仰賴自動化程序,每一次機台設備運作時,都會產生不同的碳足跡;每一種製程都需要經過幾百道工序,使用的原物料不盡相同,不僅碳排放量各個不同,所需耗能也有差異。

建立碳管理平台,用數位系統收集並管理

聯電在全球有12座晶圓製造廠,擁有數以萬計的機台設備與製程類型,哪些機台需要優先裝設減量設備,哪些需要汰換,都需要仔細規劃。

吳博文形容,像是在做一道「佛跳牆」,栗子、干貝、芋頭、肉的份量,要精準的算出來,才能知道成本,才能定價,「晶圓製造要盤點的是碳排成本,龐大的資料量,讓我們發展出自己的碳管理平台,直接用數位系統收集並管理。」

整體估算,聯電直接排放(範疇1)與電力間接排放(範疇2)在內的總排碳量,將於2030年降低25%(以2020年為基準),同時在供應鏈(範疇3)的排碳將減少12.3%。

永續長、ESG指導委員會、任務工作小組,三位一體、強力執行,對新能源也有規劃,不僅廠內太陽能板設置極大化,同步規劃投資離岸風電。

「我們期望2025年達到再生能源20%、2030年達到30%,之後會再投入儲能之類的再生能源項目,達到2050年100%目標,」聯電風險管理暨安環處副處長殷嘉偵表示。

完成策略制訂及路徑規劃後,聯電加強內部概念宣導,並設定「由下而上」的激勵機制,鼓勵全員參與。

為了加速永續作為的全員激勵,聯電推出更積極的機制:將ESG成果設定為限制型股票的取得標準之一,並列為員工分紅的其中一項要素。

董事會於2022年2月通過,聯電員工的限制型股票,除了既有的每股盈餘(EPS)達標、股東報酬率(ROE)達標之外,新增MSCI大摩指數ESG評等達到A級以上,而且這項新的限制要素,占達標權重四成。此外ESG成果,也將另外成為員工分紅標準之一,激勵全員共同努力。

圖/羅之盈整理


不糾結,EPS與ESG相輔相成

EPS與ESG都是目標,之間的拉扯怎麼化解?「我們做過統計分析,發現EPS高的公司,ESG做得比較好,」風險管理暨安環處資深處長賴懷仁表示,聯電經驗是相輔相成的正向循環。

例如,精進22奈米製程的節能設計時,反而讓產品功耗下降20%、效能提升10%;又如在探究節水節能製程中,發展無鹵素產品,反而減少每年10噸的含氟溶劑,降低溫室氣體排放。聯電團隊認為,ESG每踏出一步,都能讓成本下降,競爭力增強。

聯電技術處長鄭志祥表示,從技術與產品單位的角度來看,自己入行將近30年,一開始只在乎工藝精進。但在1999年,聯電開始推動溫室氣體減量後,就會開始想如何改變流程,讓含氟氣體更少,一直到近期的減廢、節水、節能,以及研發綠色產品帶來的社會影響力。

「我們將永續概念,內化成為一種榮譽感,一種使命,不只可以替公司做好,對社會也好,對環境也好,內化到生活與生命裡,」鄭志祥有感而發地說。

晶圓製造產業走向設備密集的智慧製造之路,重資本、重耗能的特性,讓永續作為更為關鍵。聯電歷經超過20年的實作,運用科技業追求精密的特性,善用軟硬體資源,激勵全員往共同目標邁進,成為電子業ESG行動主義的標竿。

圖/聯華電子。蘇義傑攝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8月號:https://bit.ly/3cZ2G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