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南、北「月餅會」習俗

秋分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中華三大節之一的「中秋節」。單就習俗而論,海內、外不少華人族群除了祭祀祖先之外,亦有著「供月」之舉,無論供月的祭祀對象為「太陰星君」,或是北京城獨有的「兔兒爺」,皆得見華人重視中秋佳節的程度。除此之外,在中華濃厚的人情味裡頭,「月餅會」也成為了一種特殊性的凝聚模式。所謂「月餅會」,並不同於「互助會」每個月競標會費,其類型更傾向於以預購的方式向商舖訂購月餅,而此等習俗也以從前的北京、粵、港一帶最為風行。

談南、北「月餅會」習俗
圖片:作者提供。


北京在早年的人情交往方面,無論紅白都能夠使用「票卷」,從餐廳至香燭商舖,皆能夠出票子並憑票支付;好比參加喪禮,便能夠先至香燭舖付錢,領取對應金額的票卷以致意喪家,既避免會場現金點算有誤,或是攜帶香燭參祭的不便,有趣的是,由於商鋪認票不認人的規矩,因此常有單張票卷多次轉送的行為出現。從前滿洲進關入主中原後,但逢歲令時節,天家百官舉行祭禮之際,皆使用餑餑(油酥麵點)作為上供的祭品,多年流傳下來,也使得北京城月餅以「翻毛」種類為主了。

談南、北「月餅會」習俗
圖片:作者提供。


翻毛月餅以油酥皮反覆桿捲、裹餡成型(另有一說其前身為蘇式酥餅),內餡多為山渣、紅豆、棗泥、五仁等等,至於外皮的部份則大有講究;京式翻毛月餅的外皮需使用大量豬油起酥,因此豬油的品質便顯得格外重要,倘若在中秋數日前取了餅,待得上供日,餅皮早已乾脆,屋外一擺起,讓風吹得龜裂四散,這事情可就不得了啦!因此有商譽的舖子必定讓老師傅進行起酥的工法,並且使用陳年豬油製作,才能將品質穩穩得拿捏住。但品質的把握與成本的付出有一定關係,雖說從前的社會注重承諾,跑單、耍賴的情事較少,不過對於承攬了相當數量月餅的舖子來說,成本方面也是一筆吃重的負擔,因此在主顧雙方都認可的情況下,逐漸地便出現了月餅會的習俗。

除此之外,由於民國初年的局勢較為混亂,許多公職人員的支薪極不穩定,離譜些的,甚至整年才結算二、三次薪資,家中實在揭不開鍋的,工作機關也無可奈何,只能盡力湊些米、麵、雞蛋等,讓職員帶回家中先行渡過難關再說,因此「賒欠」的風俗也大為流行。從前北京裡頭的人最講究規矩,無論家中經濟狀況如何,過節該有的禮儀也必不可少,操持家用的女姓,待得收入進帳,便忙裡忙外的進行還帳,數目清楚後,又開始了雙方同意的賒欠行為。因此,北京城內的月餅會,在人情事故方面,可算得上是交易行為的特殊典範之一。

到了南方,月餅的口味也愈發多了起來,廣府的月餅以糖漿皮為主,皮薄餡豐,從火腿、鹹蛋黃、蓮蓉,至奶油椰絲等等,皆為入餡的可口材料。廣式月餅和京式月餅不同的是,前者極不耐放,尤其在溫暖的氣侯中,若無添加任何防腐內含物,可能數日便腐敗發霉;後者由於酥皮飽含大量油質,加之地區乾燥微涼,因此常放個十天半月也生不了綠。廣府人不像北京人有著「供月」的習俗,取而代之的,則是數量龐大的「送禮」文化,親朋好友、長官、各式關係戶等,而中秋送餅即是一個維持人際關係的良好時機。

當然,廣府朋友的月餅會,也是採用預購的方式,不同的是,其月餅會的由來,則推測因古代科舉而產生。從前的科舉取士,各省秀才皆於八月中旬進行院考,當秀才們在京城考場無法回家團圓之時,家中的親屬也心心念念地祈禱子弟中舉高升,因而各餅號也會提前對於進京赴考的家庭,提供特製花樣的祝福餅式,久而久之,也成了餅號們起月餅會的因頭啦!至於香港地區的月餅會文化則單純許多。如車供、樓供一般,早期的香港家庭亦會為了中秋送餅的大量開支,而與餅舖有著「餅供」的連結,餅舖大開方便門的同時,也會對於預購的家庭附予購買的折讓優惠,如此一來,雙方皆能得利,而屬於商號間各自的月餅會也就應運而生了。

月餅會的風俗盛行,多發生於人口較為密集的區域,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及情感相連,顯然不同於單純的過節食餅如此簡單,除了主顧間的方便以外,更能夠體現時年不好的環境下,大伙兒相濡以沫的可貴情懷。在佳節前夕,也預祝各位朋友:體健安康、身心愉快!(向宸)


最新大陸新聞
人氣大陸新聞
行動版 電腦版