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規範、碳盤查、碳稅三把利劍抵住喉頭,電子業ESG動起來!
ESG行動只是做善舉?2022年,是電子業必須覺醒的一刻,一來是2050台灣淨零排放路徑已然揭露,二來是下游客戶要求碳排量數據,三來是國際碳稅即將開徵。國際大廠例如蘋果、Dell、HP等品牌廠,都做出淨零承諾,並要求供應商提供碳排放量。如果提不出、達不到,台廠訂單一張都拿不到!現階段台灣電子業淨零排放有三大困境,怎麼突破?如何兼顧經濟命脈與淨零願景?
熱浪席捲全球!7月,葡萄牙氣溫飆至攝氏45度、野火大片肆虐;北非突尼斯上達48度,伊朗更飆破52度。氣溫屢創新高,全球不時傳出「熱死人」事件,就連台灣,也在7月下旬發生「類熱浪」現象,連續幾天都超過38度高溫。
極端氣候,不是電視新聞裡的末日宣告,而是全球人類最真實的日常。
英國氣象局研究顯示,2022~2026年間,將出現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過去七年,相較於工業化之前,全球氣溫上升幅度一直在「1度」上下徘徊,未來五年將出現增幅「1.5度」歷史高點,「主要因素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正緩慢上升,」氣候報告研究學者赫曼森(Leon Hermanson)直言。
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 26),因此採取更為積極的氣候行動,設定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 2030年前減半,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才能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度,否則人類將迎來難以招架的環境變遷。
只是ESG的倡議,像是一個說了太久的故事。因此,多年來,台灣電子業一直把它設定為一個行有餘力、排序靠後的任務。
但從2022年開始,情勢已經完全不同,政府規範、碳盤查、碳稅,這三把直指咽喉的利劍,迫使電子業進入ESG行動主義時代!其中最聚焦的,就是代表環境領域的「E」。
碳排大戶製造業,約占台灣總量51%
2022年3月底,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告2050台灣淨零排放路徑圖,報告指出,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工業產品輸出占全國GDP五成以上,尤其是電子資通訊產品;而製造相關產業,卻是「碳排大戶」。
台灣2019年溫室氣體淨排放為265.62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製造相關產業就占全國總排放量約51%,如何兼顧經濟命脈與淨零願景?成為關鍵議題。
針對製造相關產業的發展約束,最明確的是要求:「能源使用大戶,年均節電1%」,其中電子業還需在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三面向之內進行細部精進,施行細則、甚至是罰則,將陸續制訂公告。國家級約束力,迫使業者不得不重視。
台灣電子業多數生產關鍵零組件、經營全球生意,「被客戶壓著做碳盤查」已是產業趨勢;「你現在碳排是什麼狀況?」更是台廠近期最常被問及的問題。
舉凡蘋果公司、Dell戴爾電腦、HP惠普等品牌廠,都做出淨零承諾,並要求供應商提供碳排放量。這個要求非常現實,如果提不出、達不到,訂單一張都拿不到。
2023年歐盟開徵「碳稅」,台廠不能再拖
這些終端產品的品牌商,難道是在刁難耍狠?其實不是,除了環境責任之外,更是因為嚴苛的「碳稅」即將開徵。
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即將於2023年逐步生效。CBAM明訂產品出口時的碳含量,若超過進口國規範,進口商必須購買「碳權」,以及繳納「碳關稅」。第一波雖未擴及電子業,但這麼嚴格的規範,未來的觸及範圍只會擴大不會縮小。
「台灣電子業做ESG多年,但真正要來的危機是『碳稅』!而且,台廠其實不太能等,因為都是『夾心餅』,下游品牌商壓著你,你一回頭又要面對上千家供應商,」BCG波士頓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陳美融坦率直言,「外界說淨零排放是轉機,但如果企業什麼都不做,就只會是危機。」
根據BCG 2021年《全球企業碳盤查調查》,91%的企業無法做到完整碳盤查,「上游排放的計算」是最大卡關點。
以電子業來看,一款終端電子產品的總碳排量,有77%來自上游供應鏈。換句話說,身為供應鏈重要價值環節的台廠,是最需要減碳的一環,也是減碳成果最受外界檢討的一環。
陳美融觀察,台灣電子業現階段淨零排放有三大困境,包括上游不知碳排量、缺乏數位系統、人工盤查,「常見企業是人工蒐集碳排數據,有1000個供應商,就要寫1000封信件,數據對不對,很難說,鍵入表格之後,還很難管理。」
她以BMW車廠的模式為例,建議將碳排等永續項目,列為採購與產品規劃的決策項目之一,「上游供應商通常規模比較小,需要的是『母雞帶小鴨』,才能帶來正向改變。」
以台積電為例,其上游供應鏈多是化學廠,與自身的電子製造業態大不相同,「血緣與長相都不相同,」但還是需要共同探討,如何調整產品與製程設計,有效地找到更低碳的選項。
綠色成本2~5%,消費者願意接受
ESG不再是倡議,減碳不再只是「有做就好」的公益行為,及早覺醒、跨越難關的電子業者,已經接軌國際標準。
2021年DJSI世界與新興市場指數的台灣企業,總計有30家,其中11家是電子業者,包括聯電、日月光、友達、群創、台達電、光寶、宏碁等。
達成國際非營利組織SBTi發布的淨零準則框架,也約有30家台廠。如同所有產業的競爭因子,只要做得比競爭對手好一分,就更多一分籌碼。淨零排放也是如此,更何況創造一個永續的未來,更是無價。
執行ESG行動主義,難道不會增加成本,反倒削弱競爭優勢?
陳美融分析,客戶可能會找到沒有減碳作為,價格因而更低的其他供應商,但要負擔更多的碳稅,不見得划算。BCG估計碳排作為,大約影響終端產品價格2~5%,「這其實是消費者可接受的綠色成本,如果消費者都願意負擔,以換來更好的地球,企業還在等什麼?」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8月號:https://bit.ly/3cZ2GgB】
熱浪席捲全球!7月,葡萄牙氣溫飆至攝氏45度、野火大片肆虐;北非突尼斯上達48度,伊朗更飆破52度。氣溫屢創新高,全球不時傳出「熱死人」事件,就連台灣,也在7月下旬發生「類熱浪」現象,連續幾天都超過38度高溫。
極端氣候,不是電視新聞裡的末日宣告,而是全球人類最真實的日常。
英國氣象局研究顯示,2022~2026年間,將出現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過去七年,相較於工業化之前,全球氣溫上升幅度一直在「1度」上下徘徊,未來五年將出現增幅「1.5度」歷史高點,「主要因素是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正緩慢上升,」氣候報告研究學者赫曼森(Leon Hermanson)直言。
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大會(COP 26),因此採取更為積極的氣候行動,設定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在 2030年前減半,並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才能將全球溫升控制在1.5度,否則人類將迎來難以招架的環境變遷。
只是ESG的倡議,像是一個說了太久的故事。因此,多年來,台灣電子業一直把它設定為一個行有餘力、排序靠後的任務。
但從2022年開始,情勢已經完全不同,政府規範、碳盤查、碳稅,這三把直指咽喉的利劍,迫使電子業進入ESG行動主義時代!其中最聚焦的,就是代表環境領域的「E」。
碳排大戶製造業,約占台灣總量51%
2022年3月底,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告2050台灣淨零排放路徑圖,報告指出,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工業產品輸出占全國GDP五成以上,尤其是電子資通訊產品;而製造相關產業,卻是「碳排大戶」。
台灣2019年溫室氣體淨排放為265.62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製造相關產業就占全國總排放量約51%,如何兼顧經濟命脈與淨零願景?成為關鍵議題。
針對製造相關產業的發展約束,最明確的是要求:「能源使用大戶,年均節電1%」,其中電子業還需在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三面向之內進行細部精進,施行細則、甚至是罰則,將陸續制訂公告。國家級約束力,迫使業者不得不重視。
圖/羅之盈整理
台灣電子業多數生產關鍵零組件、經營全球生意,「被客戶壓著做碳盤查」已是產業趨勢;「你現在碳排是什麼狀況?」更是台廠近期最常被問及的問題。
舉凡蘋果公司、Dell戴爾電腦、HP惠普等品牌廠,都做出淨零承諾,並要求供應商提供碳排放量。這個要求非常現實,如果提不出、達不到,訂單一張都拿不到。
2023年歐盟開徵「碳稅」,台廠不能再拖
這些終端產品的品牌商,難道是在刁難耍狠?其實不是,除了環境責任之外,更是因為嚴苛的「碳稅」即將開徵。
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即將於2023年逐步生效。CBAM明訂產品出口時的碳含量,若超過進口國規範,進口商必須購買「碳權」,以及繳納「碳關稅」。第一波雖未擴及電子業,但這麼嚴格的規範,未來的觸及範圍只會擴大不會縮小。
「台灣電子業做ESG多年,但真正要來的危機是『碳稅』!而且,台廠其實不太能等,因為都是『夾心餅』,下游品牌商壓著你,你一回頭又要面對上千家供應商,」BCG波士頓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陳美融坦率直言,「外界說淨零排放是轉機,但如果企業什麼都不做,就只會是危機。」
根據BCG 2021年《全球企業碳盤查調查》,91%的企業無法做到完整碳盤查,「上游排放的計算」是最大卡關點。
以電子業來看,一款終端電子產品的總碳排量,有77%來自上游供應鏈。換句話說,身為供應鏈重要價值環節的台廠,是最需要減碳的一環,也是減碳成果最受外界檢討的一環。
陳美融觀察,台灣電子業現階段淨零排放有三大困境,包括上游不知碳排量、缺乏數位系統、人工盤查,「常見企業是人工蒐集碳排數據,有1000個供應商,就要寫1000封信件,數據對不對,很難說,鍵入表格之後,還很難管理。」
她以BMW車廠的模式為例,建議將碳排等永續項目,列為採購與產品規劃的決策項目之一,「上游供應商通常規模比較小,需要的是『母雞帶小鴨』,才能帶來正向改變。」
以台積電為例,其上游供應鏈多是化學廠,與自身的電子製造業態大不相同,「血緣與長相都不相同,」但還是需要共同探討,如何調整產品與製程設計,有效地找到更低碳的選項。
綠色成本2~5%,消費者願意接受
ESG不再是倡議,減碳不再只是「有做就好」的公益行為,及早覺醒、跨越難關的電子業者,已經接軌國際標準。
圖/羅之盈整理
2021年DJSI世界與新興市場指數的台灣企業,總計有30家,其中11家是電子業者,包括聯電、日月光、友達、群創、台達電、光寶、宏碁等。
達成國際非營利組織SBTi發布的淨零準則框架,也約有30家台廠。如同所有產業的競爭因子,只要做得比競爭對手好一分,就更多一分籌碼。淨零排放也是如此,更何況創造一個永續的未來,更是無價。
執行ESG行動主義,難道不會增加成本,反倒削弱競爭優勢?
陳美融分析,客戶可能會找到沒有減碳作為,價格因而更低的其他供應商,但要負擔更多的碳稅,不見得划算。BCG估計碳排作為,大約影響終端產品價格2~5%,「這其實是消費者可接受的綠色成本,如果消費者都願意負擔,以換來更好的地球,企業還在等什麼?」
圖/有鑑於環境變化增劇,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6)對溫室氣體排放有了更積極的宣告與作為。達志影像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08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08月號:https://bit.ly/3cZ2G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